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一步一景,一景一传说,晋祠已备好故事,等

来源:晋祠 时间:2024/9/1

“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的‘三绝’。”

——梁衡《晋祠》

很多人和我一样,以为这次旅行是与晋祠的初识;其实那山,那水,那树,那古文化,我们早已相熟,在梁衡的笔下,在初中时期的语文课本中。只是,到了这里,我才知道,作为一个太原人,这一场面对面的邂逅实在来得晚了些......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从市区自驾,大概一个小时的路程。

夏日的炎热和路程中的疲惫,在进入园林的那一刻消减了大半,这里的树木古老而茂密,放眼望去满目皆青葱翠绿,远处的古建在树林间时隐时现。

晋祠的重要性景点大多集中分布在中轴线上;三匾,三宝,三绝,是景区景点的核心所在。

第一处景点——水镜台;进入园林,我们首先看到的其实是水镜台的背面;上书“三晋名泉”。一语道破晋祠有个“难老泉”。

水镜台的正面

水镜台是一座古戏台,据导游介绍,水镜二字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善恶忠奸尽人皆知。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杨二酉所题,以秀丽著称,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金人台

西游记剧照截图

第二处景点——金人台;这里不仅伫立着富有生动传说的晋祠铁人,另外还是86版《西游记》第18集“扫塔辨奇冤”的取景地,剧中偷盗宝物的九头虫让手下给拴在金光寺的白龙马投毒,手下奔波儿灞缩手缩脚在金人台找机会下毒,沙僧在后面看到了他,他们在金人台玩起了捉迷藏……

金人台之后是对越坊,这是一座造型别致,结构精美,雕刻玲珑的牌坊。坊额正中有两个鎏金大字“对越”。据古书记载,“对”是报答的意思,“越”是宣扬的意思,“对越”二字合起来,就是报答宣扬神明恩德。“对越”出自高应元之手,笔法以雄奇著称。它也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穿过对越坊,依次展现在眼前的就是晋祠的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

晋祠三宝之——献殿。献殿为金代建筑,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干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

晋祠三宝之——鱼沼飞梁。圣母殿前的这座桥名为“鱼沼飞梁”。这是一座十字形的古桥,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桥之一。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晋祠三宝之——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晋祠内主要建筑,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

赏完了晋祠三宝,接下来沿着主殿依次游览的就是晋祠的三绝,晋祠三绝包括圣母殿内的宋代侍女彩塑;及分别位于圣母殿左右两侧的周柏及难老泉。

晋祠三绝之宋代侍女彩塑。

晋祠三绝之周柏。这株与地面成45度角的柏树,已有将近年的树龄。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且潇洒。

晋祠三绝之难老泉。

“难老”一匾为明清时期的三晋名人傅山所书,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同之前提到的“水镜台”,“对越”同列为晋祠三大名匾。

难老泉后方修建的水母楼里供奉着水母娘娘。

当地人都说,过去难老泉的泉水终日流淌不息,可直接饮用,且泉水甘甜。可现在,泉水已不再如往日那般清澈,语气中满是叹息......

晋祠这座皇家园林,规模虽算不上宏大,景致却不少。除了三宝、三绝、三匾之外,还有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关帝祠、台骀庙、待风轩等古祠堂,古建筑。

在这样一座园林中,走走停停,即使游人如织,你还是可以轻易的找到一处悠然之所,观鱼儿嬉戏,赏荷花秀美。

一步一景,一景一传说。晋祠已经备好了故事,等待你来此倾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5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