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优势 >> 正文 >> 正文

晋祠圣母殿中国古建筑承上启下的代表作

来源:晋祠 时间:2022/5/19

“晋祠圣母殿为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年)创建,初名正殿,内奉唐叔虞。不久,山体滑坡,殿宇折损,又于天圣年间(公元-年)重建,殿内改奉圣母。此后又遇地震损坏,与崇宁元年(公元年)重修。现存殿宇上的各种构件规格不甚一致,技术手法也略有差异,应为三次兴工时期不同匠师的技法所指。”——《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述》柴泽俊先生

山西太原晋祠,位于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原来侍奉春秋时晋侯的始祖叔虞,故称晋祠。始建于北宋天圣间(公元年—年),崇宁元年(公元年)重修。现有建筑除圣母殿、飞梁是北宋,献殿是金代以外,都建于明清。晋祠内的圣母殿为祠内主要建筑,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

晋祠的总体布局

从山门进入晋祠,选中轴线来看,第一座建筑便是水镜台,是古代为神唱戏的地方。绕过水镜台,前方就是一座会仙桥,可以说它是一个分界点,划分了入口区域(外侧、开敞)与礼仪区域(内侧、幽静)。越过会仙桥后,依次经过“对越”牌坊(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金人台,进入献殿。从献殿走出来,踏上台阶,漫步于鱼沼飞梁,最终到达圣母殿。

晋祠堪称北方的“小西湖”

整个晋祠际山枕水、鸟语花香,加上亭台楼榭、古木奇泉,所以《晋祠志》便有了“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的说法。

卧龙柏,距今多年历史,树身倾斜于屋顶上,形似卧龙。

晋祠上千年的古树,共26株。鱼沼飞梁边的擎天巨杨,智伯渠旁的婀娜翠柳,王琼祠畔的古银杏树,以及遍布祠内的苍松翠柏,让古老的晋祠更显古朴、优雅,充满诗情画意。而其中的周柏唐槐更是家喻户晓。

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尽管在寒冷的冬日,泉水还依然汩汩流淌(泉水常年保持在17摄氏度)。

《山海经》有:“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晋水源头特有长生萍,浓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

圣母殿5个中国之最

1、大殿“副阶周匝”的做法是我国现存古建筑殿宇中的最早实例;2、进深两间的前廊也是现存古建筑的孤例;3、殿前檐柱上8条宋代木雕盘龙,是唐宋古建筑中仅存的实例;4、殿内43尊宋代彩塑是不可多得的中国宋代雕塑精品;5、殿前的鱼沼飞梁也是中国现存古建筑的仅存实例。

晋祠圣母殿剖面图

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堂结构为单槽形式,即有一排内柱,殿四周有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即《营造法式》所载“副阶周匝”的做法。正面朝东,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实际是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加副阶周匝)。重檐九脊殿顶。平面中减去殿身的前檐柱,使前廊深达二间;内柱除前金柱外全部不用。

富有弹性的屋顶曲线

圣母殿屋檐生起显著;檐口线从次间上翘,形成富有弹性的檐口曲线。

屋顶曲线

不仅是屋面下凹的曲线(举折),连正脊、屋檐也出现了从中间向两边微微升起的、自然过渡的优美弧度(因“升起”而造成)。

向装饰性过渡

鸱吻头部变出龙形象,尾部则各种变化不拘泥;垂脊上末端出现不同的脊兽;琉璃瓦使用面积增大(圣母殿还是以剪边为主)。需要指出的是,圣母殿的鸱吻(明)、琉璃瓦并非北宋原物,但相关风格确实出现在北宋时期。屋顶瓦作

瓦作应是明清更换之作,更换瓦作时正脊曲线有可能修小了。

琉璃鸱吻

虽然鸱吻是明代之物,琉璃瓦也很大可能是后世重修的,但还是能比较明晰的表现那个时代建筑物屋顶以琉璃瓦剪边的特征。

脊兽,很可能也是后世重置。不过,脊兽的运用及等级规定确实也始于宋代。

侧脚出现

晋祠圣母殿应该是中国最早运用侧脚做法的古建筑之一。宋代以前,都仅有升起的做法,而没有出现侧脚(所谓“侧脚”是指大殿檐柱的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

侧脚的出现

斗拱比例变小、假昂出现

现存殿宇上的各种构件规格不甚一致,技术手法也略有差异,应为三次兴工时期不同匠师的技法所致。大殿副阶斗出两跳,华头外延为假昂头,殿身斗出三跳,为两华一下昂,上加昂形耍头。补间铺作仅正面每间一朵,侧面及背面不用。

下檐柱头用双直昂+蚂蚱耍头;下檐补间用单抄单下昂+昂形耍头;

上檐柱头双抄单下昂+昂形耍头;上檐补间为单抄双直昂+蚂蚱耍头。

直昂形态与后世常见的假昂有所不同,也称之为假昂雏形,但本质上是相同的,均为昂形华拱。

1:3的斗拱与柱高比

不难发现晋祠斗拱与柱高的比例较佛光寺大殿的减小了。(看过上篇**的应该还记得佛光寺大殿那雄大的斗拱吧~)

平(假)昂的初现

观察圣母殿下檐柱头铺作可以发现,柱头铺作的昂并非斜向下的真昂,也非后世明清故作斜向下的假昂,而是华栱继续水平伸出作”昂“状的平昂。

称之为假昂也无不妥,它确实有别于”真昂“,而且这种做法极有可能开启了后世明清假昂做法的先河。参考祁英涛先生的观点“圣母殿斗拱中的平昂,与后代斜垂向下的假昂不同,它实际上是华拱的水平延伸,仍是一根杭木”。此处,用平昂,既区别于真昂,又区别于明清之假昂。

下檐柱头铺作的平昂。

假昂还隐刻华头子(昂的底部靠里凸出的小木块儿即为华头子),比后世的昂嘴更平直,昂头呈琴面。

用材偏小

值得注意的是圣母殿作为一座7开间的大殿,根据后世《营造法式》之规定,应该用二等材或三等材,但圣母殿其斗拱用材却仅相当于五等材。

宋《营造法式》规定的八等材

普柏枋的出现

及至辽、北宋,阑额之上开始出现普柏枋,与阑额共同组成截面为“T”型的构件,但阑额仍不出头。

无论是上下檐,角柱都是阑额不出头,普柏枋出头。

不同于金、元的“减柱造”

晋祠圣母殿大木结构有一特色之处,前檐明次间四根老檐柱(老檐柱和小檐柱分别为金柱和檐柱的另一种叫法)不直接落地,落脚于三椽袱背上,形成减柱造布局,造成前檐副阶与殿身第一进间合并为进深达四架椽的宽阔前廊。

圣母殿平面图,前檐部分减掉四根柱子前檐明次间四根老檐柱不直接落地,落脚于三椽袱背上,形成宽敞的前檐空间。

一样是减柱造,只是减柱的部位比较特殊,减的是殿身上檐檐柱,由于少见,就是特色之处。金元时期的减柱造一般在殿内空间减柱,所以感觉很不相同。金元以后还有另一种减柱造做法,用抹角梁、递角梁来构造殿内无柱空间。

3D效果的木雕蟠龙

“殿前8根廊柱上风别缠绕着木雕蟠龙8条,盘曲自如,鳞爪有力,昂首竖角,张口向前,极尽其庄严威仪。蟠龙之制曾见于唐代及其以前石塔门龛倚柱和造像碑佛龛倚柱上。木构建筑上饰木雕蟠龙柱者,晋祠圣母殿是全国最早也是仅存的实例。”——柴泽俊先生《山西古建筑文化综述》

大殿正面八根下檐柱上有木制雕龙缠绕,即《营造法式》所载的缠龙柱,是现存宋代这种柱的孤例。

可看出龙首那种独立于天地的神气,此龙与明清的龙头明显有区别。

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指在方形水池上架设的十字形桥,为石柱(共34根)木构梁式桥,交搭处用斗,其渊源可追溯到北朝,但现存的为宋代遗物。鱼沼飞梁之制最早出现可能在北魏,而流传至今的实物,仅在晋祠。

鱼沼飞梁的永定柱和斗拱保持了解放前的形态,石构栏杆是解放后复原的,解放前只有简单的砖砌护栏。

鱼沼,古代圆形为池,方形为沼,再加上沼内多鱼,故为鱼沼。

飞梁,“架虚为桥,若飞也”。实际做法是柱上交以着柏枋,上置大斗,斗上是十字相交,以承接梁、额。

宋代塑像41尊

殿内尚存43尊彩绘塑像,除圣母像两侧小像是后补者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其一为居中的神龛内为泥塑的圣母像,其余40尊为泥塑宦官、女官、侍女像,分立于龛前和大殿3侧墙内。

大殿正中神龛内的圣母像和侍女像

四十二个侍从像,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他们手中各有所奉,为帝后服种种劳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洒扫梳妆,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等。

圣母邑姜像,是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

她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

大殿右侧的侍女像。

这些侍女像的肢体身材适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她们的年龄或大或小,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

圣母殿的前奏——献殿

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是祭祀圣母的殿堂,香案前供奉、陈设牺牲和钱物供品,每逢重大庙会,尤其农历七月初二,这里便是举行隆重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献殿外观

献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四椽,平面布局为长方形。屋顶平缓,单檐九脊式,梁架简洁,斗拱疏朗,前后檐明间敞门。殿身四周无壁,宽厚的槛墙上设栅栏围护,很象一座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

献殿内部斗拱

此殿虽未金代作品,但做工也十分精美。梁架用前后檐通梁,单檐歇山顶,两山构造简洁。明间前后设门,其余都装透空的栅栏,是四面开敞的小殿。

圣母殿堪称中国古建承上启下之作

晋祠圣母殿为承上启下之作,主要是因为其大木作架构,一部分继承了前代的建筑特征,另一部分则开创了许多后世做法的先河。无论是屋顶的瓦作,还是斗拱,抑或是梁柱的彩画等方面,都更加注重装饰性。

而这些构件上的变化,也进一步影响了建筑的整体美学感受,梁先生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中指出,中国古建筑从唐、辽的豪劲时期,走到了北宋始创的醇和时期。至此,大唐的雄健大气褪去,呈现出大宋的优美典雅,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也提前预告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演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