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章咪佳
年10月,杭州最好的深秋时节,梁思成、林徽因先生来到杭州小住了十天。
不是来度假的,相反,时年33岁的梁思成先生忙得不可开交。年底起,梁先生担任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从此开始了破译《营造法式》的漫长旅程——
年,他调查了大量北平的古建筑,初步廓清了清代建筑的基本营造法则,完成《清式营造则例》,并于年初出版此书;
年,调查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门;同年调查了天津宝坻广济寺;
马不停蹄,年开始拓展调查范围,年初,先后访查了正定开元寺、隆兴寺、天宁寺等;
年9月,调查了云冈石窟;同时调查了大同辽金建筑群华严寺与善化寺;以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筑山西应县木塔。
年,考察晋西南,有太原晋祠及赵城广胜寺等。
匀到每一天的schedule,几乎是要与日同辉进行考察工作。所以包括梁先生在内的营造学社全体成员,当时尚且都还没有精力顾及到为数更少的南方古建筑。
营建于辽统和二年(年)的天津蓟县独乐寺。目前在华夏大地遗存的古建筑,北方居多;与北方是中华文明发祥地、气候干燥利于木构建筑保存、经济逐步衰落导致后世无力重建都有关系 图源:《营造天书》王南 新星出版社
梁先生夫妇这趟怎么会跑到杭州来?他们是应当时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先生之约,到杭州商讨六和塔重修计划。
曾养甫先生为什么要复原六和塔呢?因为他觉得这座塔,难看。
矮肥的塔
1.
“难看”这个说法,稍后再细说。
先要说说曾先生是什么样的人物——工程师出身,曾在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留学;年,中断学业回到广东,加入国民革命。这位能力全面的高级知识分子,后来迅速被民国政府任命为高官。年,他的任职是浙江省建设厅厅长。
在此任上,曾养甫主持修筑了浙赣铁路。这个过程中,他萌生了建造钱塘江大桥的想法。后来的故事大家比较熟悉,曾先生请来的是赫赫有名的茅以升先生——领导设计、修建了这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钱塘江大桥开工仪式,是在年11月。梁思成先生正是在此前一个月,被曾养甫请到杭州来的。
事情确实和钱塘江大桥有关联。
在考察钱塘江大桥北部口的选址时,曾养甫定点为古代的龙山渡口(今之江路和钱塘江大桥交叉点)位置,这是自古以来的一处交通要道。曾先生也是在这里调研时,发现边上的六和塔木构已经残破,需要重修。
所以他组织好了资金,要请当时最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亲自来设计六和塔的维修方案。
2.
梁思成先生留下的文字可以为他们当时对六和塔的评价作佐证——在年发表的《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开篇,梁先生就毫不客气地说:
“觉得六和塔的现状,实在是名塔莫大的委曲;使塔而有知,能不自惭形秽?”假如六和塔有意识,它自己都会感到不好意思。
没有说完,讲六和塔当时的状况,梁先生继续吐槽:
“现在在钱塘江边,或自江上,远远就可以望见肥矮十三层檐全部木身的六和塔。”原来问题是身材不好。
先生还要把主要责任人cue出来——
“这全国人民所习见的塔影,就是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年)朱智重修的结果。”
3.
之所以光绪时期,杭州人朱智对六和塔所做的工作是叫“重修”,因为六和塔几经变故——
最初是在开宝三年(公元年),由吴越王主持建造,以镇钱塘江潮。
据说自从六和塔在此坐镇以后,钱塘江大潮自然改道而行
这座原本有九层的八面塔(推测可能是纯木构塔),在宣和年间,被方腊起义军烧毁。
南宋绍兴癸酉二十三年(公元年)开始,官方组织重建六和塔。这座砖身木檐塔,有七层,南宋的砖身保留至今。
到明清时代,六和塔木构又几经毁坏、再建,最终由光绪年间的钱塘籍官员朱智,主持重修了六和塔,增添了目前的外檐木构。
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年拍摄的六和塔 图源:《中国文化史迹》
所以曾养甫先生当时邀请梁思成夫妇过来,是来做六和塔重修。梁先生经过考察,改重修方案为“六和塔复原状”计划。所谓“复原”,指的是恢复南宋时期那次重建六和塔外围木构的状貌。
一方面,最初的吴越国时期六和塔的木构建筑样貌,已经无法考证还原;而南宋时的那次营建的塔样,梁先生已经有把握再现。
梁先生的愿望也很迫切,他觉得,“钱江铁桥,北岸桥头就在(六和)塔下里许,将来过江来杭的旅客,到这岸所得第一个印象,就是这塔,其关系杭州风景古迹至为重要。所以我以为不修六和塔则已,若修则必须恢复初建时的原状,方对得住这钱塘江上的名迹。”
“曾先生对于我的建议很赞同。”正是二位达成的这个审美共识,促成了梁思成夫妇年秋天的杭州行。
这也是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调查工作,第一次到达了江南。这次考察,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和后来加入营造学社的另一位成员刘致平先生一起,考察了杭州的六和塔、测绘了闸口白塔和灵隐寺双石塔。梁先生夫妇又专程前往宣平(今武义),调查了陶村延福寺;还在回杭途中,发现并测绘了金华天宁寺里的一座元代大殿。
梁思成先生所作“六和塔复原状图”(此图为立面) 图源:《梁思成文集 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官式的建筑
1.
当年梁思成先生回到北京后不久,就根据资料做好了六和塔复原状重修计划,这其中包含他手绘的六和塔复原状图(立面、断面、七层以及屋顶平面层)。
年11月9日,我拿着复原图,去探访六和塔;带我解读六和塔的专家,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魏祝挺老师。
魏老师在浙江大学念过两个硕士学位,一个日本文学方向;一个考古方向。后一个学位的导师,是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的负责人、古建筑专家李志荣教授。魏祝挺专门研究塔幢建筑,曾经在中国、日本考察了大量的古建筑。图为魏祝挺在考察日本奈良药师寺东塔落架大修项目
从之江路一直往西走向六和塔,到最后一个红绿灯三岔口时,我们仰头就能清晰地见塔屹立。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够幸运,梁思成先生当年嫌弃难看的塔,正是我们如今能够看到的这座六和塔。
曾先生、梁先生的观点,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有一定古建筑素养的学者的审美认知。与南宋营建的六和塔木檐相比较,清光绪版本在继承中国古建筑形制规范上,相形见拙。
比如,我在这个路口,看到的是直上青云的上半身塔,下半部分掩映于林木中。但是有一个疑问:清代重修的六和塔,明确记载是八角形七层塔。而我数数肉眼能看到露出来的塔身部分,已经有七层了。
我没有数错,直至走到六和塔脚跟底下再数,全塔共有十三层了。怎么回事?
魏祝挺解释说,我们所看见的十三层木檐,其实是个外壳。十三层之中,有“七明六暗”,“六暗”——今天所见到塔外观六层偶数层,是走不进去的,里头就只有七层。
南宋时建造这座砖身木檐塔的做法是:忠实地模仿古代纯木塔的结构。中国楼阁式木塔的每一层,都有基座(一层为台基,以上称平坐)、屋身和腰檐。
应县木塔的一层 图源:《营造天书》王南 新星出版社
屋身和檐的结构不难理解。每层的平坐,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阳台——当时人们登塔可以在此凭栏远眺。
但是清朝时重修,把“阳台”全都包起来了——还“包”成了假楼层的样式——给平坐层也加了屋檐。这下外围看起来就多了六层楼。
这件事,梁先生在文章里说:
“国人所习见的六和塔竟是个里外不符的虚伪品,尤其委曲冤枉的是内部雄伟的形制,为光绪年间无智识的重修所蒙蔽。”
清朝这种操作,在梁先生看来是违规的。
2.
那么规范是怎么样的?南宋的六和塔为什么是学界公认的标准?
走进六和塔最下层时,魏祝挺特别讲了中心室位置的一块碑。这块南宋时期的《尚书省敕赐开化寺牒碑》,其实记录了批准建造六和塔的一套“OA流程”——
南宋绍兴壬申二十二年(公元年),六和塔所处的开化寺住持智昙发愿重建六和塔。他逐级向上打报告后,圣旨发下三省,令礼部审阅,临安府和两浙路转运司筹备。终于在绍兴二十六年(年)得到批准开工。
这座官方敕建的大塔,怎么来批拟这项工程的经费以及用工、用料?当然是采用《营造法式》所规定的标准。
“北宋神宗至徽宗朝官方编纂出版的《营造法式》,是关于建筑设计与施工的专著。相当于是一个建筑法规,对建筑计划、工程造价这些建筑规范作了详尽的说明,可以避免贪污和浪费。”魏祝挺说,此时的南宋,严格承袭了北宋的这项营造规章。
事实上,《营造法式》虽为北宋官方编纂,实际上描述的是江南风格的建筑。一方面北宋建筑受到喻皓为首的吴越国建筑匠师的影响;同时,王安石变法后启用的大量官员,都是南方人。当时参与北方营建的匠人有很多南方人,建筑工艺也带有强烈的南方特点 图源:《营造法式(陈明达点注本)》浙江摄影出版社
七年后的隆兴元年(年),六和塔即将落成,尚书省特予表彰,并札付临安府、钱塘县、仁和县、开化寺及智昙本人。“这也证明了六和塔是官方式样的塔。”
《营造法式(陈明达点注本)》浙江摄影出版社
3.古人评点杭州古塔时,曾云雷峰塔如老翁、保俶塔如少女,而六和塔如将军。
六和塔(左上)与雷峰塔砖身(左下)、保俶塔砖身(右下)比对 图源:《梁思成文集 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南宋时的六和塔,名至实归。塔长得精神抖擞。按照梁先生的考证,南宋时六和塔平坐的宽度为1米(上层略减)。
但在清朝的重修版本里,同样59.89米的塔高,每层廊的深度大约阔出去有2米左右(上层减缩)。“将军”,就显得臃肿了。
“将军”之现状 魏祝挺摄
“将军”昔日何等英武?梁先生画在六和塔复原图里了。
在《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的“原状之推测”章节里,先生有多处表述“不难”、“有把握”——“以我们现在对于古建筑的智识,要推测六和塔的原形,尚不算是很难的事。”
“梁先生以六和塔本身(砖芯)内部的斗拱柱额为根据;再按法式去推求;并且参以与六和塔同时类似的实物为考证,所以他对于恢复六和塔原形,不感到困难。”
86年后我们登临六和塔,在魏祝挺的指导下,我看见塔内组合丰富的万千斗拱铺作;每一层楼,类似古罗马大角斗场“叠柱式”那种富于变化的造型。
逐层往上攀登,木塔的外柱一点点缩进,铺作数量逐步递减,整体构成了自下而上微妙的尺度变换。
这层层不同的布局,富于变化,又形成和谐的整体。人站在里头所形成的多维感受,宛如聆听一部引人入胜的交响曲,每一处结构,都是其中的华彩乐章。
如华美乐章一般的内部斗拱结构魏祝挺摄
某一层中心室顶上的藻井魏祝挺摄
砖雕 魏祝挺摄
探访过程中,魏老师跟我说了好几回:“珍惜登塔的机会。”同时代在全国各地的同种类型塔,大多已经不能支持游客攀登 魏祝挺摄
未完成的计划
可惜在历史上,这首交响协奏曲终没有完美形成。
世易时移,曾养甫厅长不久后即调任广东,六和塔没能配合钱塘江大桥的兴建而得到重修;而随着不久后抗战的爆发,梁思成先生的热忱也只能随着这些图纸沉寂在箱底。
年11月9日,结束此次探访后,我们离开六和塔。在江堤边打车时,我抬头再看了一眼塔。正值夕阳西下,某个角度,塔顶的铁叉在闪烁。
那部交响曲还在我脑子里行进,那塔刹所处的顶层,就是乐章的高潮。
我们在六和塔顶层的时候,魏祝挺特别只给我看有一处天窗的装置,“那是通向屋顶的口子。”屋顶上的天地啊,会是百鸟齐鸣,一目千里。
但是古建筑的考察工作,哪里有这么浪漫。
梁先生作复原六和塔的设计时,参照了类似的实物。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建筑,是建于辽清宁二年(年)的山西应县木塔。年,梁先生带着营造学社的莫宗江等年轻成员,对这座古塔进行了测绘。
营造于辽清宁二年(年)的山西应县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筑 图源:《营造天书》王南 新星出版社
据莫宗江先生的回忆:
“……最后把(应县)木塔中几千根的梁架斗拱都测完了,但塔刹还无法测。当我们上到塔顶时已感到呼呼的大风仿佛要把人刮下去,但塔刹还有十多米高,唯一的办法就是攀住塔刹下垂的铁链上去,但这就百年前的铁链,谁知道它是否已经锈蚀断裂,令人望而生畏。但梁先生硬是双脚悬空地攀了上去。我们也就跟了上去,这样才把塔刹测了下来。”
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形容考古工作的名言讲“上穷碧落下黄泉,冻手冻脚找东西”,老先生们当年这番毫不犹豫的“穷碧落”,真的搞不好就要“下黄泉”的。
梁先生当时还给莫先生拍了张照片,紧张的莫先生只有一个脑袋入镜,咪咪小——因为梁先生不是为了给莫先生留影,他是要拍完整的塔刹特写。
梁先生这种风格的照片,被林徽因先生也抱怨过,“在欧洲我就没有照一张好照片,你看看所有的照片,人都是这么一丁点,思成真可气,他是拿我当scale(标尺)。”
营造学社留下来的许多照片里,多是先生们的背影、侧面,而这些模糊的身影,却是这个民族的正面。
(特别感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陈筱老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黄硕老师,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杨玉龙老师对本文的贡献)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