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新闻 >> 正文 >> 正文

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稻田如画,致富有路太

来源:晋祠 时间:2024/10/18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进典型一粒米助力乡村振兴

晋源区花塔村:稻田如画致富有路

“地是我的,股份我也有,自家还开了三间民宿,儿子在外面打工,我有时也在村里打点零工,既能照顾民宿,还有几份收入,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9月22日清晨,刚送走游客,家住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的王喜福收拾干净房间后,赶紧来到村里为丰收节组织的活动帮忙。

“领头雁”变成“当家人”

当了半辈子农民的王喜福,现在有两个新身份——“新股民”和“职业农民”。和全村多户人家一样,他把自家的土地“入股”花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除每年固定的入股红利外,还能根据晋祠大米的产量和销量,与其他入股的村民一道,参与分红。

年,晋源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按照全区的统一部署,晋祠镇花塔村于年11月先行启动了“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年来,这里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为了释放更多的社会生产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必答题’,特别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花塔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开动这列前行的火车,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花塔村党支部书记、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何建平已从全村的“领头雁”变身为大家庭的“当家人”。

“一粒米”铺就“致富之路”

花塔村的稻田公园里,一株株秧苗在潺潺流水中随风起舞,几片颜色或深或浅的秧苗格外显眼,“三七分水、敬献佳禾、桐叶封弟”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都能在稻田公园里看到。

8月21日,全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在太原召开,晋源区作为唯一的现场观摩点,与会人员被稻田公园的美景所吸引,更为花塔村改革后所收到的成效而赞叹。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何建平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更令人欣喜的是,花塔村还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进典型。

回想改革之初,在晋源区、晋祠镇的指导下,花塔村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采取%入户征求意见的方式反复甄别,逐一核实全村户、名村民身份,合理划分股权,并确定将晋祠大米作为全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花塔村地处难老泉的泉域范围,曾是晋祠大米的主产区。经过多年治理,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晋祠大米重获新生。如今的稻田公园里,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作为晋祠大米的原产地之一,数百亩的稻田承载了全村人的希冀。

“公开、透明的改革方式,不仅厘清了家底,增加了集体收入,更为关键的是理顺了群众情绪,全村上下一条心,夯实了发展的坚实基础。”何建平说,花塔村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了土地资源,恢复晋祠大米的育秧、种植以及深加工,大力发展农耕体验、生态混养、休闲观光、特色加工等产业,一粒米为全村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新技术促进“一田两收”

9月23日清晨,绵绵的秋雨还在下着,花塔村的村委会委员任富贵早早出门了。今年63岁的任富贵是全村公认的“稻田专家”,自从恢复了晋祠大米的种植,他总想着能再吃到儿时大米的味道。“目前水稻、虾苗、蟹苗的情况不错。”今年晋源区与山西农业大学试点实施稻虾、稻蟹立体生态混养,花塔村是试点,共计有10亩。

今年3月起,在山西农业大学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花塔村组织农户分别开辟了稻虾、稻蟹和稻虾蟹混养示范区。稻田可以为小龙虾、螃蟹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地,养成的小龙虾、螃蟹个大味美。同时,小龙虾、螃蟹吃掉了稻田里的害虫,粪便又为稻田增肥。蹲在田间地头,任富贵将从专家那里学来的知识,全数传授给农户。

看着即将开镰的水稻,任富贵扳着手指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前晋祠大米卖不到3元1斤,现在普通的能卖到8元1斤,生态混养高效种植出的稻谷品质高且无公害,综合效益预计比单种水稻至少提高2倍以上。这真是虾蟹进稻田,小康丰收年!”

新建40亩育秧基地,年增收20余万元;举办插秧文化节,推出“稻田认养”,年增收15.6万元;建成平方米晋祠大米加工厂,年增收35万元;收割后举办品牌推介会,与多家大型商超签订购销协议,实现农超对接;再研制推出米酒、米醋、特色小吃等深加工的衍生产品……在何建平的心里,有更大的一笔账要向村民报喜:改革后,集体资产“变活”了,大家抱团发展,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家家有股份,人人有分红,全村人用一粒米做足了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的文章。

历经三年的改革,花塔村终于蹚出了一条稻田如画、致富有路的新路子,年仅靠晋祠大米产业,该村增收余万元,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新建公共浴室、老年餐厅,翻建幼儿园、小学,生活环境日新月异;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在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花塔村率先实施“百村景区化”、水源置换、农村改厕等工程,如今已呈现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景新画卷。(图片由晋源区新闻中心提供)记者郜蓉通讯员杨润德王惠林

来源:太原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