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新闻 >> 正文 >> 正文

历史上较早的皇家园林太原晋祠

来源:晋祠 时间:2022/9/20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之一《山海经》记载:“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糜间,晋水出焉。”从其中可以看出,悬瓮山自古就是一座资源丰富、禽兽众多的宝地:晋水发源处,水生植物繁茂,植被面广,风光秀美。晋祠迷人的景色和珍奇的文物.拨动了多少文人雅士的心弦,为此,他们留下了几百首咏叹赞美的诗篇。

晋祠历史悠久,是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堂。相传西周初年,周成王姬诵封其胞弟姬虞为唐国诸侯。因姬虞是次子,史称唐叔虞,晋祠就是奉祀他的祠堂。叔虞在唐国励精图治,领导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政绩辉煌,深受人民爱戴和拥护。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政绩卓著的叔虞,便在晋水源头建祠造像,称唐叔虞祠。其子燮父后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唐叔虞是晋国第一代诸侯王。叔虞祠,也称晋祠。

关于姬虞封唐,《史记·晋世家》记载了“剪桐封弟”的故事: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当时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辅佐朝政。这时,山西境内的唐国发生叛乱,周公率兵讨伐,消灭唐国。一天,成王和姬虞在一起游戏,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形状给了叔虞,说封他做诸侯。掌管记事的史供在旁边作了记录,便请成王选择吉日给叔虞分封,成王说,我那是在开玩笑,不能当真。史供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颂之。”在这种情况下,成王只好把叔虞册封到唐国做诸侯。对“剪桐封弟”的故事,《左传》却有成王封弟叔虞于夏墟的记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桐叶封弟辩》.提出异议:当代文字学家张颔先生考证,“剪桐封弟”当为“剪唐封弟”,因为古代“唐”、“桐”同音,周公歼灭古唐国,成王才把自己的幼弟封于唐,这样解释更有说服力。

晋祠的创建年代,已无从稽考,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源,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说明至少在年前的北魏,晋祠的风景文物已大为可观,晋祠也已经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了。

晋祠自创建以来,经过多次的修茸和扩建,祠貌不断改变,祠名迭有变易。东魏文学家祖鸿勋撰《晋祠游记》,赞美晋祠的自然风光和宏伟建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北齐时期,文宣帝高洋,把晋阳定为别都,建造晋阳宫、大明宫,同时于天保年间(-),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进行了扩建,读书台、望川亭,难老泉亭、善利泉亭都是这一时期的建筑。北齐后主高纬因崇尚佛事,于天统五年()把晋祠改大崇皇寺,并在晋阳扩建天龙寺、开化寺和童子寺。

隋、唐时期是晋阳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隋炀帝杨广曾在晋阳任晋王。李渊、李世民父子从晋阳起兵反隋,并定国号为唐。隋开皇年间(一),在祠区南部增建舍利生生塔,对晋祠进行了扩建。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重游晋祠,亲笔撰写《晋祠之铭并序》碑,他以“六合为家”的豪迈气概,应用了“经仁纬义”的疏朗文笔,赞美了悬瓮山的雄伟和晋水的秀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游览晋祠,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名句,晋祠之名,随之传世。五代时,后晋高祖石敬塘.于天福六年(),追封唐叔虞为兴安王。北宋时吕惠卿做诗,称做兴安王庙。

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后,认为晋阳城自古是藏龙卧虎之地,因为有“龙脉”,必须斩断以防再出真龙天子,于是在太平兴国年间(-)火焚水灌晋阳城,并在晋祠大兴土木达五年之久,命赵昌言刻碑记事,乃名晋祠,同时对晋祠进行了较大的修缮。宋仁宗赵被于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在晋水源头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后来,由于祈祷有应,加封显灵昭济圣母,庙额惠远。从宋熙宁年间到金代,又沿称惠远祠。宋人司马光有诗曰:“山寒太行晚,水碧晋祠春。”明清以来,乃称晋祠。

晋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这些建筑雄伟庄严,祠内的雕塑极具艺术气息,显示了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晋祠景观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高大雄伟的建筑与充满生气的艺术雕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映生辉,晋祠也因此闻名于世。

大家对晋祠有更多了解的,欢迎留言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