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一次从武宿机场登机离开太原,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太原了。
记得第一次来太原,让我对这座城市心生喜欢的是公交车的报站声,这是我在所有到过的城市公交里最温馨独特的报站声。
本来路上就在攻略里订好了先去必须打卡的晋祠,但是坐上1路公交后,听着位于车厢中间的检票阿姨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介绍着公交站点及其附近的文化特色时,我就改了主意一直做到了终点站(下元站),这不是免费的城市观光加讲解吗!
我不知道这条1路迎来送往了多少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喜欢上这独特的报站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迎泽大街绝对是太原这座城市发展的有力见证者和亲历者,而它也承载了几十代龙城人的光辉岁月。
1路公交车因线路贯穿迎泽大街,横跨汾河。而太原这座城市的市区就是由这条东西向的迎泽大街和南北向的汾河铺展建设而成的。毫不夸张地说这一街一河就是龙城的灵魂所在。
在1路公交上观光迎泽大街
1路公交也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并州第一车”,顺着迎泽大街有在明太原府城承恩门的故址上建立的五一广场、有接待过周恩来、邓小平、刘云山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并州饭店、有通向被称为中国十大商业街之一的柳巷的青年路口、有被俗称大南门的太原第一门——迎泽门、有目前国内过河城市桥梁中最宽的迎泽大桥、有山西省唯一的工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有太原河西地区中心商贸区的千峰路和终点站。
第二天,从迎泽大街的晋祠路口一路向西南就到了向往已久的晋祠,晋祠外面是非常优美的晋祠公园。晋祠公园很大但免费,晋祠收费但一定要一游。晋祠大门为单檐歇山顶宫门式建筑,正中檐下挂牌匾,题“晋祠”二字飘洒隽逸,为陈毅元帅年题写。公园位于晋祠古建筑门前的开阔地上,东对碧水莲塘,西靠晋祠古建筑。正好遇着太原的雨天,我打着伞漫步在公园中,整个公园内绿树成荫,湖水环绕、湖边倒影依依,亭、阁、楼、榭、奇石点缀其间,再加上绵绵细雨,一片烟雨缥缈的景象。值得一提的是园内中心地带塑“龙兴晋阳”历史群雕(即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勋臣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魏征、李勣、马周等功臣群雕。这个公园融合了北方皇家园林的典雅大气和南方园林的精致优美。景色宜人,不愧有“北国小江南”之称。走过新建的晋祠公园,才能到达真正的晋祠。(但由于天气的原因,且前面游公园花掉许多时间就没来得及进入晋祠,好在这一遗憾在第二次来太原时弥补了,关于晋祠下一次单独介绍)
晋阳龙城“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宋代封建王朝把晋阳叫做“龙城”,他们认为系舟山为“龙角”,龙山、天龙山为“龙尾”,晋阳正当蟠龙的中心,故常有“真龙天子”的出现:北齐的高欢、唐代的李渊、李世民父子、武则天、后唐的李存勖、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知远,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太原市三面环山、一面通阳,形似座椅,再加上帝王辈出,故被视为“龙椅”上的城市。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向北汉发动进攻,宋军冒死登城,昼夜攻击,矢集太原城如猾毛。赵光义费力得城后便认定太原是出真龙天子的“龙城”,惧怕再有人起来与他争天下。因此下令将街巷十字路口悉数改做丁字路口,以求“断了龙脉”。此外,太原市内有一大湖,湖水深而广阔,名曰:龙潭湖。传说栖息蛟龙在此,又有城西北二龙山为故。
沿着汾河见证太原的9座大桥
如果太原是“龙椅”上的城市,那么养育着全城多万人口的汾河就是太原人的“真龙天子”。由于逢上太原的雨季,伴着细雨在河面上打出动人的水花,漫步汾河边上更多了一份悠然曼妙。尽管当年第一次来太原时,汾河公园还没有今天的规模与盛景,但依一点也不影响我对城市桥梁的探索之情。
汤汤汾河,将山西大地分为了河东、河西两大块,省城太原也是如此。最早,汾河两岸并没有桥,百姓往来唯有靠渡船。明代诗人张颐的《汾河晚渡》诗正是描绘当年的汾河渡口胜景,汾河晚渡也称为古晋阳八景之一。
《汾河晚渡》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
中流轧轧橹声轻,沙际纷纷雁行起。
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
楼红萧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随着年在汾河上建设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迎泽大桥的前身)开始,逐渐有了跨河大桥取代来往的船只。一架架桥梁连通了汾河两岸,成为河东、河西的纽带。
迎泽大桥
年“54式”汾河桥退出了舞台,年10月l日,旧桥拆掉,新改建的宽50米的迎泽大桥通车,是国内过河城市桥梁中最宽的桥。迎泽大桥没有特殊的造型,因为它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用(据说当年,每天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市民需要经过这座大桥)。与其他跨河桥梁相比,迎泽大桥的造型可称为“经典款”,魅力不失。走在桥面上,看着两侧浩浩荡荡的汾河之水自桥下流过自有一番把酒迎风的快意。
逆着汾河而上,迎泽桥往北依次是漪汾桥、胜利桥、北中环桥、摄乐桥、太白铁路桥、柴村桥等。
年建成的漪汾桥是太原首座对称双七拱吊桥,在雨中漪汾桥就像在城市中的一道彩虹。
在中国,似乎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条胜利街、八一路,来纪念那段艰苦的斗争岁月。在太原,胜利街上的胜利桥就好像一位抗战英雄般伫立在城市之中,为市民开路。
北中环桥由滨河西路立交、滨河东路立交和北中环桥三部分组成,设计全长米,双向8车道,自西向东依次跨越滨河西路、汾河湿地公园、滨河东路。北中环桥是世界首座反对称五拱反对称五跨非对称斜拉索桥,基于太原龙城文化,以长龙卧波为设计理念,造型新颖别致不愧为为龙腾翔瑞的名称。
顺着汾河而下,迎泽桥往南依次是双塔街管线桥(现在已经不再行车)、南内环桥、长风桥、跻汾桥、南中环桥、祥云桥等。
南内环桥的造型别具一格,比其他桥时尚许多。分布在桥梁两侧的外翘式索塔与一根根斜拉索形成三角形,延伸向远处。
年,连接长风大街的长风大桥成为太原实施南移战略的标志性建筑。长风,远风也。正如杜甫《龙门阁》诗中所写的“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那般浩荡地跨越在城市一隅。
跻汾桥造型为两条纽带,双弧交叉的桥面与连续变化的连接杆件,形成了一个DNA分子的空间结构,蕴含着新旧传承的含义。就是因为它是一座专用人行桥,也是省城首座大跨度景观步行桥,所以叫跻汾桥。跻:登,上升之意。跻汾就是登临汾河“绰约岸桃堤柳近,波万顷,碧琉璃,镜样平”之意。
南中环桥主桥为拱梁组合结构。主桥桥型设计构思源于太原市八景之一的“蒙山晓月”。从桥的两端看,如一只大雁。
位于龙城大街上的祥云桥是太原市南部城区的重要通道之一。远观,桥体呈火炬状造型,近处,桥塔仿佛盛开的花瓣,斜拉索连接着桥体中央与桥塔,条纹的形状给人律动的感觉。由于开工之日恰逢奥运火炬在太原进行传递,因此此桥被命名为“祥云桥”。
一条汾河不仅是城市的灵魂,更是太原人的“母亲河”。它带给了太原人美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命之源,更是太原人的心灵良药。汾河之畔,是人们工作一天后释放压力的地方;是人们逆境失意时宣泄情绪的地方;也是抒发意气许下誓言的地方。历史沧桑数十载,汾河从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蓬勃而出,顺河而建的汾河水库、汾河二库和文峪河水库一直助力于城市灌溉、发电和养鱼等事业,养育了太原。
汾河水滋养的山西老陈醋也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其中的著名品牌有清徐老陈醋、东湖、水塔、宁化府和上水井等)。而另一个汾河水滋养的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号称是中国白酒始祖。如今,随着一座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在汾河上绽放英姿,正一步步见证着龙城的腾飞。
黄河之水天上来,汾河入晋龙城开。
犹记当年匆忙过,今日一别君再归。
这就是我对龙城的第一次见知,后面的龙城之游走进不亚于五星级景区的晋祠(80元的门票绝对物有所值,因为我们真的可以亲身体验历代各朝的纯正古建筑)、太原的地标双塔寺和中国四大夜市之一的柳巷,继续探索不一样的龙城太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