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8月13日,“文旅嘉年华之非遗好物市集”华丽开市,开启首周活动。市集上,精湛娴熟的非遗技艺展示、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展销、精彩纷呈的非遗节目表演、题材丰富的非遗图文影像展等,让人们在“家门口”全方位和山西非遗拥抱,让大家在夜幕下的商业街区感受了一把山西非遗的魅力。
“文旅嘉年华之非遗好物市集”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晚报社、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中正天街协办。活动旨在借助商业街区的夜经济市场,让山西非遗以更多姿态更深入地融入百姓生活,让更多人通过与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面对面,走近非遗、体验非遗、爱上非遗、带走非遗,成为非遗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广者,推动非遗与夜经济深度融合共促共进,助力山西非遗的发展和传承。
首周市集现场,国家级非遗项目太原剪纸传承人郭树林、王银凤,太原市级非遗项目晋祠桂花元宵传承人韩伟、糖画技艺传承人孟艳萍、晋绣(武式绣法)传承人武俊敏、绳结技艺传承人师存荣、晋阳风筝制作传承人杨元恒、制香技艺及创意面塑技艺传承者们携非遗技艺和非遗好物来到现场。
夜幕降临后的中正天街热闹非凡,非遗好物市集的摊位上人头攒动,来往的市民纷纷驻留在摊位前,感叹着传承人精湛的技艺,欣赏着精美的非遗作品,挑选着自己心仪的非遗好物。不少人还跟着传承人学起技艺来,一件件非遗手作,让人们沉浸在非遗的欢乐世界中。
为了让大家近距离感知山西非遗的文化底蕴,市集现场还特别设置非遗图文影像展,用图文的形式呈现山西省境内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上的非遗文化盛宴;每晚的市集上还精心安排了非遗节目表演,嘹亮动听的山西民歌、精彩热闹的西华门舞狮、仙气飘飘的金陵十二钗传统汉服表演等非遗演出轮番登场,引得路人热情围观,拍手称赞。
“文旅嘉年华之非遗好物市集”本着“周周有主题,天天有惊喜”初衷举办。接下来三周,每周五、六、日18:00—22:00,“文旅嘉年华之非遗好物市集”将继续集结更多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在中正天街“出摊”,与大家相约,非遗节目表演、非遗图文影像展也将如约和大家见面。届时,大家不仅可以逛展、看演出、欣赏非遗作品,而且可以跟着传承人学习非遗技艺,带走一份心仪的山西非遗好物。
现场
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记者带您体验市集盛况
夜晚微风徐徐,周末的非遗好物市集吸引了众多市民。这里汇集了好戏、好物、好吃、好玩的非遗项目,通过山西晚报记者的现场记录,再来回忆一下首周的市集盛况吧!
香气氤氲可赏可食细嗅非遗芬芳
细细研磨、轻轻按压,一盏香粉在香道师的手中渐渐变身成一朵精巧的花朵,带着令人愉悦的香气,悠悠飘散在人潮涌动的市集中。有一点神秘,有一点复古。这项非遗技艺就是太原市非遗项目——元香传统香品制作。来自元香社的香道师丁香身着中式服装,正和声细语向围拢在小摊前的顾客们一一介绍着制香的过程、天然香品的功效。
元香社以“芳香养鼻,养神养生,开窍开慧”为制香原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承载依托,坚持以天然纯正的香材手工合香、制香。这里不仅开发有各类传统天然香品,还长期开展传统香文化元香体系研习班、香礼仪服务、香艺表演等。“我们在创始人邢晓秀老师的带领下,长期研习传统制香技艺,对手工制香的技艺进行反复论证、创新研究,在选择原材料上极为苛刻,必须选用优质天然香料。”丁香说道。
夜晚市集的空气中除了有传统制香的气息,还有香香甜甜的桂花味道,这味道来自于太原市非遗项目——晋祠桂花元宵。“来一碗现煮的元宵”“给我称一斤刚滚好的元宵”……非遗好物市集晋祠桂花元宵的摊位上,晋祠桂花元宵传承人韩伟带着团队现场“滚”元宵、煮元宵,前来咨询和购买的路人络绎不绝。
“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在太原市晋源区,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其中,名列晋祠四宝之一的“元宵蛋蛋”就是晋祠桂花元宵。晋祠桂花元宵起源于西汉汉文帝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凭借得天独厚的晋祠大米种植条件和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晋祠桂花元宵一直传承至今,被誉为中华元宵的鼻祖和北方元宵的代表。
“一泡、二淘、三晾、磨米、做馅、滚制……元宵制作须经十几道工序,一步也不能少。”韩伟介绍,区别于市面其他元宵,晋祠桂花元宵的特色之处在于品种多样、口感糯香、自制馅料,桂花、玫瑰、黑芝麻、巧克力、红糖、水果等口味的元宵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传承千年古法技艺,坚守传统味道的同时也要创新,下一步,韩伟计划结合山西本土的农产品,开发出沙棘等更多口味的元宵。
光影摇曳动静结合展现非遗风采
夜色斑斓中,忽而传来嘹亮的山西民歌,忽而响起强劲的舞狮鼓点,忽而,一切又都安静下来,一群身着汉服的男女,轻摇羽扇,在霓虹灯下,慢慢穿梭在闹市街区。
这些都是本次文旅嘉年华之非遗好物市集上的非遗表演活动。第一周市集的表演由久负盛名的省级非遗项目太原西华门舞狮、传统汉服展示、山西民歌构成。演出队伍共30余人,为广大市民献上了一台非遗文化大餐。
“庙前街铁匠巷踩跷子,西华门的狮子下崽子”。这句民谣提到的正是过去太原城里闹社火时的著名项目。西华门舞狮兴起于上个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太原著名的民俗表演艺术,年入选省级非遗。西华门舞狮表演通常有跑场子、戏彩珠、滚绣球、母狮下崽等动作,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母狮下崽”,表演风格生动活泼、幽默诙谐。
舞狮是我国民间期盼丰年盛世、渲染喜庆吉祥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素有南狮北狮、文狮武狮之别。“太原西华门的舞狮属北狮文狮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已经呈现出文武结合之势,既有文狮的细致,又兼有武狮的豪迈。”本次带领团队演出的西华门舞狮第四代传承人岳成云介绍道。
精彩纷呈的非遗表演,让大家欣赏到动态的非遗美,而非遗图文影像展则带给大家静态的非遗美。
为了让大家近距离感知山西非遗的文化底蕴,“文旅嘉年华之非遗好物市集”现场还特别设置非遗图文影像展,该展由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倾力打造,以图文的形式呈现山西省境内丰富多彩的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用细腻的画面刻画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孜孜以求、不忘初心的工匠精神,用有温度的光影诉说山西非遗与现代生活不断碰撞、融合的精彩故事,为看展观众带来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在影像展前,有怀抱着婴孩认真参观的年轻妈妈,有白发苍苍相携相扶的老两口,也有三五结对边看边讨论的学生们。这些记录非遗故事的图片和文字,吸引脚步匆匆的都市人驻足、停留、慢下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