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山西晋祠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刘翠珍
晋祠原是一个小型的古堡小镇,它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年)。它是当时太原知县刘敏为抗元朝残余势力和胡人侵扰而建。当时建有“九营、十八寨、二十三堡”。
晋祠依悬瓮山而建,南北蜿蜒的一条小街。长约米,宽约米。站在悬瓮山向下看去,它像一条逐浪的小舟。它有三堡,四门。三堡为:北堡、中堡、南堡。四门:北门曰:“承恩”;东门有三曰“枕流”、“望汾”、“閤门”;西门有二曰:“景清”、“望翠”;南门曰“迎喜”。南门外还有一个曰“登山閤”,它用沙石修整成的长条石磊成,样子像常见的牌楼。过了登山閤是南沙河,再过南沙河,向南不远有一座庙閤,曰“白衣閤”。
白衣閤顾名思义就知里面供的是白蛇传里边的白蛇和青蛇。现在还有大殿在,东西两侧的厢房已经没有了。有尼姑居住在西边新盖的房里,居士都是附近的居民。原先的白衣俺,院子很宽敞,东西两侧的厢房有五间大小,屋内也很宽敞。那个时候的白衣閤,香火很是旺盛。
白衣閤,坐北向南,閤门两边是钟鼓楼,好像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西边没有楼梯,没上去过。东边一进门向东有一个砖砌的台阶。可上到东厢房的房顶,小时,那是我们童年常玩的地方。尤其是秋天,院子里有两颗很大且茂盛的柏树。满树的松塔,裂开来,松子蹦出来在院子里和东厢房的房顶上,我们会捡来吃。那是童年的一个乐趣。在閤门的东边有一个门洞,门洞下面,是一条可以走一挂马车的大道。现在也是大路,只是拆掉了门洞,路更宽敞了。那时门洞的上面还有閤楼,从钟楼的旁边可以过去。钟楼就在一进门右手边,上阶梯再拐向北,就可到东厢房顶。
閤门前西边有一个碾,过去是供白衣閤内碾面碾米用的。我小的时候,閤里没有那么多人了,只有一户看庙的人家。现在搬去了北大寺落户了。那个碾就成了我们南门外的人们碾米碾面专用了。
小时候吃的米面都是自己碾得。家里人多,所以要经常去推碾子。除了哥哥我是最大的,因此这些事经常要做。而我又晕圈儿,转圈多了发晕。那种感觉,就像一个铁锅不放水,在火上干烧出的那个干锅气很恶心。在大人的眼皮底下又没办法逃避。有时候太难受了,会借口上厕所,躲在钟楼上面缓口气儿。那时钟楼里面立满了玉米杆,凉干了冬日里喂牛喂马用的。那时没有汽车,耕地用牛,拉车用马。我会躲在玉米杆后面偷个懒。厕所在一进白衣閤门西边。
在白衣閤的后面还遗留有一个残旧破损了的戏台。据说曾经在戏台上唱白蛇传,期间突然一条白蛇腾空飞走。从那之后白衣閤就衰落了。现在白衣閤院子里只有正殿,其他厢房在文革期间拆掉了。院子也只剩过去的一半,另一半,成了私人的院子。
现在在院子西边又盖了一个房间,供尼姑居住。二月十九是南门外的会,有时会唱戏,就在庙的前面搭个台子,可唱几天。今年二月十九只有锣鼓、刘三推车等表演。前几天才唱了戏。
白衣閤在晋祠只是一个区级文物,不算景点。
(附郭永安绘图晋祠堡复原图,最下面红色圆圈内为白衣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