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十庆建筑史学刊收录于话题#中国建筑史论汇刊7个
保国寺大殿是我国江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于探讨南方早期木构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史学刊》编委,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张十庆教授在《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六辑中发表《保国寺大殿复原研究——关于大殿平面、空间形式及厦两头做法的探讨》一文,以大殿现状构件形制做法的分析为线索,通过相关历史痕迹的解析,分析论证大殿平面、空间形式以及厦两头的原初形式及其变化过程,以此作为保国寺大殿复原研究的一个方面。
保国寺大殿复原研究
关于大殿平面、空间形式及厦两头做法的探讨
张十庆
本文是保国寺大殿复原研究的第二篇论文,第一篇“”发表于《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5辑。本篇主要探讨宋构大殿原初的平面、空间形式以及厦两头做法。关于保国寺大殿复原研究的背景、目标及思路和方法等内容,在第一篇文中已有讨论,除了必要之处,本文不再重述。
本文的复原分析,是在东南大学年全面勘测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大殿历史痕迹的分析与解读,重点探讨大殿的平面、空间形式以及大殿厦两头做法的相关问题。
以下分作平面、空间形式与厦两头做法这两个部分,依次探讨。
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
一清代的修缮改造
1清前期的大殿修缮
本文所称保国寺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指大殿平面布置与空间围合的形式。
保国寺大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自宋至今已历千年,是我国江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大殿因历代修缮改造,尤其清代前期的几次修缮活动,较大地改变了大殿的平面与空间形式。关于清代以前大殿平面及空间形式是否有较大的变动,现已不可考。根据现有史料分析,清代前期是保国寺大殿修缮改造最频繁的时期,对宋构大殿平面及空间形式的改变亦大。推测在清代前期修缮之前,宋构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应仍大致保持着宋代的基本形制,而未有大的变动。
清代前期的数次修缮活动中,对大殿形制影响较大的有两次,即康熙二十三年()与乾隆十年()的两次修缮改造。其中尤其是清康熙二十三年的修缮活动,显著改变了大殿原初的平面配置与空间围合形式。关于该次修缮活动的内容分析,是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复原的重要线索。
2康熙年间的重修分析
清康熙二十三年(),寺僧显斋、景庵重修大殿,据《保国寺志》记载,这次工程的内容为:“前拔游巡两翼,增扩重檐,新装罗汉诸天像等。”文献记载清晰,并与现状十分吻合,即这次重修大殿主要是以原宋构部分为殿身,四面增扩空间,并在南及东西三面作出下檐,整体形成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的形式和规模。康熙重修改造,不仅改变了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而且使大殿宋式外观原貌变为清式带副阶佛殿形式。大殿现状面貌基本上就是清康熙年间重修改造的结果(图1~图3)。
图1大殿现状平面图
图2大殿现状横剖面(当心间西视)
图3大殿现状纵剖面(中进间南视)
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大致以清康熙年间的重修为界,表现为前后两个时期的阶段形态。宋代原构的方三间部分,经此重修改造后,在平面与空间形式上已非原状,改变甚大,原宋构方三间与下檐清构部分融合为一个整体。
大殿的康熙重修,对宋构原初平面与空间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点:一是撤除了宋构原初的柱间围合构造;二是改变了宋构原初的空间分隔形式。而这两点,也正是关于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复原的两个方面。本文关于保国寺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的复原探讨,即是以清代康熙重修以前的宋代原初形式为目标的。
二历史痕迹与复原线索
1复原的两个基本问题
如上节分析,现状的保国寺大殿,其平面与空间形式的宋代特征,部分已为后世的改造所掩盖和淹没,尤其是清康熙年间增扩添加副阶下檐时,撤去宋构大殿柱间围合构造,由此改变了宋构原初的空间围合形式。故关于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的复原探讨,首先面对的是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宋构大殿的柱墙交接关系,二是宋构大殿的空间围合形式。
关于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的这两个问题,虽然已有前人研究推定大殿平面的复原形式,即大殿空间围合形式为沿檐柱周圈围合的形式,大殿柱墙交接关系为厚墙包砌檐柱的形式(图4)。这一复原形式就佛殿的一般特色而言,或是一可接受的常规形式,然大殿遗存的历史痕迹及构件特征却与之不符,而表现出另外的形式指向。这些相应的历史痕迹和构件特征,成为宋构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复原的重要线索。
图4既有大殿复原平面图
关于大殿空间围合形式的复原分析,尤其是追究前廊开敞与否这一问题时,勘察大殿前内柱及柱础上是否存有曾经的额枋、地栿等历史痕迹,是最直接的线索。然大殿原初内柱及柱础已为后世修缮所更换,失去了以内柱相关痕迹线索,判定大殿空间围合形式的可能。因此,需要另寻其他线索,探讨大殿空间围合形式。
2复原的线索和依据
历经千年的保国寺大殿,尽管现状大殿较原初宋构有了不少的改造和变化,但瓜楞柱造型的宋式特征,却是始终传承未变的[1]。正是这一独特的瓜楞柱形式,成为认识大殿空间形态的相关线索和依据。通过分析可见,大殿变化的瓜楞柱形式特征,与大殿空间形态有着显著的指向性和关联性。因此,大殿的复原分析,首先从瓜楞柱的形式特征的分析入手,推定大殿的柱、墙交接关系;而此柱、墙交接关系,又进而成为分析大殿空间围合形式的关键线索。
通过大殿宋构部分的详细勘察,关于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的复原分析,主要根据以下历史痕迹和复原线索进行:
(1)柱、斗瓜楞分瓣形式的关联现象
(2)瓜楞分瓣形式的位置特征
(3)其他相关复原线索
以下依次分析讨论。
三柱墙交接关系
1瓜楞柱线索
瓜楞柱形式,是保国寺宋构大殿最突出和重要的形式特征。
大殿宋构部分面阔、进深各三间,内柱4根,檐柱12根,共16根柱,皆瓜楞柱形式。现状大殿虽部分柱为后世更换,但瓜瓣造型的宋式特征得到延续和保存,这一点可以根据柱上瓜瓣斗的对应关系得以证实。
保国寺大殿的瓜瓣造型,表现为瓜楞柱与瓜瓣斗这两个构件,且二者对应关联。也就是说,在瓜楞分瓣的形式设计上,柱与柱上栌斗是一整体的关联存在(图5)。根据瓜楞柱与瓜瓣斗的对应关联这一特点,可以证明现存瓜楞柱形式应是宋式特征。
图5大殿柱、斗的整体瓜瓣造型(东北角柱)
大殿外檐柱头铺作栌斗皆用分瓣圜斗,瓣数与其对应柱子相合;补间铺作用讹角方斗;四内柱及内额栌斗,亦作讹角方斗,以使内柱间的整面照壁均齐协调。
大殿瓜楞柱与瓜瓣斗的对应关联,具体有两个显著的形式特征:其一,柱、斗分瓣形式的关联特征,即同一位置上,柱与栌斗的分瓣数及分瓣位相同;其二,分瓣形式与柱位的关联特征,即不同柱位的分瓣数及分瓣位各不相同。这两个显著的瓜楞形式特征,成为分析复原大殿平面与空间形式的重要线索。
首先根据瓜楞柱分瓣的形式特征及其历史痕迹,分析宋构大殿柱、墙的交接形式。
大殿瓜楞柱独特的分瓣形式是复原分析的关键。大殿现状瓜楞柱除有拼合做法外,同时还有整木刻瓣做法,再结合对应关联的瓜瓣栌斗特色可知,大殿瓜楞做法的装饰性是显著和首要的因素。因此,在大殿柱、墙交接关系中,其柱面瓜瓣应是外露的,而不可能是厚墙包裹的形式。根据这一推定为线索,可进一步分析大殿柱、墙交接的构造关系,解明宋构原初的柱间围合构造,从而指向对大殿空围合形式的认识。
2构造节点复原
根据大殿独特的瓜楞分瓣形式以及瓜楞做法的装饰特征,有理由推定大殿柱间围合为薄壁的构造形式。关于这一柱、墙交接构造关系的节点复原,其分析如下:
大殿瓜楞柱的柱面分瓣形式共有三种,即全柱面瓜楞形式、角柱面瓜楞形式和半柱面瓜楞形式这三种。具体而言,全柱面瓜楞设8瓣,角柱面瓜楞(3/4柱面)设4瓣,半柱面瓜楞(1/2柱面)设2瓣(图6),柱上栌斗的分瓣形式也完全与柱对应一致(图7)。然而,根据全柱面8瓣的形式规律,角柱面(3/4柱面)应设6瓣、半柱面(1/2柱面)应设4瓣,才能达到完整的视觉效果。那么当时匠人是如何考虑和设计的呢?通过分析可知,匠人正是利用了柱与薄壁的交接,使得角柱面(3/4柱面)的4瓣和半柱面(1/2柱面)的2瓣,分别看似6瓣和4瓣,从而令柱面分瓣形式达到完整的视觉效果(图8)。
图6大殿瓜楞柱的三种分瓣形式
图7大殿柱、斗的分瓣对应形式(东北角柱)
图8大殿柱墙交接与瓜瓣效果的关系
从瓜楞柱与栌斗分瓣形式的关联特征上,也可证实上述柱、墙构造关系分析的可靠性。大殿栌斗的分瓣,随柱身作对应分瓣形式,也分作整斗面8瓣、角斗面(3/4斗面)4瓣和半斗面(1/2斗面)2瓣这三种形式。其设瓣方法同样是利用栌斗与栱眼壁的交接,使得原斗面的4瓣和2瓣这两种分瓣形式,形成看似6瓣和4瓣的完整视觉效果。
在大殿瓜楞柱与瓜瓣斗的分瓣形式设计上,柱面及斗面的实际刻瓣数少于视觉瓣数,当时工匠利用了柱间及斗间薄壁交接特点,既达到看似增瓣的视觉效果,又简略了剜刻瓜瓣的工序。
根据大殿残存痕迹,大殿栱眼壁为编竹泥墙的薄壁形式,厚约6厘米,因而据此推定:与斗间对应的柱间围合墙体,也必定为编竹泥墙的薄壁形式。因唯有柱间薄壁的构造做法,方可达到柱、斗分瓣形式的上下对应和内外区分这一意图和效果。否则柱与栌斗的瓜瓣上下对应特征,就无法实现。柱间若复原成厚墙包裹的形式,当初匠人在柱与斗上的瓜瓣设计匠心就完全被掩盖和抹杀了。保国寺大殿复原分析上,不能无视或忽略大殿柱、斗独特的瓜瓣造型特征。
编竹泥墙的薄壁形式,实际上也正是江南宋代以来木构厅堂典型的构造形式和形象。同为江南北宋时期的保圣寺大殿与罗汉院大殿,都证实了这一点。现存江南北宋时期诸多仿木石构,如灵隐寺双塔、闸口白塔以及雪峰探梅塔等,无一例外地均表现为柱间薄壁的形象,证明了江南北宋时期薄壁做法的普遍性。宋构保国寺大殿也不会例外。
如上分析,大殿宋构部分瓜楞柱面分瓣的完整效果,有赖于柱间薄壁的存在。然而清康熙二十三年在宋构四周增扩副阶,并撤去宋构原来的柱间壁墙后,大殿檐柱原初的瓜楞分瓣设计意图,则失去了依托,其独特的分瓣形式反变为一种奇异的柱面形式。乃至后人修缮换柱时,出现了因不理解原初意图,而未延续原初分瓣形式的现象。如大殿宋构部分的西山前柱,根据其柱上栌斗的分瓣形式以及对称东檐柱的分瓣形式,其原初应为角柱面设4瓣的形式,然现状为全柱面8瓣形式,显然此柱的瓜楞分瓣为后世换柱时的加工之误,且此换柱时间,应在清代增扩副阶并撤去宋构檐柱间的壁墙之后。其时工匠对于宋构瓜楞分瓣意图已完全不了解了。
宋构瓜楞柱独特的分瓣形式表现出两个特色,一是上下对应,二是内外区别。“上下对应”指与柱上瓜瓣栌斗分瓣形式的对应;“内外区别”指瓜楞柱面的内圆外瓣的特色。也就是说,大殿瓜楞柱的造型由柱间薄壁而区分内外,其外向为瓜瓣形式,内向为圆面形式,此为其一。瓜楞柱的分瓣形式又因柱位的不同,而有全柱面8瓣、角柱面4瓣、半柱面2瓣之别,此为其二。以宋构瓜楞柱分瓣形式的“内外区别”和“柱位区别”这两个特征为线索,根据其显著的空间指向性,可进一步推证大殿原初的空间围合形式。
四空间围合形式
1空间围合形式分析
根据宋构瓜楞柱分瓣形式的“内外区别”和“柱位区别”这两个特征为线索,分析推证大殿原初的空间围合形式如下。
根据上节柱墙交接关系的分析,大殿瓜楞柱的三种分瓣形式,即全柱面8瓣、角柱面(3/4柱面)4瓣和半柱面(1/2柱面)2瓣这三种形式,相应于薄壁的关系,分别为独立柱、角接柱与平接柱的三种形式,以此现象和规律可推断大殿空间的围合形式。分析比较大殿瓜楞柱的分瓣形式与柱位关系,有如下两点独特之处:
其一,大殿前檐四柱,皆为全瓜楞的独立柱形式。也就是说,前檐四柱既不与壁面交接,也无室内外柱面之区分;
其二,大殿东西两山前柱的瓜楞分瓣形式,与后檐角柱相同。也就是说,东西两山前柱在大殿空间围合的位置上,呈角柱的性质。
上述两点相应于柱位的分瓣特征,在对应栌斗形式上,也都有相同对应的表现。栌斗分瓣形式也佐证了现状瓜楞柱分瓣形式的宋式特征,可作为分析空间围合形式的依据。
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归纳大殿16根瓜楞柱形式与空间围合形式的关系如下(图9):
独立柱为全瓜瓣形式,包括四前檐柱与四内柱,计8柱;角接柱为四瓣形式,包括后檐东西角柱与东西两山前柱,计4柱;平接柱为两瓣形式,包括后檐两平柱与东西两山后柱,计4柱。
图9大殿柱形与柱位平面缩略示意
保国寺大殿在柱及栌斗的造型上,强调外观面的重要性,统一为装饰性的瓜瓣形式,而柱内面则为平素的圆面形式。因此,与壁面交接的檐柱造型,皆表现为“外瓣内圆”的形式特征,柱上瓜瓣栌斗造型亦对应相同,从而整体造型协调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区分内外的造型特征,在大殿清代增扩的副阶柱础上仍见,即表现为外繁内简的形式(图10),应是北宋以来传承的地域做法。
图10大殿副阶前檐心间东平柱柱础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大殿宋代的空间围合形式,整体上为前部三椽开放为敞廊空间、后部五椽围合成殿内空间的形式,大殿正门入口位于前内柱分位(图11,图12)。
图11大殿复原平面图
图12大殿复原剖面图
2前廊开敞的空间形式
关于宋构大殿前廊开敞的辅证还有如下五条:
(1)大殿前内柱分位上的东西两次间扶壁栱的南北两面为异形做法,正面(南面)为“单栱素枋+单栱素枋”形式,背面(北面)为丁乳栿形式,丁乳栿下抹平作整面重栱眼壁(图13)。这表明原初前内柱分位应是大殿空间围合的内外界面,这亦成为宋构大殿前廊开敞之明证。
图13大殿前内柱分位东次间扶壁栱两面异型做法
(2)大殿栱眼壁的设置与柱间薄壁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二者对于大殿空间的围合形式也是相同一致的。大殿宋代原初栱眼壁的设置并非现状扶壁栱全部开敞空透的形式,大殿后五椽空间的四面扶壁栱应皆为栱眼壁封闭形式,其构造为编竹泥墙的薄壁形式。大殿现状扶壁栱处所留存的一些栱眼壁残痕,其位置都在后五椽殿内空间的四面扶壁栱上,尤其是前内柱缝上的栱眼壁残痕更具空间指向的意义(图14),证明了宋构前廊开敞的空间特点。
图14大殿前内柱心间扶壁栱栱眼壁
大殿后五椽空间封闭栱眼壁做法,有如下相应残存和痕迹可作证明:其一,大殿现状扶壁栱处的编竹泥墙的栱眼壁残存;其二,扶壁栱处的栱背压痕:其三,前内柱缝以北的三面牛脊槫下替木通枋所刻人字交手栱头,中间留平段,以便于栱眼壁设置(图15)。这一现象表明,前内柱缝以北的东、西、北三面檐柱缝扶壁栱处,都是封闭栱眼壁形式。
图15大殿扶壁栱替木交手栱头平段(西山下平槫分位)
(3)大殿两前内柱间所设楣额,正与檐柱重楣之上楣平齐交圈,其功能应为门额。此现象表明原初殿门设于前内柱分位,其前的三椽空间开敞。作为对比,前檐柱间因有月梁式阑额及蝉肚绰幕的设置,反不适于设置门窗。
(4)前进间的三面阑额做法,改统一的重楣形式为特殊的月梁形式,是为前廊作为独立空间的形式特征。而后五椽空间的四面柱头阑额,则以重楣形式周圈围合,显示了后五椽空间作为殿内独立围合空间的形式特点。
(5)前三椽空间与后五椽空间的对比显著。前三椽空间设平棊藻井,空间低矮;后五椽空间彻上露明,空间高敞。二者分属佛殿空间的不同区域,恰如福州华林寺大殿开敞前廊与殿内空间分隔的形式。
前廊开敞是唐宋时期佛殿多见的形式。如北方唐代佛光寺大殿、奈良时代唐招提寺金堂,华南则有北宋华林寺大殿及元妙观三清殿等,都是前廊开敞的遗存实例。甚至江南其他宋元方三间遗构,如保圣寺大殿、延福寺大殿,原初或也存在着前廊开敞的可能,而保国寺大殿则是这一传统的早期之例。
3空间形态的解读
(1)整体空间形式
大殿三间八椽的整体空间形式,以前内柱缝为分界,前后分作敞廊与殿内两个空间。前内柱分位心间设前门,连接前廊与殿内两个空间的功能。
前廊三椽为开敞的礼佛空间,上设平棊藻井;后部五椽为封闭的殿内空间,彻上露明,空间高敞,是以佛像为中心的空间。殿内空间依间架分隔又可分作两部分,即四内柱的核心空间与三面环绕的行佛空间。位居中心的四内柱方间,进深三椽,设佛坛佛像,为佛的空间。其迎面为高大庄严的前内柱扶壁栱照壁,后倚后内柱佛屏背版;四内柱核心空间的东、西、北三面,环绕稍低的两椽空间。
佛殿的空间形式特征,在于其空间关系与主次秩序。因礼佛仪式而产生的空间领域特色,影响和左右着佛殿的空间形式。前廊开敞可视作早期佛殿空间形式的一个重要特色,保国寺大殿前敞后闭的空间形式,显然还保留着早期将礼佛空间分出和区分在外的特点,且大殿以独特的构架形式对应与满足这种空间秩序的要求。保国寺大殿空间构成上,以四内柱方间为核心的意识,显著而突出。
(2)殿内空间形式
后五椽殿内空间是大殿空间的主体,相对于前廊礼佛空间,表现为封闭的佛域空间,其空间特色与内部庄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点:其一,四内柱核心空间与三面环绕的两椽披厦空间的对比;其二,佛像迎面前内柱扶壁栱照壁的造型处理,这是殿内造型设计的焦点,其无论在尺度还是形式上,皆颇具匠心;其三,周圈栱眼壁的处理与做法,其既是殿内空间的围合,又可能是殿内壁画所在。前内柱分位上的三间扶壁栱,应都设有栱眼壁,以封闭殿内空间,其东西两次间扶壁栱的两面异形做法,不仅是显示了作为空间分隔界面的特征,而且也提示了内面栱眼壁上壁画存在的可能。封闭的后五椽殿内空间,栱眼壁壁画装饰很可能是一个特色。大殿现状仍残存有诸多彩绘痕迹,虽未必是宋绘,但有可能是宋代彩绘特色的传承。
殿内空间尺度的设计,有可能考虑了视线的因素。如前内柱间扶壁栱的装饰造型及其高大尺度,与佛像之间具有照壁对应的关联;而前内柱分位柱间门额,取单楣而非重楣形式,此应是为了保证由前廊礼佛有足够的视线角度。若作重楣,则遮挡礼佛视线(图16)。
图16大殿前廊位置视线分析
以上通过文献分析,并以历史痕迹为线索,分析复原了大殿宋代初建时的平面与空间形式以及其性质和特点。概括而言,保国寺大殿整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为前后两部分空间的划分,并基于前后两个空间不同的性质与功能,通过厅堂间架结构的配置,营造出相应的空间形式和意向,即大殿前三架开敞为前廊礼佛空间,后五架封闭为殿内佛像空间。这一空间形式是佛殿的早期形式,而保国寺大殿的特点在于,其以前廊三架的形式以及藻井的装饰,强调前廊礼佛空间的重要性。
保国寺大殿在空间设置上,不仅通过“3-3-2”间架配置,拓展了前部礼佛空间,同时更以平棊藻井装饰,塑造礼佛空间的形象与氛围。礼佛空间的重要性在保国寺大殿上得到极大的强化,而这种调整间架和藻井装饰的强化方式,应是江南佛殿所独有的形式。
礼佛空间与佛域空间的独立和分离,是早期佛殿空间形式的最大特征。早期佛殿内部是佛的单一空间,礼佛及法事多是在殿外前庭和回廊进行。唐宋以后,礼佛空间逐渐开始移入佛殿,在佛殿整体构架中,与佛域空间形成前后并置的关系。其初始阶段表现为以开敞前廊为礼佛空间的形式,并借前庭与回廊延伸礼佛空间。北方的佛光寺大殿、晋祠圣母殿、日本唐招提寺金堂,以及南方的保国寺大殿、华林寺大殿等,都正处于这一阶段形式。佛殿前廊开敞作为唐宋时期流行的做法,大致在宋代以后逐渐消失,礼佛空间被完全包入殿内。
礼佛空间的形成、拓展和变化,是唐宋佛殿形制发展上重要的动因和主线。而保国寺大殿代表了宋代江南礼佛空间的特点及其与厅堂构架的关联。
大殿厦两头做法
一厦两头构架现状
保国寺大殿自宋至今已历千年,其间经历代修缮改造,现状较原初形态有不少的改变,甚至影响至宋构主体构架形式的完整性,厦两头构架形式的改变即是其一。
唐宋“厦”指坡屋面、披厦,“厦两头”指两山披厦形式,即清代歇山的唐宋称。厦两头做法是厅堂构架中最复杂多变的部分,包括转角及厦架的做法与形式,且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性特征。
保国寺宋构大殿屋顶为单檐厦两头造的形式。其厦两头构架做法上,于东西次间中部下平槫缝上,别立一缝山面梁架,用以支承两山出际。现状山面两厦由檐柱缝向内深一架椽,至下平槫缝止,并以下平槫承厦椽后尾及山面梁架(图17)。大殿现状厦两头构架做法,大致代表了宋以后厦两头的通常形式。北方明清以后,多数歇山做法中,厦椽后尾及山面梁架,改由踩步金构件承托,由此与南方厦两头做法形成相应的区别。
图17大殿现状东厦构架
大殿现状两山构架,虽大致尚存宋式规制,然后世修缮改造亦较明显,如清代于两山出际端头博风处重做山花,改变了宋式山花出际的形象;另外,大殿现状山面梁架、披厦及出际等处,多见构件残损、撤换和改造的现象及痕迹,也就是说,大殿两山构架不仅部分构件已非宋物,而且一些做法也已非宋式原状。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经年历久,不可避免的变形残损和修缮改易,渐渐地改变着原初的形态和面貌,故以千年之后的现状去把握大殿原状,是相当困难的。然历史上历次修缮改易,多少会留下相应的历史痕迹与修缮现象,这成为大殿复原分析的依据和线索。
厦两头作为江南厅堂构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构架形式及做法的复原分析,对于保国寺大殿整体构架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历史痕迹与复原线索
1两山斗栱残件
在勘察大殿两山构架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几处较特殊的构件残痕及修缮改造的历史痕迹。首先是大殿进深中间的东西三椽栿北端头外侧,各有一缝斗栱残件,现状为向南出跳华栱一道,其功能不明,形制奇异,推测应是后世对宋构两厦构架改造后所残留的历史痕迹。此东西两缝斗栱残件,残损程度大致相同,东侧斗栱现状如下图所示(图18,图19);西侧斗栱现状如下图所示(图20,图21)。然而,关于这一斗栱残件和历史痕迹,前人研究皆置之而未作讨论,更不用说深究。
图18大殿东后三椽栿北端外侧斗栱残件
图19大殿东后三椽栿北端外侧斗栱残件大样
图20大殿西后三椽栿北端外侧斗栱残件
图21大殿西后三椽栿北端外侧斗栱残件大样
那么,这一斗栱残件和历史痕迹,到底与宋构原状是何关系?对于宋构复原有何信息与线索的意义?通过大殿山面构架与构造的分析,并联系江南同时期保圣寺大殿,以及元构天宁寺大殿的厦两头做法,推测这一斗栱残件应是大殿原初两山披厦的深两架椽形式,经后世改造为深一架椽的残存痕迹。
两山披厦的深两架椽形式,是早期厦两头做法之古制。其所谓深两架椽的形式,指山面两厦由檐柱缝向内深两架椽,至中平槫缝止;宋以后逐渐演变为深一架椽、止于下平槫缝的形式。南方宋构如北宋华林寺大殿、保圣寺大殿,都表现为厦架深两椽的形式(图22,图23)。且江南直至元构天宁和延福二殿,也仍保持着厦架深两椽的形式。
图22华林寺大殿厦两架形式
图23保圣寺大殿厦两架形式
江南厦两架做法的特色在于,心间两缝三椽栿(或四椽栿)外侧另设承椽枋,承山面两厦深两架椽的上架椽尾,以使得椽尾不直接搭于梁栿上。华林寺大殿、保圣寺大殿及天宁寺大殿皆同此做法。正是保圣、天宁诸殿厦架承椽枋做法这一特色,为保国寺大殿厦两头构架的分析复原,提供了思路和线索。据此我们推测,保国寺大殿进深中间的东西三椽栿北端外侧所见功能不明、形制奇异的一缝斗栱残件,应就是上述分析的厦两架做法的相关构件,用以支托承椽枋。
2厦两架的相关痕迹
基于上述的推测和设想,进一步勘察大殿相应部位的构件特征以及改造痕迹,果然又找到了进一步的相关证据和历史痕迹。具体有以下几点:
(1)相应于北端斗栱残件,大殿东西三椽栿南端柱外侧,也见相应痕迹,即前内柱分位的外檐柱头铺作昂尾端头的凹曲残痕,其当为抵压曲面栱背的痕迹(图24)。也就是说前内柱的外侧也曾有支托承椽枋的丁头栱存在,且栱背压于昂尾上;
图24大殿西前内柱西侧昂尾顶面凹曲痕迹
(2)在东山下平槫上,找到了被淹没遮盖的双面椽椀遗存,即内外两侧都开有椽口的椽椀。这表明了下平槫内侧的上架椽的曾经存在。也就是说,原初山面厦架并非如现状的止于下平槫,下平槫内侧原初设有上架椽,只不过在后世的山面构架改造时被撤去。双面椽椀这一构件和历史痕迹,是宋构大殿两山厦架深两椽的一个直接证据。
大殿两山下平槫上所置双面椽椀,现尚存有东山下平槫上的两处,一处位于东山中进间下平槫上,此前为后世改造的山花板所遮掩(图25),一处位于东山前进间下平槫上,因在草架中,后世改造时未做遮掩(图26)。
图25大殿东山中进间下平榑上残存双面椽椀
图26大殿东山前进间下平榑上残存双面椽椀
(3)大殿两山梁架构件的加工特征,也暗示了大殿厦两架做法的存在。大殿两山的山面梁架构件,其内外两侧的加工特征不同,即外侧为精细加工做法,内侧为粗略的草作加工做法,如栱头垂直截割不作分瓣等;同样,中进间上的心间两缝横架,外侧一面的上部构件,也只作粗略的草作加工,如平梁上蜀柱下部,里侧做鹰嘴形式,外侧素平截切;蜀柱上栌斗,里侧做讹角形式,外侧平直,甚至不做斗欹等。这意味着两山山面梁架的内侧与心间两缝横架上部的外侧,于殿内是视线所不及的,而山面梁架与心间横架之间的空隙,正是所推测厦两架的上架椽的位置所在。构件细部加工的粗略与精细,决定于构件所处位置及其可见与否。而草作加工的部分,则都是遮蔽不可见的。因此,两山构件在特定位置上的草作加工特征,成为推证大殿两山上架椽存在的一个依据,因为正是上架椽的存在,形成了对其上部构架的遮蔽(图27)。
图27大殿西厦架构件加工与视线关系分析
以上由大殿山面斗栱残件以及改造痕迹,引出关于大殿原初厦两头做法的推测和设想,并最终找到宋构山面厦架深两椽做法的相关证据和历史痕迹。以此为基础,可进一步复原分析大殿原初厦两架的构架形式及相应构造节点。
三厦两架的复原及其构造节点
1厦两架形式
根据大殿山面构架的残存构件及历史痕迹,分析复原大殿的厦两架形式,具体有如下几个要点:
(1)承椽枋位置与做法
承托厦两架的上架椽椽尾的通枋为承椽枋,位于贴近三椽栿外侧的柱头第一跳横栱跳头分位,现状西厦架的横栱上,仍存有部分截断的承椽枋后尾残件,由此可推断其位置。承椽枋位置,距三椽栿外皮约30余厘米。承椽枋与三椽栿间这一小段空隙,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上架椽后尾直接搭于作为主梁的三椽栿上,以保证月梁的造型完整。
(2)上架椽坡度
根据现状实测数据分析,大殿檐槫至下平槫的坡度为五举,下平槫至中平槫的坡度为六举,故大殿厦两架的下架椽坡度同为五举,上架椽坡度也应为六举,唯架深变小,即山面下平槫至中平槫分位的架深毫米,
减去承椽枋与三椽栿的距离(中到中毫米),上架椽架深约为毫米。
(3)双面椽椀形式
现状残存的双面椽椀如前图27所示,此残存的双面开口椽椀,不敢说就一定是宋物,因厦两头椽椀,后世有可能修缮更换;但其无疑是宋式,因为厦两架改造为厦一架的时间,应并不遥远,推测就在民国时期,与佛坛上部增设木板卷棚同时。
2构造节点复原
(1)承椽枋交接构造
大殿东西三椽栿北端头外侧现存的斗栱残件,其构造节点的复原,是大殿厦两架形式复原分析的关键。
残存的东西两缝斗栱形式基本相同,仅略有差别。二者皆在后内柱缝上,分别骑三椽栿头向外侧出横栱两跳,并在第一跳栱头上,顺梁身出栱一跳,其栱上所承枋木构件已在改造时被撤掉或截去。现状西侧栱上,仍残存有带截痕的枋木;而现状东侧栱上,仍存有撤掉枋木后残存的交接卯口,并在卯口处,填塞上一个齐心斗(与大殿原斗栱材质不同的新料),用以遮挡卯口空洞残痕。如上文复原分析,东西两侧栱上被截去及撤掉的枋木,正是承托两厦上架椽尾的承椽枋(图28,图29)。
图28大殿西厦架的承椽枋位置与做法
图29大殿东厦架的承椽枋位置与做法
以上讨论的东西三椽栿北端所存斗栱残件,是承椽枋的北端支点,东西三椽栿南端理应也存有相应痕迹,以作为承椽枋的南端支点。现状南端前内柱上,相应的斗栱残件虽已不存,然也并非毫无痕迹,我们在抵于前内柱外侧的外檐铺作昂尾端头,发现了与栱背交接的曲面痕迹,足以证明原先存在过与北端对应的出栱做法(图30)。
图30大殿西前内柱分位承椽枋构造做法复原分析
分析至此,大殿后内柱分位上现状残存的两缝斗栱,原初的功能与形式已基本清晰。前后内柱分位承椽枋的构造节点复原如下图所示(图31)。
图31大殿西头厦两架形式及构造节点复原
江南宋元厦两头做法,其厦椽后尾一般都不搭在梁栿主构件上,而是在梁栿外侧另添设承椽枋。保国寺大殿厦两头的承椽枋构造做法,正是这一传统的早期实例(图32,图33)。元构则见有金华天宁寺大殿之例,其承上架椽的承椽枋贴附三椽栿主梁,承椽枋两端构造较保国寺大殿简化,其北端直接置于伸出的中平槫上,南端由斗栱承托(图34)。两山承椽枋做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月梁上直接凿刻椽椀,以保持月梁造型的完整。
图32大殿复原仰视平面
图33大殿复原心间纵剖面
图34天宁寺大殿厦两架承椽枋做法
保国寺大殿厦两头构架上的承椽枋做法,北方宋、辽、金遗构上亦多见,如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太原晋祠献殿及朔州崇福寺弥陀殿等,都有此承椽枋构造做法。其实质也就是将歇山构架的承架与承椽的功能分作两个构件,在边缝横架主梁外侧,别设承椽枋以承厦椽(图35)。
图35晋祠献殿两厦承椽枋做法
(2)从厦两架到厦一架的改造
如上分析,保国寺大殿的厦两头构架形式,经历了一个从厦两架到厦一架的改造和变化。这是后世对保国寺大殿宋构原状的一个较大改变,即后世撤除了大殿宋构原初厦两架中的上一架,使得原初的厦两架形式消失殆尽。
那么是何时改造的?又是为何改造的呢?通过对大殿现状的勘察分析,我们注意到大殿的中进间上部,现状有后世所张的薄板卷棚,与厦两头构架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关联和交集。原厦两架的上一架空间,现状为卷棚所占。故大殿厦两头构架的改造,很可能就是因此卷棚之加设而起。
大殿薄板卷棚的做法,应为近代的形式,材料也较新,且在构造上,采用铁钉固定的方式,故推测其加设时间距今不远。至于加设卷棚的原因,民间传说是因为大殿主尊无量寿佛,故以卷棚遮去大殿上部梁架,取“无梁”谐音“无量”之意。
基于以上的推析,大殿厦两架的改造时间并不遥远,应就在卷棚加设之时,推测约为民国时期。
在厦两架的改造上,延福寺大殿与保国寺大殿甚似。延福寺大殿原初两山构架也为厦两架的形式,现代修缮时改作厦一架形式。
3关联性与整体性
保国寺大殿的复原厦两架形式,与大殿整体构架之间,具有充分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保国寺大殿构架构成上的两架现象应作为一个关联整体看待。也就是说,大殿厦两架做法,与柱头铺作下昂长两架以及角梁转过两架,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构成,三者表现了南方早期构架的构成特征。
再从大殿整体构架与空间形式的角度分析厦两架做法,大殿东、西两山构架与后檐构架,在整体构架构成上,是围绕四内柱中心主架的三面辅架,且三面辅架的构成,无论在构架形式上,还是空间形式上,都是相同的构架单元,即以四内柱主架为核心,东、西、北三面围合的两椽构架及相应的空间形式。而大殿两山厦两架形式的复原,正还原了宋构大殿在构架形制与空间形式上的整体性特征。
4厦两头做法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厦两架做法是江南厅堂宋元以来的传统,自北宋保国寺大殿和保圣寺大殿以来,江南直至元构天宁寺大殿和延福寺大殿,皆为厦两架形式。然同时厦两头做法也逐渐向厦一架演变,现存真如寺大殿及轩辕宫正殿,皆已是厦一架做法。北方早期遗构中也见厦两架做法。在歇山转角的椽架关系上,无论南北,都是由两椽退至一椽的。
相对于南方宋元时期厅堂厦两架的特色,北方宋代中期以后,歇山通常以厦一架做法为主要形式,两山披厦至下平槫止,与山面梁架处于同一缝上。而保国寺大殿的厦两架做法,山面披厦向内越过位于下平槫缝的山面梁架,直抵内柱横架。在空间形式上,其厦两架实际上是厦一间,即大殿梢间空间是一完整的披厦空间。
从厦两架到厦一架,代表了歇山构架的总体演化趋势,且这种演变因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显得错综复杂。以地域的视角来看,南北演化并不同步,南方显著滞后于北方。北方同期宋金遗构,虽也存有少数厦两架做法,然相较于保国寺大殿,北方无论是六架椽屋还是八架椽屋上,皆已不存别立山面梁架与厦两架做法并存的歇山构架做法。因而,厦两架古制的遗存,反成南方厦两头做法的一个地域特色。
概而言之,厅堂厦两头造的厦两架做法,以时代性而言,是厦两头造的早期形式;以地域性而言,则表现为江南遗存古制的地域特色。
歇山做法上的角梁转过两椽与转过一椽之别,以及厦两架与厦一架之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歇山做法时代与地域的特色。保国寺大殿厦两头做法的性质和特色,只有置于歇山做法发展的南北整体大背景中,才有其比较的意义和相对的定位。
以上关于保国寺大殿厦两头线索的复原分析,对于真实、完整地认识保国寺大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张十庆,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