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古建在文物研究方面的历史地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著书力证,在途径晋祠之时,书中一句“望着那正殿的一角侧影,爱不忍释”,足以说明晋祠殿宇给梁思成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晋祠古建,首推圣母殿,其中奥秘,我们带您逐一详解。
记者杨瑾:太原晋祠之美,千年圣母殿精美绝伦,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文物看建筑,今天跟着快车去寻宝,我们就带您看一看晋祠里的国宝建筑,圣母殿。
晋祠博物馆讲解员张楠: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宏伟的大殿,就是我们馆区内现存的规模最大,并且是最古老的建筑,它就是圣母殿,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自建成以来有余年之久了。
圣母殿,殿高19米,面阔7间,进深6间,平面布置近似长方形,占地面积接近一个室内篮球场。虽然面积不小,但是在参观过程中您会发现,圣母殿殿内没有一根承重柱。
晋祠博物馆讲解员张楠:从殿外看圣母殿,您会发现圣母殿前排的八根廊柱不是等高的,这是因为这座古建当年修建的时候,用到了两种被收录于《营造法式》一书当中的构造手法,第一种是柱升起,第二种构建手法就是柱侧角。
柱升起,指的是圣母殿中的八根廊柱,从中间向两边依次升高,每柱升高6公分,由此使得大殿的一角向上翘起,增加了整个建筑的审美情趣。柱侧角,指的是廊柱有一个共同的侧角,微微的往内侧倾斜,利用现代力学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增强大殿的稳定抗震性能。也正因这两种构造手法,在圣母殿建成的千年之内,5次级别较大的地震,都没有对圣母殿建筑造成任何损害。
晋祠博物馆讲解员张楠:第二点要看的就是圣母殿前廊柱上的盘龙,这八条龙首先从外观上你会发现,八条龙的样子都不一样,而且要告诉您的是,这八条龙是我国现存最早,并且是唯一保存下来的木雕盘龙。
八条盘龙历经千年,依旧怒目利爪、鳞片层层、栩栩如生,站在盘龙之下,不觉又是一处构造手法之精华,那就是下设围廊。
晋祠博物馆讲解员张楠:我国古建筑将古建下方有围廊的建造手法,称之为“副阶周匝”,而圣母殿中的“副阶周匝”是我国古建筑中最早的实例了,也有人是这么评价的,说参观了晋祠的圣母殿,我国其他的宋代建筑都不用看了。(记者杨瑾王小石)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