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延续的时间”——绢本水墨作品展于年3月18日至2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顺利举办,此次展览中呈现出了马俊两年来精心创作的三十三幅绢本水墨作品。艺术家以青松、古建、舟船等为主要创作题材,精致细腻的表现技巧和沉静悠远的绘画风格博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展览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黄华三先生担任策展人。闭幕酒会于3月23日下午3点30分举行并圆满闭幕。
马俊,黎明将至-2,26cm×49cm,绢本水墨,年
马俊,黎明将至-2,26cm×49cm,绢本水墨,年
延续的时间
策展人:黄华三
绘画的生命倚仗观者的默契共鸣而延续。马俊的水墨作品从视觉上将我们与熟悉的景观联系在一起:清澈莹然的黎明与黄昏,弥漫其间的光影与云烟、美丽的楼台、精致的亭阁、萧寒的孤松、颓垣的古塔、普通人的居所。尽管这些水墨画并不完全是中国传统式的表达,然而它们所具有的感情和对古代绘画的借鉴与参照,不管它们隐藏得如何深沉,依然赋予了马俊作品强烈的传统特征和力量。
马俊,晨光微透,26cm×48cm,绢本水墨,年
马俊在近年的研习过程中一直很讲究“慢”,慢本身其实并不是无所为,而是需要先沉淀下来思考,再有动作。一方面他的水墨创作向往中国古代绘画精致化的传统,期望能够给当代水墨注入宋元的品格与气质,而另一方面,他同时聚焦当下的社会生活与自身生活经验所带来的感受,试图在实践中重新定位当代水墨的形式、空间与时间观念。通过在丝绢之上极为精微的水墨描绘,马俊记录了眼前固定景象的时间变换与光影转换,并用多幅系列的表现形式形成具有时间的长度以及意味深长的组合与排列,营造出一种有意义的秩序,逐步将观者带入他所创造的环境与氛围之中。
毋庸置疑,仅凭马俊这些“尽精微”且连续不断的画面所呈现的视觉魅力,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其中的价值与文化意义。这个展览不仅可以改变我们从前观看水墨的习惯方式,还可以让我们在欣赏马俊引人入胜的水墨技巧时,有机会重新定义时间与生命的意义。其实,这一切正是视觉艺术之所以打动人心的原因。
马俊的画能让人一下子静下来。《老楼》呈现的是校园里的旧楼房,每天路过,却很少细致地观察过,更难以想象这样细腻的工笔描摹与水墨的温软染印需要什么样的心境。近乎禅修。自行车系列很当代,旧物中有故事,有生命的一截,更有历史匆匆的剪影。当代生活图景用传统的笔法展现出来,达到在生活中静观生活的效果,似有我之境;晋祠《鼓楼》与《马》的系列则与古代文人画的意境一脉相承。玄远的意境烘托出祠堂的庄严,云雾松枝衬托出马的静穆,又有很多画外之意让人品味,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水墨黑白,阴阳变幻,在躁动的时代,马俊的作品稳稳地扎根在传统笔法与意境上而超越了各种刻意,让人心安,似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实无我,而生活自显;无我之境实有我,而生命自得。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林光华/文
马俊,孤舟唱晚,33cm×93cm,绢本水墨,年
马俊,江畔夜泊,33cm×93cm,绢本水墨,年
马俊,梦泛寒江,30cm×90cm,绢本水墨,年
马俊,松溪泛舟,33cm×93cm,绢本水墨,年
马俊,幽夜逸光,29cm×cm,绢本水墨,年
马俊,长林萧萧,25cm×cm,绢本水墨,年
艺术家简介:
马俊
年出生于河北省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同年保送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华三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