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日报记者王媛
6月6日至7月5日,“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建筑》,先后带领近千万(人次)的网友云游太原晋祠、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和五台山佛光寺等四处千年古建筑。这趟穿越时空的田野调查,旨在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90周年,传承梁思成、林徽因等前辈学术报国的精神,重新发现古建筑的壮丽和辉煌,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基因,为今日中国寻找文化根源,探索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路径。
由清华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人文清华”讲坛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史学者贾珺、刘畅、王南三位老师来到古建筑现场,为观众详细解读古建筑的奥秘,并与主持人、“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小琴展开深入交流。
6月6日,贾珺老师在太原晋祠讲授《千年一园看晋祠》,指出晋祠不仅是美轮美奂的园林,也是意蕴深厚的文化博物馆,周柏唐碑宋殿明清戏台,如一出建筑史的千年大戏,随着移步换景徐徐展开。6月13日,王南老师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讲授《千年一窟看云冈》。他认为,继承和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有形的东西,更要传承其中的“文法”,将文化遗产当作一整套文化语言来看待。6月20日,王南老师讲授《千年一塔看应县》,与主持人一起登上这座世界现存最高大最复杂最卓越的纯木结构建筑,攀爬到塔刹基座的南天门,共同感受梁思成与莫宗江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测绘、以学术报国的拳拳之心。7月5日,在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发现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同一天,“人文清华”在佛光寺收官:刘畅老师讲授《千年一寺看佛光》,同时与主持人、中日嘉宾隔空探讨了古建筑与现代人的关系。梁思成先生的弟子、著名古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先生在节目中明确指出花钱盖怪房子不是中国建筑应该有的发展方向,鼓励建筑师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从古建筑里吸取思想文化,激发创新欲望。
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发表名为《君子》的演讲,勉励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提醒大家“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九十年前,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即将燃起的民族危亡之际,筚路蓝缕手胼足胝,展开大规模的古建筑考察,积累了大量珍贵资料,并在抗战全面爆发的前两天发现唐代殿宇佛光寺东大殿,打破了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境内没有唐构的断言。八年抗战期间,梁思成、林徽因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依然笔耕不辍,完成了恢弘的《中国建筑史》,他们的精神烛照一代代清华人砥砺前行。
今年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严峻挑战,“人文清华”系列特别节目,是“人文清华”讲坛第一次走出校园,把讲坛开到古建筑现场,也是一次逆风扬帆。文脉传承,需要更多年轻血液。除大型直播外,“人文清华”讲坛还同步推出了对古建筑学者的深度访谈、《神奇建筑在哪里》系列短视频节目及VLOG,以年轻人的视角对话古建筑,引领更多年轻人传承文化血脉。“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的直播,也是一次大型公开课,九百万人次的观众通过特别节目获得了“在家上清华”的体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