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介绍 >> 正文 >> 正文

唯一见证中华文明三千年堪称中国第一国宝

来源:晋祠 时间:2023/11/24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https://m.39.net/pf/a_7465523.html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一脉相承的古老文明。在神州大地上,有数百座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些历史古城中,龙城太原是一个最特殊的存在。因为太原拥有全国跨越朝代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地面历史遗存。还是中国罕见的把多数地方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使用古法,建成传统风格建筑的城市。

集中体现这一切的,就是见证了无数烽烟炮火、也见证了太多王朝兴衰更替,跨越三千年的皇家园林——晋祠。

华清池、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公园等是人们所熟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则是清代建筑,历史最长不过三百多年;北海公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朝,现存的历史遗存,基本为明清建筑,最长的历史不过五六百年;华清池现存最早的历史遗存为盛唐时期的几个汤池遗址和一株传说为杨贵妃手植的石榴树,历史大约一千二百多年。

上迄西周,下至改革开放的历史遗存

三千年,西周,周柏

晋祠最早的历史遗存为两株周代柏树,一株名为“齐年柏”,另一株名为“长龄柏”。树龄已经有约三千年。目前中国已发现且经科学检测确定了三株树龄最长的柏树,晋祠周柏即为其二。

二千五百年,东周,智伯渠

周平王东迁后中国进入了东周时代。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是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标志着中国由奴隶制生产社会进入地主制生产社会。三家分晋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就发生在太原,而且在晋祠留下了一处历史遗迹——智伯渠。

公元前年,智伯瑶联合韩康子、魏桓子攻打赵氏根据地晋阳城。久攻不下,遂想通过挖渠引晋水灌淹晋阳城。结果被赵襄子设计联合韩康子、魏桓子反淹智氏大营。智氏灭亡,之后赵魏韩三家分晋。战事平息后,当地百姓发现智伯挖的这条渠用来灌溉农田非常好,于是,人们就把它保留下来,并不断的修浚,同时还给赋予了名字——智伯渠。智伯渠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坝引水灌溉设施,比都江堰还要早约年。

二千年,汉朝,晋文公祠

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中国由分裂的春秋战国时期进入秦汉大一统时期。晋祠之外的晋文公祠是典型的汉代高台建筑,晋文公祠前是汉朝最为兴盛的建筑二出阙和百戏楼。

由于历史的久远,汉代没有保存到今天的土木建筑。但汉代留下的大量画像石、陶制模型能让今人看到汉代建筑的样子。中国各地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很多,且多为仿明清建筑,仿汉建筑非常稀有。按古法修建的土木结构汉代风格建筑更是罕见,几乎没有。晋文公祠是中国极个别的用中国传统建筑手法修建的汉代官式土木建筑,为中国汉代建筑的标杆。

一千五百年,北魏,鱼沼飞梁、《水经注》

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方形荷叶鱼沼的古桥建筑。下为方形的鱼沼,沼上为十字形桥。为国家第一批国家一级文物。经考证,飞梁中有34根石柱及柱础造型为北朝风格,其它部分则具有宋代建筑特点。由此可知,这座被人传颂的十字桥北魏时已建成,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古代桥梁中,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仅晋祠“鱼沼飞梁”一座实物遗存,即使放眼世界,也是惟一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古十字形桥。难怪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赞叹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山海经》曰:县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水侧有凉堂。结飞梁於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这是史籍文献对晋祠最早的记载。且特征与今之晋祠相同。证明虽然今天晋祠的主要建筑为宋代所建,但其布局并未改变。

一千四百年,隋朝,隋槐

晋祠有隋槐两棵:一棵位于昊天神祠、关帝庙院内。此树树干奇古,荫蔽庭际,是晋祠内古槐中最古老且生长最繁茂的一棵。另一棵位于智伯渠旁、会仙桥东,树干大而矮,叶亦繁茂,上蔽日光,下覆清泉。

一千四百年到一千三百年,唐朝,唐碑、唐槐、唐柏、“挂甲松”、华严石经

唐碑即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现存晋祠贞观宝翰亭内。晋祠之铭并序是中国最早的行书碑,其艺术价值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中间额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属飞白体,李世民以飞白体所书的碑额,传世者仅此九字。碑阴有长孙无忌等七大臣的署名。

晋祠的南部是奉圣寺,奉圣寺原为初唐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后奏请唐高祖李渊舍宅为寺。是坐西朝东的两进院落。

奉圣寺前院山门内南侧,有唐代枯松一棵,相传尉迟敬德常将铠甲挂于树上,故将此树称为“挂甲松”。在前院的南北两廊内耸立着唐译石刻8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64幢,字为小楷,遒劲舒展,属初唐上乘书法,均为佛学经文研究及书法艺术的珍品。

奉圣寺大殿前有一株植于唐初的柏树,其有9个主枝,因此又称“九龙柏”,柯若青铜,根似坚石,霜皮溜雨,黛色参天。

晋祠内还植有唐槐数棵:一棵在老君洞前,枝干呈斜状,如一老者,主干一半有皮,一半有瘿,枝叶多俯垂,形象十分有趣。一棵在胜瀛楼西,遮同乐亭之半,众鸟巢于树上,错杂枝叶中,又名鹊巢槐。水镜台东南隅有两棵,东北隅一棵,或根枝盘峙,或宛若盆景,或蟠势如蛟。粗的树围达5米多,最细的亦有3米多。

一千年,宋代,圣母殿、铁狮子、金人台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位于中轴线的最后,背靠悬瓮山,面向鱼沼飞梁,即为《水经注》所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圣母殿所祀何人乃晋祠之谜。可以确定的是其形象为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圣母殿中圣母、侍女、侍者塑像为北宋宫廷生活的真实场景。至于明末清初的学者阎若璩提出的圣母为周武王之妻邑姜乃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

圣母殿前是鱼沼飞梁,鱼沼飞梁之前是献殿,殿西月台上有一对铁狮,神态勇猛,造型生动。铸于北宋政和八年(年),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铁铸狮子。

献殿前门是金人台。台上有四尊全身金甲铁铸武士像,这就是的晋祠铁人。这四尊铁人像,分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角相对而立。其中有三尊均系宋代铸造,唯东北角一尊是民国2年(年)铸造。宋朝所铸三尊铁人历经多年风雨,仍然明光锃亮,威风凛凛,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

金朝,八百五十年,献殿

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年),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梁架很有特点,只在四椽栿上架一层平梁,简单省料,轻巧坚固。四周槛墙,上置棂栅,雄壮敞亮。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年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元朝,七百年,景清门、唐叔虞祠正殿、元代乐伎塑像

景清门,原为晋祠大门,紧依堡墙而置,元代建,后原样移于奉圣寺,结架精炼,构造整饬,与芮城永乐宫无极门同为全国稀有之元代门庑实例。

唐叔虞祠正殿,元初建,开始曾为叔虞祠寝宫,清乾隆间移正殿于此,殿宇规模宏敞,殿内空间开阔,梁架用材尤为经济,其断面尚及不及清代官式建筑的三分之一,历经七百多年岁月安然无恙,其结架之巧妙,力学之纯熟,是很值宏扬和赞许的!

在唐叔虞祠享堂里,陈列着一组元代乐伎塑像,14位乐伎分两边排列,一边为管弦乐,一边为打击乐,手中持有笛子、三弦、琵琶、笙、拨等不同乐器。元代泥塑乐伎实物全国仅此独有。

明清,六百年到二百年,明清建筑遗存太多,不详述。

如明万历四年的对越坊;明清合体的水镜台(戏台分前后两部,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明正德六年的苗裔堂;明嘉靖时建的白鹤亭;等等,有数十处。

民国,一百年

民国六年(年),建洗耳洞和真趣亭。民国十九年(年),建石舫“不系舟”。

共和国,

年,重建锁虹桥;年,重建望川亭;年,在奉圣寺原址重建新迁建筑。

回望晋祠——那远去的历史

两千五百年前,赵魏韩三家在此灭智氏,之后三家分晋,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一千四百年前,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此祭拜唐叔虞后起兵反隋、直入长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大唐王朝;

一千年前,宋朝刘太后授意在此为自己及侍从塑像,留下了中国最早的宫廷生活场景;

。。。。。。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