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稻飘香,新米共鉴赏。10月29日下午,以“千年厚礼,晋祠大米”为主题的晋祠大米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进会暨晋祠大米品评会上,来自山西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所等的十余位专家,现场对今年新出产的晋祠大米,从气味、外观、黏度、硬度、滋味等方面,逐一进行品尝记录打分。
本次得分也会作为基础数据,由相关部门进一步制定晋祠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方标准。
闻观捏尝,专家品评真细致
下午3时,品评会正式开始。专家们桌前已经摆放好用天平等量分好的晋祠新米。此次接受品评的是产自晋源区赤桥村的“晋稻15号”、北大寺村种植的“稻花香8号”和王郭村种植的“稻花香2号”3个品种的优质新米。同时,以金龙鱼3级精度新鲜大米样品作为基准分标准,专家对3个品种的优质新米进行逐一的品尝记录打分。
“别看王郭村的米粒个头小,可是捏着饱满,闻起来香甜,尝起来更是筋道有回味。”作为品评专家之一的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元,在一番精细考量过后,对面前的晋祠新米赞不绝口。其他专家也都从米粒的气味、外观、黏度、硬度、滋味等方面,各自进行了品尝记录和打分。
香喷喷的米饭香味弥漫全场,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这几位专家身上。只见专家们有的在品评蒸熟的新米前,先喝一口纯净水,然后深吸一口气,再用手轻轻把米粒的蒸汽拂到口鼻间,很是认真细致。有的对冷却后的新米先闻后捏,再观察,最后在记录表上写下自己的意见和分数。
现场,对参评大米进行3轮品评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晋祠大米颗粒整齐、大而饱满、质色透明、性软而韧、味香而甜、泛青色、爽口有嚼头。并公布评分结果,赤桥村种植的“晋稻15号”大米获得84分,北大寺村种植的“稻花香8号”大米获得85分,王郭村种植的“稻花香2号”获得最高分88分。
“这回专家也认可了,以后咱村的大米卖得更快了!”晋源区几位村民们,在台下小声议论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亩大米丰收,新米等你尝
“水温恒定、水质清澈的晋祠泉水,独特的千年黑色水稻土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晋祠大米颗粒大而饱满、质色稍褐而透明、味道香甜不腻、口感有韧性回弹的品质,赋予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钾、硒等微量元素,且含糖量低的特性。”王广元教授说。
享誉三晋的晋祠大米,秉持着“北稻一绝、皇家贡品”的品质,已有年的栽培历史。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中记载着晋祠大米作为贡品进献宫廷的情形,“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归周公于东,作馈禾。禾本嘉谷,二月种,八月熟,得时之中,故谓之嘉禾”。这也是历史上“晋献嘉禾”的由来。
晋祠大米曾在资源型经济环境喧嚣中枯竭,而今又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百村景区化建设中强势回归。今年以来,晋源区依托深厚的农耕文化传统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出台并推行专项奖励补贴政策,提高村民种稻收入,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晋源区王郭村、北大寺村、南大寺村、长巷村、赤桥村、花塔村等相继恢复种植晋祠大米,种植面积已达亩,口感品质接近历史的原汁原味,晋祠大米“重获新生”。
今秋,亩晋祠大米喜获丰收,亩产达斤,再现昔日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山西小江南”农耕画卷。
“丰收的晋祠大米等你来品尝。”村民们已经向大家发出邀请。因为目前各村种植的晋祠大米正在收割中,有需要购买的市民,可以自行前往晋源区种植晋祠大米的村子里,向村民购买,价格约为每斤5元。
晋源区也将联合电商平台,把晋祠大米和晋源区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晋源的好山好水好大米,让晋祠大米走出山西。
制定地方标准,推动质量提升
此次品评会,通过品尝鉴别,专家和到场来宾都感受到晋祠大米的独特风味,总结提炼晋祠大米食用指标特色,为晋祠大米标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指标,使标准更符合产品实际,推动晋祠大米品质提升。
年,晋源区有关部门已完成晋祠大米生态环境质量及生产状况的调研考察和晋祠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省级审核验收;年,对晋祠大米及晋祠大米种植的三个水系进行全项检验,并相继召开晋祠大米地理标志保护领导小组会议、《晋祠大米地理标志保护地方标准》调研指导会、晋祠大米特色指标专家座谈会、晋祠大米地方标准草案评审研讨会,持续推进申报工作。
预计,年内将完成晋祠大米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发布,明年完成晋祠大米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局审核验收。晋源区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动晋祠大米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全面发展,将晋祠大米打造成为代表太原地域农耕文化的品牌,让晋祠大米成为太原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来源:山西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