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介绍 >> 正文 >> 正文

晋祠王家大院惊艳了时空,人生当去一次

来源:晋祠 时间:2023/5/27

作者|寒江雪

(一)皇家园林——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晋祠有三匾、三绝、三宝。

三匾是:水镜台、对越、难老。

三绝:周柏、宋代彩塑、难老泉。

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因时间关系我们只是走马观花的跟随导游,边听讲解,边拍照。

晋祠它既是晋国宗祠,同时又是一座大型的皇家祭祀园林。有宗祠的庄重肃穆的气氛,又有园林的清幽恬静气息。

晋祠布局的形成受到儒释道的影响,南北朝以后,佛教的庙宇开始拥入晋祠,道教的殿堂也依祠而建,并在明清两代达到高峰,形成儒释道共处一祠的格局。

晋祠是中国最早的祠庙建筑群,不仅是美轮美奂的园林,也是意蕴深厚的文化博物馆。

进入晋祠很难看到晋祠的全景,虽说晋祠的中轴线在平面图上很清晰,但在行进的过程当中,却很难看到全貌,只有通过行走全程将全貌记忆在脑中,才会对晋祠的全景有一认识。

晋祠是一册“长卷式”的历史画册,了解晋祠既要了解它的历史典故,还要了解它的建筑布局。是集历史,建筑、艺术、美学、文学、风水学于一集的综合体。它是一本深奥的大书,需要我们一页一页用心的去品读。

大凡古寺古庙大都古木参天,晋祠里的古柏古槐亦如此,苍郁古朴,独具一格。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就是让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二)建筑艺术博物馆——王家大院

提起山西旅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五台山。山西不仅名山古刹众多,而且大院也多。比较有名气的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等。晋陕行我们选择的是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有“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之称。

现在向游人开放的是红门堡、高家崖堡及王氏宗祠三组建筑群。

国际知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先生参观王家大院后曾感叹“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由此可见王家大院的气势是何等的磅礴、恢宏、有气魄!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无论你走到哪里,一庭一院,一砖一瓦,一石一柱都精雕细琢,极尽精致,奢华。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让人叹为观止!

据王家史料记载,当年王家在修建红门堡、高家崖堡、西堡子、东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时,分别以“龙、凤、虎、龟、麟”五种灵瑞之象建造,以图迎合天机。即红门堡居中“龙”,高家崖堡居东为“凤”,西堡子居西为“虎”。三者横卧高坡,一线排开,态势威壮,盛气十足。东南堡为“龟”,下南堡为“麟”,二者辟邪示祥,富有稳家固业传世之喻意。今天人们所参观游览的红门堡和高家崖堡,可取意为“龙凤呈祥”或“龙游凤翔”。

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这也是我们此行不选乔家大院而选王家大院的最为重要的理由之一。

图文:寒江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