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中国历史西夏艺术

来源:晋祠 时间:2024/11/1

小编今天带大家畅游历史的海洋,探索过往的事件奥妙噢!西夏的绘画艺术颇有成就,尤其是佛教绘画比较突出。石窟壁画以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内容最丰富,风格上也很有特点。壁画以佛像、佛说法图,经变图、菩萨像为主。早期壁画受北宋的影响,具有写实风格。中期以后,在学习宋代艺术成就和吸收回鹘壁画风格的同时,逐渐发展成具有本民族风格和特征的壁画艺术。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观音”壁画十分精美。整幅图画以完整的构图,细腻的手笔,表现出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画技,继承了中原山水画的传统,是宋、元时期的壁画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榆林窟第3窟的普贤变图,其画面中的山峦达到了山巅高远、山后深远、远山平远的“三远”效果,布局十分精美,融山水画于佛教绘画中。同时,在第3窟内室东壁画中,还有一些反映生产、生活情景的画面,学术价值很高。如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图就是一幅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时代特点的佛教绘画,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精品。莫高窟和榆林窟的西夏壁画,不仅集中反映出当时佛教绘画艺术水平和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也反映出西夏佛教壁画是吸收了宋、回鹘、吐蕃艺术这一特点。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西夏的画师已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目前知道姓名的唯一一位,就是记载在榆林第19窟甬道北壁的汉文题记上的高崇德。

雕塑是西夏佛教艺术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彩塑,在密南莫高窟和榆林窟中,共保存下来三十余尊。这些彩塑有浓重的唐代遗风,也受宋塑的深刻影响。彩塑的形象多为修眉细眼、鼻梁与额齐平,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附近一个古庙遗址中,出土了一批西夏彩塑,庙内靠西、北、南壁各有大型塑像五躯。其身材比例适名度,造型优美,神态自然,形象生动,衣冠秀美,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家就,是西夏佛教彩塑艺术的瑰宝。这批彩塑可与差不多同时代的、举世闻文。

丛名的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四十四个宫女相媲美。甘州卧佛寺内的大卧佛,木胎泥塑、金装彩绘,身长34.5米,肩宽7.5米仪态庄严,偃卧于殿堂中,头枕右手,左手附于身侧,是典型的涅槃佛像,是西夏塑像中的一大杰作。在夏王陵区出土的铜牛、石马,体形庞大,粗犷质朴,神态自然,形象逼真。王陵碑亭遗址发现的石雕人像,造型奇特,线条粗壮,面部和肢体都突出地表现出强烈的力感。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的碑铭四周有线刻卷草纹,碑额两侧各刻一身伎乐菩萨,作对舞的姿态,体态轻盈,飘带随风摆动,潇洒自如,表现了高超的石刻技巧。

在西夏8号陵发现的竹雕,器表上雕有庭院、松树、假山、花卉、人物,构思严谨,设计精巧,图案优美,雕刻流畅,实为竹雕中罕见的佳作。甘肃武威林场西夏墓出土的木缘塔,通高76厘米,由座、身、顶、刹四部分组成,座四级,平面呈八角形。整个塔制作精巧,组合细密,造型稳重,是难得的木制佛教艺术珍品。西夏铸造的金、铜佛像,神态端庄逼真,制作精巧,反映当时金器制作的工艺已具有很高水平。

西夏的佛经一般用汉文和西夏文抄写、铭刻,两种文字的佛经都有书法艺术佳作传世,用汉文抄写的有,黑水城遗址出土的大安十年(年)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是极工整的楷书,字体兼有颜、柳二体,平整稳重,有颜筋柳骨之称。乾祐十五年(年)刻印的《佛说金轮佛顶大威德炽盛光如来陀罗尼经》等为精良的楷书。乾祐二十年(年)刻印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笔致圆润遒劲,外柔内刚。天赐礼盛国庆五年(年)刻印的《夹颂心经》,楷书中带有行体,粗犷有力,笔意自如。

天庆七年(年)刻印的《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书写自然,遒劲有力。皇建元年(年)刻印的《般若心经》,运笔随意,变化自如,流利雅致。用西夏文抄写的有《妙法莲华经》南文为小字楷书;《佛说宝雨经》为墨书小楷刻本《慈悲道场忏法》字体凝重浑厚,古朴有力;《金光明最胜王经》为楷书,字体工整隽秀;《六祖坛学术经》为草书,笔画活泼自如,堪称书法艺术之精品。

人早期使用的乐器仅有琵琶、箫、笛等,以击缶为节。元昊建立名西夏政权后,对唐、宋的缛节繁音曾经大加改革,力图恢复党项民族朴实文无华的音乐。仁宗在位时,命乐官李元儒采用宋朝乐书,参照本民族之情丛况,于人庆五年(年)编撰了一套新乐书,赐名《新律》,把西夏音乐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朝廷内部设蕃、汉乐人院,是专门从事音乐的机构。从黑水城出土的《刘知远诸宫调》的戏曲残本,可以知道当时金国的唐宋诸宫调已在西夏流行。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各位看官大大,都看到这了,麻烦给小编点个大大的赞呗!!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