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介绍 >> 正文 >> 正文

晋源刘翠珍晋祠的内八景与外八景

来源:晋祠 时间:2022/6/1

晋祠,风景隽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及园林文物为一体,既有大气磅礴的历史厚重,苍天大树的气势磅礴,也有文雅清隽的秀逸,绿草茵茵鲜花绽放的婉韵。历代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许多佳作赞语,大有“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之韵味。

晋祠凭着自己的景致风貌与文化底蕴,吸引着四海宾客观赏游览。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就有了晋祠的内八景与外八景,用以赞扬晋祠风貌。经历过历史时代的变迁和人物更迭,晋祠的历史文化建筑与人文化,也随时代变迁有所改变。比如唐叔虞祠就偏离了自己的主位,被圣母殿所替代;比如“奉圣寺”原为唐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唐武德五年(年),建为寺,后才圈进晋祠祠庙内。后又有水母楼、台骀庙、王氏宗亲祠堂、画家展厅等进驻。历代都有随时代需求而添加扩建。有所添加也就有景点淡出人们的视线,泯灭在历史长河中,不复存在了。比如外八景中的“四水清畴”,因为难老泉水的断流,那些浇灌南北四十里的河渠清畴都填埋改做它用;比如“山城烟碟”,晋祠的堡墙已经拆毁,只留南堡和少部分堡基留存;比如“大寺荷花”,现在已有一部分恢复了,已经可以观赏,那夏日里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风姿;比如“文峰鼎峙”,“谷口双堤”,“桃园春雨”。在人们的记忆中已经模糊了,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把它重写出来以作回味。

晋祠内八景

望川晴晓:(亭在水母楼后半山欢喜岭上《晋祠志》)

亭高徑千仞,乃在山之腹。朝嵐砌下浮,夕靄簷際宿。每當清朗時,并汾全在目。劃然世界寬,一嘯振林麓。(杨二酉先生诗)

望川晴晓,位于悬瓮山半山腰,站在望川亭,一览晋祠风景,树木掩映亭台楼阁,晋阳大地尽收眼底,汾河如玉带居中穿过。东山起伏,朝阳初升,光耀大地,站在亭中放目远兆,顿觉心胸开阔,要大吼一声,才觉得不枉攀山之行,顿觉得人生如此美好,世界广阔可行。

仙阁梯云:(即吕祖阁,《晋祠志》年79页年73页中记录是仙阁梯云),仙阁云梯是现在(百度)上的记录)

白雪徧山起,樹杪見仙扉。來從雲起處,層折凌翠微。遥聞下界鐘,呼向斜陽歸。迴望即蓬閣,猶疑心夢飛。(杨二酉先生诗)

在七十二圪台上面,夏日里的雨后霞蒸云蔚,轻雾缭绕,阁楼半掩,台入云雾中如登天云梯,这种似隐似现,仰望中见雾中台阶,隐露洞阁,疑似仙阁云梯人人可去。

石洞茶煙:(即茶煙洞,傅青主题『雲陶』八分書勒石上。)

朝陽有洞天,天然去裁划。俗衲作齋厨,時见香雲館。活火引新泉,龍芽試魚眼。供客頗不暇,磨穿鐵門限。(杨二酉先生诗)

石洞廊前一壶茗茶,轻烟淼淼,茶香映喉,鸟鸣声声,清风霁月,闲坐看云,低头观景,只近青山,不慕神仙。傅山先生曾今在此茗茶挥毫,修书研医,往来访客常常踏阶寻访,谈论学问。

莲池映月:(即八角池,在唐叔虞祠前《晋祠志》)

荷风冷池上,夏日不知炎;况此冰轮月,寒光入夜添。美人浴秋水,雙鏡開香奩。對寫極清曠,三英粲可拈。(杨二酉先生诗)

夏日荷花池中映月,聘婷的荷花风中吟唱,晋祠水清凉飒爽不知是夏天到来,冰清玉洁的荷花坐拥莲池中。清凉的月夜,清风徐徐,风动荷花,格外的摇曳。静,寂静的夜,一轮明月照耀大地,清晖淡淡,映月池中。此情此景如梦如幻。

古柏齐年:(在朝陽洞台下,周物也,左两株,今存右一株。《晋祠志》)

桐祠蔭八百,下閱二千紀。两柏尚丸丸,三千龄弗止。同心德不孤,连理長不死。庸知遗世材,得算類若此。(杨二酉先生诗)

古柏长青,侧卧在七十二台阶下,向圣母殿角依偎,好似向邻居叙述岁月的沧桑,人生的悲欢离合。经风历霜三千载,周柏依然健在。风霜雪雨中含笑看着时代变迁,沧桑岁月中冷眼旁观人来人往。晋祠的千古事,在它心中都有一本账,骄傲的古柏,看淡人生起伏的事。

勝瀛四照:(即勝瀛楼,上皆扶闌極虚敞。《晋祠志》)

危楼起天半,週欄四望通。此中先受月,無面不當風。水光射簷動,山色入廊空。且欲騁遊目,殘霞片片红。(杨二酉先生诗)

胜灜楼内茶香四溢,日照香廊,坐在楼内品茗谈天,廊外风声霍霍,楼内依然温馨如旧。闻风声而不见风,悬瓮山景入目来,智伯渠水,波光凌凌,月光照耀,反射廊檐。日月从升起到落下都会照进楼内。一片温情脉脉。

█胜瀛楼老照片,拍摄时间大约为清末。郝波供图

█胜瀛楼正面近照,黑山老妖拍摄

难老泉聲:难老泉

誰将玉斧開?寒泉出巖竇;謂井中冽,且笑甕底漏。潺湲作遠波,湍激知下就。源源去又来,滚滚夜復晝。(杨二酉先生诗)

南老泉水娟娟涌动,似无声无息,胜似有声,流出龙口外,哗啦啦的水声顿时沸腾起来。那种欢乐愉悦的水声,活泼泼的如吟唱着歌似的奔向远方;向往着田野,向往着灌溉禾苗,无私地造福晋阳大地。

雙橋掛雪:

獨有雙橋景,偏於雪夜添;柳肥亞銀線,松老掀霜髯。晴披瓊殿出,雲透玉峯尖。水上看不厭,因風憶酒帘。(杨二酉先生诗)

河上亭厅水榭,榭下木柱分水流,冬暖夏凉的晋祠水,常年恒温18度左右,冬日水暖,水汽蒸腾,遇冷空气凝结,如雾挂廊下似雪似霜,形态奇异,一个冬天不融不化,越结越厚,蔚为壮观。从东西两面看犹如双桥挂雪,又如雪挂桥上,景致怡人。

(内八景曾发在“微晋源”)

晋祠外八景

悬瓮晴岚:(位于明仙口内,峰头如瓮,重叠而出即此山发源处。《晋祠志》)

(“祠西千叠嶂,百甕悬其巅。不知谁氏陶?磊落浮睛煙。一脈到祠下,龙虎交蟠旋。精華不终秘,泉出无盡年。”杨二酉先生诗)

“悬瓮晴岚”在明仙沟内白云(地名)那一片。山峦嶙峋高峻,山峰的上面在上午和下午的时间里,在那些轻烟雾岚里,如果你有幸就会看到一排排瓮,排立在山岩,坐西面朝东北向,下面石头,上面平顶上有黄土,晨光熹微,雾霭淡淡,烟霞缭绕,缥缈而盎然。山上沙石斑驳暗哑,饱含岁月的痕迹。

文峰鼎峙:(“大魁阁”及“宝塔”与“文昌阁”如鼎立《晋祠志》)

(“實沉照唐封,明秀瞭如掌。從知地有灵,应若天垂象。环祠山水间,羅列开三榜。为问峯頭人,一样烟霞爽”。杨二酉先生诗)

文峰鼎峙有三,一是晋祠庙内的“文昌阁”,二是当时还在庙外的“舍利生生塔”;三是晋祠南门“迎禧”上面的大魁阁,文昌在北,它是私塾教课之地,舍利生生塔在中西方,南门魁星阁居南,共组成晋祠外八景的一景。形成儒,“文昌阁”过去的教学之地、佛,“舍利生生塔”霞光佛照护佑一方;道(神),南门曰“迎喜”,门洞上面有“大魁星阁”(魁星主宰文运之神),三峰鼎立,迎曰挽霞,送阳余辉,平添晋祠文化底蕴,蕴染历史厚重之感。

宝塔披霞:(即舍利生生塔《晋祠志》)

(“溪南向山曲,一逕入招提;中有开皇塔,宝气明玻璃。秀颖插云际,下视众峯低;餘霞散为绮,多傍曰華西”。杨二酉先生诗)

“舍利生生塔”高高耸立在悬瓮山下,山上松柏青翠欲滴,山下亭台楼阁一览脚下。清晨,朝霞缭绕;晚夕,雾霭蒙蒙。一派庄严宝相。含霞蕴韵,寒风中缥缈清冽,灵动缥缈中透着凝重沉浑。

█19世纪末,英国女画家艾米丽·乔治亚娜·坎普艾米丽绘制的晋祠舍利生生塔

█年美国克拉克探险队拍摄的晋祠舍利生生塔

█年拍摄的舍利生生塔

█年的晋祠舍利生生塔

█摄影家李炬为纪念克拉克探险队百年,对百年前的照片进行的原址复拍,这是同角度拍摄的百年之后的舍利生生塔

四水清畴:(即四河所灌之田《晋祠志》)

(“瓮山山下泉,一派分南北。南水支为三,四達真有力。汾西万顷田,共食靈祠德。綠野霭黄云,千年无旱色”。杨二酉先生诗)

晋祠难老泉水流出来的四道河流:南河、中河、陆堡河、北河。

阳光下犹如四条水龙金光灿灿,奔腾不息;月光下犹如浣沙少女银光粼粼,欢快低吟。河水流过的地方土地润泽,禾苗茁壮五谷飘香,春发秋收一派丰收景象。冬日里水面上水雾淼淼,冰悬雪挂一片奇景;夏季里丝丝凉爽,清气氤氲,清新怡人。清凌凌的晋祠水,一眼望到底,小鱼游来游去,欢快愉悦。小桥流水,大河奔流,田野庄禾,韵出一片江南风景。

山城烟碟:(即晋祠堡墙《晋祠志》)

(“山城亦如画,咫尺即仙源。但见炊烟起,不闻人语声。家家吸新水,面面種蔬园。景多吟不迨,方信陆生言”。杨二酉先生诗)

晋祠位于悬瓮山的半山麗,远望犹如山城。周围庄禾环绕,林木青翠,桃花映红,梨树叠雪,枣树苍劲。难老泉水哗哗流淌,细雨朦胧中晋祠古堡显得古朴沉淀源渊流长,古堡门下人来车往,历史的厚重,深邃而悠远,红尘万丈,繁华如梦;大梦几千年,谁与轮春秋。

桃园春雨:

(“小雨不沾泥,沿堤踏沙路。水绿映霞红,滴滴香成雾。三家两家春,千株万株树。人曰小桃园,郤是桃源渡”。杨二酉先生诗)

晋祠除了稻谷飘香,就是花果飘香,古时南门外和东门外都有桃园映红,细雨微醺,烟霞缥缈,雾岚潋滟,染映桃红。黛眉含烟,秀美如画。夜晚的星空,满天星星闪烁,点缀银河清晰可见。相映桃花如入仙境。嵌满星辰的银河闪烁着蜿蜒远去。(后来晋祠果园小区有一片桃园,晋祠公园里也有一片桃园如今都没有了)

█晋祠之春

谷口双堤:(“谷口双堤”北堤护明仙峪水,南堤护马坊峪水。“祠在瓮山懷,谷出祠山外;介然南分,两堤若垂带。烟火几千家,相得保无害。經從岭上看,歷歷自天繪”。杨二酉先生诗)

即晋祠的南北沙河堤堰。初建成时高峻结实,宛如巨龙环护在晋祠南北。清霞如醉,阳光明媚。薄暮缭绕,清风如潮。马坊、明仙两条沙河倾泻而下,堤堰如四条巨龙蜿蜒耸立,阻隔奔腾肆虐的山洪流瀑,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大寺荷风:(在祠东二里许,四围皆莲花接连数村《晋祠志》)

(“步出祠东路,六月乘早凉。未入莲花国,先闻水面香。浅碧翻风蓋,深红贴晓妆。连村千顷色,真作万荷莊”。杨二酉先生诗)

春夏之际田间里清澈的水上撑起一朵朵绿色荷叶,在徐徐清风中圆润旋转,盛开的荷花溢出淡淡清香。在阳光下荷花争妍,翘首摇曳,清丽怡人。轻轻浅浅一池莲,摇摇盈盈六月花。朝露珠玉滚荷叶,晚霞荷花立蜻蜓,那轻盈绚丽的荷花宛在水中央。大寺荷风,风景如画,如仙境妙地。人在其中,忘记世俗,心净情宁。

作者系晋祠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民国黑白老明信片揭秘晋祠的“世纪之变”

太原这座城02:晋祠流水忆先贤

太原这座城11:火烧晋阳与晋祠圣母之谜

晋祠,诸神乐园的远源与变迁

二元的晋祠:礼与俗的分合

北宋刘太后与晋祠圣母身份之谜

千江有水千江月——也说晋祠圣母之谜

唐太宗与《晋祠铭》

百年前英国女画家笔下的晋祠舍利生生塔

创意摄影:晋祠水母娘娘的传说

六月十五,晋祠圣母河会祭祀水母娘娘盛况

重温梁衡《晋祠》——中学语文教材传统保留篇目

重温吴伯萧《难老泉》——曾入选中学教材的优秀散文

日本《支那文化史迹》中近百年前的晋祠、童子寺、龙山石窟和双塔寺

岁月·光影——晋祠百年记忆老照片

景清门还是胜瀛楼?民国晋祠明信片的再考辩

刘翠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