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容颜都会老去,她们的美却千百年来依旧年轻着。
晋祠的庄重和古韵,在圣母殿就可见一斑,浑厚巍然的殿堂沐浴在春光里,与雾霭中的山影对应起来,显露着凝重。
在岁月的流光里,在历史的洪流中,晋水依旧潺潺流淌,如千古不竭的源泉灌溉着晋阳大地,那晋阳古城曾有的辉煌,早已被朝代的更迭所掩饰,历史上多少故事又曾在这片土地上演?北齐高洋父子,唐朝李渊父子,五代李存勖,你们还记得他们从晋阳起家的故事吗?那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晋阳反隋起兵前,曾在唐叔虞神像前祈祷,灭隋后因起家于唐叔虞封地古唐国,故将国号取名为“唐”,咱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国号,就是这样来的。
《晋祠之铭并序》碑上,清楚的记载着李世民随父亲起兵时在唐叔虞祠祭拜誓盟的往事,贞观二十年,太宗远征高丽回途之时在晋阳休养,时隔多年再次来到晋祠,回想起自己从戎马疆场到帝国初成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刻碑以示表达。
晋祠是晋王祠的简称,起初是为了奉祀西周初年,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的祠堂,叔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是周成王姬诵之弟,因封地在唐,所以叫唐叔虞。叔虞在唐执政期间,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广大民众的拥护和爱戴。他去世后,为怀念他治国有方、造福百姓的功绩,百姓便在晋水源头建祠庙祭祀,这祠庙就被称为唐叔虞祠。唐叔虞的儿子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遂将国号改为晋,这样第一代诸侯王叔虞的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后历经朝代更替,晋阳古城在北宋年间被毁掉了,但晋祠却几近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再经过后来朝代的修缮,逐步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一方水镜台横匾高悬,上题“晋阳第一泉”牌匾。有了古泉的流淌,整个古寺都灵动了起来。不远处四方铁人的铸造,更是给古寺增添了庄重和威严。四尊铁人中有三尊铸造于北宋年间,为何要铸造铁人?追根溯源说法不一,有的说为了镇水防止水灾,有的说为了镇守晋祠,铁人胸前皆有铭文,从铭文上字迹记载来看,布施者的本意还是祈求平安,希望基业百年不衰。
铁人身后的圣母殿是古寺灵魂所在,然而本是祭祀唐叔虞的祠堂,为何主建筑由唐叔虞祠变成了圣母殿呢?历史的年轮倒回北宋,赵匡胤弟兄三个攻下晋阳城后,怕晋阳出“真龙天子”争夺宋朝天下,便焚毁古城以斩断龙脉,同时又大修晋祠以“积功德”,力求保大宋江山千秋万代。同时加祀唐叔虞之母邑姜给予圣母的称号,建圣母殿以显母贵,于是便有了这座圣母殿。
圣母殿柱上的盘龙是北宋原物,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龙身雕于北宋元祐二年(年),外观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活灵活现,然而岁月已近千年,怎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呢?
绝美的容颜还来自于圣母殿中的彩塑,邑姜的彩塑居中而坐,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围绕主像于殿内四周塑满宫娥、侍女共计42尊,每尊彩塑因其年龄、性格、职务的不同,表现的神态也不同,一个个年轻的面庞静静的等候着圣母的召唤。
献殿位于圣母殿前方,乍一看像个凉亭,没有钉子,全靠榫卯,通风透气的建筑结构使献殿内的温度低于四周,想来古时是为了将贡品保存于此而建吧。
朝代更迭到金元时期,大旱。当地百姓们在晋祠求雨甚灵,于是误将圣母当作水母、水神大肆供奉,又变晋祠为广惠祠和晋源神祠,而唐叔虞反而被遗忘了。直到清康熙年间才考证清楚水母原来是圣母,遂还其本来面目。不过在这期间,或是寄晋阳中兴的期望太多,或是求得国泰民安,大批的道家及儒家其他建筑也纷纷建成,晋祠就变成了如今包容多种文化的建筑群。
晋祠不可挽留的老去,一如那周代古柏,了,几近枯朽却依然挺立着坚韧的曲骨。唐叔虞的传说,你是亲眼见证的,那么如今,再像一位老妪,闭目安详端坐吧,和那晋水的源头难老泉一样,哺育着晋阳大地的子孙,守护好你的子民。
历史的风尘掩不住晋祠的美丽,那亭下的古钟,每当声音响起,都是为她诵一曲深深的祝福。兴盛的青烟早已散尽,若是点燃清香,该是对你传奇于世近千年缭绕无尽的回味吧?再没有香火敬你垂年耄耄的妆容,但靠近你,在晋阳密码的解读里,也足以让每一个懂你的人为你骄傲。
三晋古建
画壁上生动的美人——汾阳圣母庙
古塔悠悠,古寺禅音
被时间遗忘的崞阳古城
天上宫阙,琼楼玉宇,神话在小庙演绎着——记晋城小南村二仙庙
古塔冒青烟,古城之名片
在浊漳河峡谷里,古建筑诉说着时光的轨迹
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古迹探秘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