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乔祠
前日,陪客人去晋祠参观。祠南有子乔祠,是附会“天下王姓出太原”之说,而为传说中的王姓始祖、周灵王太子王子乔修的祠堂。细品祠名“子乔祠”,却发现有大不妥。
这就说到古今姓氏之别了。如今我们讲姓氏,似乎姓和氏是一样的。其实,先秦时代姓和氏是严格区别的,到战国以后才渐渐合一。到了司马迁的《史记》中,已经分不清姓氏之别了。
一般说来,“姓”产生于远古时代部落之间的区分,一个部落,就有一姓。因为“姓”产生于母系氏族时代,所以后人追溯而记之,多以带“女”字旁的字来书写,如姬、妫、姚、姒、姜、嬴、任(写作妊)、子(写作好)等,这些古姓,传至今日,大约还有20多个。
远古黄河与华夏(舞台布景)
但到原始社会后期,华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男权上升,一个部落,男性宗主,可能由嫡长子继承,次子及其他庶子,则会领着部众,另立门户。皆以原姓称之,极不方便。这样,为数不多的姓,就衍生出了分支,也就是“氏”。当然,那时只有贵族才需要姓氏,所以也只有贵族才有姓氏,这就是《通志》中说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同时,“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所以,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因为男子要靠姓氏来彰显自己的封地、爵位等与其社会身份紧密相关的信息,而“父母同姓,其出不蕃”,为了避免同姓为婚,而必须在取名时将姓标注出来。所以,有些读物将周文王称姬昌,武王称姬发,其实不妥。周公叫姬旦,则尤为荒唐,正确的应该是王昌、王子发(即位前)和周公旦。一般地,男子之氏置于名之前,而女子之姓置于名之后。如我们说孔子(孔丘)zi是孔氏而非孔姓,孟姜女也不姓孟,而是姓姜。
男子“氏”的来源很多:邦国、封邑、地望、族名、爵位,官职、职业均可为氏。由此,我们知道吕尚是吕地人,卫鞅是封于卫,司马氏原是武官,等等。而且,一个贵族也不止一个氏,如商鞅、卫鞅,商是这位改革家在秦的封邑,卫则是他的母国,其实是同一个人。
山西太原王家大院
了解了姓和氏的区别,才能明白为什么“子乔祠”不妥。西周以来,宗法制和封建制渐成国家基本架构。所谓宗法制,就是国家分为王族、诸侯、公卿、士、庶民五个层次。每个层次,均以嫡长子继承制分大宗,小宗,大宗即嫡长子,等宗主百年之后承继大位,而小宗若干,则降低一等,王子为诸侯,诸侯子为公卿,公卿子为士,士之子则为庶民。那么,王室中,其氏是如何确定的呢?
据典籍《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王族可以封为诸侯,视其在家族中的地位分五等。这些王族以官位爵号为氏,分衍出了王叔氏、王子氏、王孙氏、公子氏、公孙氏、士孙氏、贾孙氏、古孙氏等八氏。大体上,这些氏名主要用于描述该氏族与某一王公贵族或王室的关系。如王子即王之子,王孙即王之孙,公子即公之子,公孙即公之孙。由此看,王子乔之得名,是因为他是周灵王之子,所以以“王子”为氏,以“乔”为名。套用今天的观念,可以说王子乔姓“王子”名“乔”。如此,则“子乔祠”之谬,犹如我们把诸葛亮称为“葛亮”一样。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犯这个不太高级的错误呢?我以为,因为后来王子乔流落民间,起初的几代,尚可以“王子”“王孙”名之,以后,因为庶民无封地,亦无官职,如何称氏成了难题,所以即以王字为氏。久之,人们渐渐忘记了王子乔这个名字的真实含义,以为也如他们一样,是姓王名子乔的。由于慎终追远的传统,层层累积祖先之历史,后来甚至还有姓王名晋字子乔的说法,就更离奇了。
西周宗法制度与分封制
以上见解,系病榻无事,随性而为之。手边没有参考书,大多凭记忆而作,不一定准确,算是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吧。
(本文作者赵晓春,山西省广播电视局局长)
end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征稿启事
文旅绿码公号现以优厚稿酬面向社会征稿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