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三晋之声晋阳古城的历史让人赞叹,今太原城

来源:晋祠 时间:2023/4/9

盛唐晋阳城(西城)模型

古代晋阳城往昔

商代,晋阳是其主要的统治区域,现在山西地区出土大量浇铸青铜器上的铭文充分证明了这一史实。铭文记载的内容多以方国、族氏名号为主。周武王灭纣之后,为了巩固周的统治,广封诸侯,武王病故以后,成王继位,便封其弟姬虞为古唐国唐侯,所以史称其为唐叔虞。古唐国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一带“古晋阳城周围,河、汾之东方百里。”司马迁《史记》里记载的“削桐为圭,以与叔虞。”讲的就是这个典故。唐叔虞去世以后,其子燮父继位并且继承封地,当时因为古唐国之南有一条河名曰晋水,发源于古唐国西边悬瓮山下,流淌于古唐国周围。因为古唐国位于晋水之北,所以将古唐国改为晋国,都城就改作“晋阳”,这就是晋阳古城的来历。燮父就是第一代晋侯,并且开创了晋国霸业年的历史,而且在晋文公时期实实在在的称霸年。鸟尊是一种高规格的祭祀礼器,它的拥有者就是第一代晋侯燮父。燮父的儿子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其墓藏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明代著名的宰相王琼为了纪念他的祖先在晋祠为王氏祖先修建了王子乔祠,这里也成为天下王家寻根问祖的地方。

强盛的晋国历史

晋文公的春秋霸业

介子推割股奉君,与赵奢共同辅佐晋文公称霸春秋一百多年,整个春秋历史大半部分为晋国书写。晋国后期被六卿专权并且相互倾扎,互相征伐,最后智氏联合赵、魏、韩三家灭了范氏、中行氏,没多久赵襄子又联合魏家和韩家灭了智氏。春秋时期最强的国家就这样被魏、赵、韩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所以战国初期便有了三晋之说!三家分晋是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始的分水岭,而即使是被三家分晋后的魏、赵、韩三个国家也照样列入了战国七雄之三,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发生三家分晋,统一中国将是另一番景象!

肥水之战以后前秦败落,拓拔氏征战后燕,打南朝,灭夏国,破柔然,孝文帝定都平城,正式称帝。史称“北魏”。南北朝对峙多年,朝代频繁更替,江山几度易主,唯有佛教从北魏开始在晋阳弘扬。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才在今天给后人留下了云岗石窟,还留下了佛教圣地五台山。永祚寺创建于公元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初名永明寺,公元年(明万历三十六年)五台山高僧妙峰和尚奉旨修建砖塔文峰塔和文宣塔,并且将原永明寺改为永祚寺,两座塔前后建造相隔九年,如果从明代算起至今年有余。比起那些商周的出土文物是少了一些厚重,但是那些文物之所以能保存到今天,关键是它们都埋在地下,而“双塔”在战火纷飞的兵家必争之地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达几百年绝非易事!

中国历史上晋王易等级

太原龙城的来历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建。西周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唐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把国号由唐改晋,所以唐叔虞祠也称之为晋王祠,简称晋祠。明末大学者傅山先生亲笔题写“难老”二字,即表达难老泉为晋祠三泉之一(晋祠三泉为难老泉、善利泉、鱼沼泉。)。一代英雄豪杰,老了容颜,苍了白发,除了大好河山,谁又能难老?

公元年李渊杀掉隋炀帝派来监视他的监官,自封为大将军,封自己的长子李建成、次子了世民为左右大都督,从晋祠起兵,只用了五个月便攻入长安,次年称帝。开创了年的大唐盛世。众所周知李渊和杨坚是姨表兄弟,那么他是杨广的婊叔在隋朝时期就被封为唐国公且是河东留守使,自己建立的朝代定国号为唐就不足为奇。但是唐是晋的故名又有多少人知晓?

李世民在晋阳起兵前曾经到晋祠跪在唐叔虞脚下,祈祷神灵保佑李家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成就帝业。多年以后李世民东征高丽凯旋而归返回晋祠,触景生情并感慨万千,既有往年祈求成功的还愿之意,又对沧海桑田变化后的无限感慨,便欣然“制碑作文,亲书之石,”完成了一篇千古流芳的翰墨——《晋祠铭》。李世民一生酷爱王義之书法,《晋祠铭》和《温泉铭》是他临摹王義之墨宝最得意的两篇力作,只可惜后者早已失传,只剩下这篇《晋祠铭》独立于此1年,唐代时期已经将其拓片作为国宝,视为珍宝而赠送国外宾客。事到如今其珍贵价值可想而知!“尖峰入纸,醉舞豪墨,才思暗涌若灵波。书风遒劲,苍龙独卧。臻微入妙巧天夺。谁能拔剑将日月勾勒,谁题下壁画里鬼神若脱,谁将人间万物于三尺惟幄,谁在流光里留下晋阳传说,点墨将画卷在千年定格,再见那一笔丹青,仍将惊艳如昨……!”

年的周柏,也为晋祠三绝之一,虽已倾倒但仍生生不息在诉说着什么。

李白诗中称晋阳为“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那个年代什么隋的陪都扬州,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越州,西南最好的都市益州统统低于晋阳城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而唐朝对于晋阳古城的重视,终于得到了回报。李光弻在晋阳城以一万兵马抵挡住安史之乱的十万叛军,这是安史之乱后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也成为平叛这次乱军的一个转折点。号称“龙兴之地”的晋阳城再一次为唐朝的江山延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晋阳的地位甚至超过长安和洛阳。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都是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作为国都。他们将晋阳古城作为基地,进可以问鼎天下,退可以割据一方。一代又一代古人苦心经营晋阳古城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城墙是越来越厚,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举国重镇。

北汉是晋阳古城的最后一个独立政权,后周柴荣,北周赵匡胤都是何等英雄人物,他们未尝不想早一点消灭北汉,然而北汉仅靠十几个州县的土地,还有晋阳古城的铜墙铁壁让柴荣和赵匡胤束手无策,后来赵匡胤在征伐北汉的途中病故,也有传说是气死的。直到宋太宗赵光义,依靠其雄厚的实力三下河东御驾亲征。首先两次击退辽国援军最后迫使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即便如此晋阳古城的守将杨业及老百姓是殊死顽抗,坚决不降。后杨业考虑到老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才降服了北宋。

“晋王”赵光义登基不光彩的历史

赵光义斩龙头,毁龙脉

宋代侍女像也是晋祠三绝之一,他们见证了赵光义毁灭千年古城晋阳的历史。因为赵光义畏惧晋阳大地的龙气旺盛,害怕再诞生出一个像李世民一样的真龙天子,也担心朱温、李存勖、刘知远、石敬瑭、郭威等那样的枭雄再世。当然是更担心那不折不扣的女皇武则天神灵再现。所以他要毁龙城,削龙头,斩龙脉以此方法来杜绝北宋的隐患,尤其是对晋阳城里的老百姓恨的是咬牙切齿!北宋强迫晋阳城的富绅及老百姓迁往榆次老城,不仅用火烧而且用水灌,至此龙城龙脉尽断,气数尽毁,这座存世1的龙城毁于一旦!位于晋祠的铁人它们亲眼目睹龙城毁灭的历史而扼腕叹息!你可以从铁人的面部表情一目了然。

晋阳古城虽然毁灭,但是它的战略地位也受到当政者的重新认识。晋阳古城毁灭三年后赵光义命潘美在晋阳古城西北三十里的唐明镇重新修建晋阳城,潘美的大帅府就设在原山西省省政府大院(府东街1号院)。新建的晋阳城已经不可能与当年的铜墙铁壁般的古晋阳城同日而语。宋朝统治者狭隘的思想观念也为自己早日灭亡埋下了伏笔!

龙城太原值得让人期待

重建的晋阳城也就是现在的太原城

北宋重建晋阳城年后,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骑兵队伍开始南下,女真人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建国二百余年的辽国。当时驻守晋阳城的是被老百姓讽为慍相童贯,金国使者来到晋阳城,通报了金军南下的情况。并且要求宋廷割让黄河以北地盘,惊慌失措的童贯准备逃跑,当时宋朝的官兵集体请求童贯不要逃跑,这个逃跑将军命令亲兵用箭射杀劝阻官兵,童贯因此被朝廷下旨处死。

一路势如破竹的金兵很快突破石岭关,没有遭到任何抵抗。但是在晋阳城下却遭到顽强抵抗,而此时晋阳城只有王禀指挥的三千宋朝官兵。金兵团团围住晋阳城,宋朝的两次增援均因内斗而失败。新建的晋阳城是一个战略地位不重要的小城,物质储备极其有限,就是这样晋阳城的军民还是苦苦支撑了8个月,弹尽粮绝后他们依然矢志不渝,拒绝了金军的劝降而以死报国。

尽管大势已去,但王禀仍带领大家拼死巷战,最后王禀背着宋太宗赵光义的遗像投入汾河自尽!金兵对晋阳城的老百姓是痛恨之极,攻陷城池以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试想如果北宋朝廷没有将坚如磐石的古晋阳城烧毁,那金军能如此容易攻入宋都开封吗?晋阳古城历经数代达年,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晋阳的战略地位,曾经称之为“中原北大门”。“中原之北钥”的道理难道宋廷不懂吗?懂!就是明知故犯!我们可以用“自毁长城”来形容宋廷毁灭古晋阳城这件事一点不过分!晋阳城的战略地位以及它的重要性被忽略,甚至被遗忘在某个角落,也无人再提及它昔日的辉煌。那浮浮沉沉年的金戈铁马、饮血长城早已被青史翻过。那三尺剑刃和铸于长城脚下的枯骨都已经埋藏在梦中的山河里……!

一段失去的光阴,在岁月流逝下只剩下一道道光影,在文字的四季里静息。迎春花儿含情脉脉悄悄传递着垣古不变的生机盎然,赏心悦目枝头的清莞,叹我?然默默无言的叹息,趁光阴青葱色韵正绿,将心念晾晒枝头,与春共栖,往事可否相侯?

(作者:王恭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