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蜗牛读历史!
天龙山的柳子峪中,有一处硬拐弯,两面悬崖高耸,中间溪水奔流,人们都叫这个地方为第三合或十三合。
说起这个地名的来历,还得从诸侯斗宝说起。
话说春秋时期,吴国的使者过了晋祠,刚到天龙山下的牛家口,忽然从天龙山里杀出一班人马来,不问三七二十一,七手八脚地就把珊瑚树抢到天龙山上,临走还向吴国的使者留下了名儿。
抢宝的不是别人,正是那横行九州,天不怕,地不怕,大名鼎鼎的柳跖起义军。
吴国的使者吓得屁滚尿流,连爬带滚地跑回吴国,报告了经过。
吴王夫差一听,气得暴跳如雷,马上传旨群臣:谁要能把那棵珊瑚树找回来,加官封侯,赏黄金万两、土地千顷。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当时吴国大臣里有个叫鲁秋富的官儿,往出一站说:“大王不必着恼,臣与那盗贼柳跖原是同乡,自小熟悉,如今我凭着故旧的交情前去要宝,想那柳跖不过一个勇夫,如他痛痛快快将包交还也就罢了,如其不然,那略施些小计,要回宝贝易如反掌。”
鲁秋富说完,便带领随从,跨上快马,日夜兼程地赶往天龙山。
到了天龙山后,鲁秋富就让跟来的随从停留在天龙山牛家口,自己独自单骑,信马由缰地进了柳子峪,很快,就被山上的起义军提住,并带到了插旗石下。
此时,柳跖正在遛马坪前聚精会神地舞剑,远远望见是鲁秋富,心中早就明白了他的来意,故意不搭话,只是将宝剑舞得呼呼作响,其身影被一团白光裹了起来,把个鲁秋富看得眼都直啦。
“怪不得这家伙侵暴诸侯,所向无敌,看样子,真的厉害着呢!”
正当鲁秋富胡思乱想的当儿,忽听咔的一声响,一大块山石被柳跖一剑,齐刷刷地砍成了两半,这一下,更把鲁秋富惊得吐出的舌头缩不回去了。
直到柳跖派人叫他时,他才回过了些神儿。
鲁秋富战战兢兢地来到柳跖跟前,只见柳跖威风凛凛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面,双手按着冷森森的宝剑,问道:“鲁秋富!你不在吴国当你的官儿,跑到我这里干什么来了?”
鲁秋富支支吾吾地吭哧了好一阵子,才慢慢说道:“听说,听说你把吴国的珊瑚树给抢来了,不知是真是假?”
“是真的!你要怎样?”
“呵!呵!呵!不知你要这树有啥用处?”
“有啥用处?哈哈哈哈!”柳跖放声大笑了一阵,又说,“有无用处咱不管它,咱只知道宝贝是天下人的宝贝,夫差宫殿里摆得宝贝,咱天龙洞府中也照样摆得,怎么样?你敢说不行吗?”
讲到这儿,那柳跖将军厉声喝道:“我问你,你来这儿到底干什么来了?若说实话那还罢了,若有一句虚言,我认得你是同乡,但这把宝剑可不认得你是同乡!”
见此情形,那鲁秋富哪有不怕的呀,赶紧说是夫差命他来要宝地,上命难违,不敢不来。
柳跖不屑一顾地说:“你有何德何能敢来要宝?若不念你是同乡,定将你一剑斩成两截子!来人呀,快将此人赶下山去!”
随着柳跖的一声叱喝,一群义军将士,早把鲁秋富逐下山。
鲁秋富被赶下山后,一边走一边想,自己在吴王面前夸下海口,如今要不回宝来,还有何面目再回吴国去做官,只好悄悄地拐到小道,逃回老家去了。
再说鲁秋富的随从,在牛家口左等右等,不见鲁秋富出来,也只好退回吴国报信,夫差急忙又召集群臣商议讨伐。
人们都知道,这伍子胥原是楚国人,让楚王巡得家破人亡,只好到吴国做官。
他早听说这柳跖专与当官的做对,是一位真正的豪杰,便有心与柳跖结识,只可惜,他做的是诸侯的将军,而柳跖又是被诸侯们视为盗贼的流寇,一直没得机会与其见面。
伍子胥领着军队到了天龙山后,便与柳跖交上了手。二人一连几阵的交锋,都打了个平手,一直战到天黑,各自收兵。
第二天一早,两军又在牛家口摆开阵式,重新交战。谁知,还没打两个回合,就见伍子胥缰绳一提,一撒马顺着沟跑进了天龙山。
柳跖见了,心说:“好你这个伍子胥,跑也不会跑!你既然进了我的走马之地,岂能有你的好吗?”想到此,他打马一直追了进去。
当二马跑到一处弯弯的山崖下时,伍子胥忽然站住了,把兵器挂住,在马上微微欠身,冲者柳跖抱拳行礼说道:“柳将军,伍子胥这厢有礼了!"
柳跖微微愣了愣,便也回礼道:“久闻伍将军乃年少有志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但不知因何到此?”
伍子胥答:“夺取珊瑚宝树不是我的本意。无奈君命在身,不得不来!素闻柳将军是当世英雄,昨日一会,果真如此。如柳将军不嫌,甘愿与你拜为只弟,永结金兰之好,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柳跖听罢微微一笑说:“伍将军的美意固然是好,但我有一个条件,你我二人在这儿大战十三合,如你能赢了我手中的长戈,那我甘愿拜你为兄,如你十三合赢不了我,那我就不能从命了。”
言罢,挥戈提马闯了上去,伍子胥也急忙举起大枪相迎。
刚斗了两个回合,只见伍子胥虚晃一枪,拍马又走。
柳跖心说:“咋?你又想走呀!那不行,我得赶你去。”
哪想到,这伍子胥要跑是假,用计是真,眼看柳跖追得近了,大喝一声,一个回马大翻身,大枪转圈横空一扫,鸣的一声,便把柳跖扫下马来了。
这时,伍子胥也急忙扔掉兵器,从马上跳下来扶起柳跖,口中连称:“得罪,得罪!”
柳跖惊奇地望着伍子胥说:“想不到伍将军的武艺这样好!可你前几次为何不用呢?”
伍子胥说:“我早就敬仰英雄的大名,意欲与结识,只恨无有机会,如果我要在山外面两军阵前将你扫下马来,岂不是毁了柳将军的一世英名?”
话说到这里,柳跖方知伍子胥是个好人。于是,当下二人便撮土为香,对天八拜,结成了永久的兄弟。
因为事先有约,胜者为兄,败者为弟,所以年岁小的伍子胥就成了兄,而年岁大的柳跖反成了弟。“少兄、老弟”的佳话,也就是从那时传下来的。
后来,柳跖为了伍子胥回去交差,便把珊瑚树送还了他,一场兵刃就这样结束了。
柳跖与伍子胥结拜兄弟的事情,一直为当地的父老乡亲津津乐道,流传了两千多年。
当时二人交手的地方,则被人们称为第三合,也有叫十三合的。
最后想说:古人有些行为放在现在算粗鲁,但那是那个时代的规则,唯独不变的“诚信”、“信守诺言”,看古往今来唯有“诚信”能立足,无论企业还是个人!你的诚信丢了吗?
我是蜗牛读历史!慢慢读才能读得明白!
跟着“历史”去读中国,领悟先人的智慧和生活百态。
我的读者里卧虎藏龙,评论比故事更精彩,欢迎分享您的观点。
您的点赞、评论、分享、转发,都是对我们莫大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