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游仙寺建筑现状及毗卢殿结构特征
《文物世界》年05期李会智李德文
游仙寺,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宰李村西游仙山南麓,海拔米,唐代创建,初名慈教院。重建于宋淳化年间,金、元、明、清各代屡有修建。寺坐北面南,所处环境别致幽雅,三面环山,林涛松海,南向开阔,是北方典型的山野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修建历史、布局及建筑现状
笔者曾于年考察游仙寺,当时整个寺院草木丛生,建筑毁坏非常严重,尤其是毗卢殿后檐屋顶塌落过半,梁架变形,铺作倾斜劈裂,濒临倒塌。寺内存宋、金、元、明、清、民国石碑各1通。年再次考察时,寺内原存碑刻基本无存,只春秋楼前存民国碑1通,因原碑刻字甚浅,加之长年仰于地,其字迹实难辨认。査原手抄碑文,得修建时代之明确记载有四:唐大历年间创建,宋康定年修毗卢殿,元大德八年修庙宇、彩塑,清乾隆十二年至十七年重建春秋楼,修各殿并彩塑、彩画。寺内建筑布局仍保留原状,未有改变,寺内杂草已清除,成立了管理所,且管理井井有条,单体建筑也做了抢险性保护,故还可看到珍贵且比较完整的宋、金建筑遗构——毗卢殿。
(一)修建历史及建筑布局1.修缮历史
(1)唐大历年间(~年)创建。清乾隆十七年年)《重修游仙诗碑记》载。
(2宋淳化年间~年),建毗卢殿。据《游仙院新修佛殿记》、《重修游仙诗碑记》、《十方慈教院施地记》推测。
(3)宋康定元年(年)修毗卢殿。《游仙院新修佛殿记》载。
(4)金代重建三佛殿,年代不详。
(5)元大德八年(年)修庙宇、彩塑。《十方慈教院施地记》载。
(6)明代重建七佛殿,年代不详。
(7)清乾隆十二年至十七年,重建春秋楼,修各殿并彩塑、彩画。《重修游仙诗碑记》载。
(8)清至民国均有修建。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政府不断投资保护修缮寺内建筑。
(世纪60年代,高平县政府投资维修毗卢殿。
(10)年,维修后殿、南殿。
(11)年,省、市政府投资抢险维修毗卢殿。2.建筑布局及保护范围
游仙寺自唐代创建以来历尽沧桑,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建及重建,现存最早的建筑是毗卢殿,宋淳化年间重建,三佛殿檐下铺作为金代重建时遗物,余皆明、清遗构。
寺坐北面南,环山而建。轴线之上由南到北依次建有春秋楼(下为山门)、毗卢殿、三佛殿、七佛殿。
春秋楼与毗卢殿之间东、西各设配殿两座,北配殿面宽五间,南配殿面宽三间;毗卢殿与三佛殿之间东、西遗有配殿各三间;过三佛殿经台阶登于三进院,三进院于七佛殿之前东、西各遗配殿两座,各面宽五间,北配殿规模大于南配殿。
寺内建筑布局规整、对称,封闭院落的院墙设于各配殿山墙前端,寺院因建于山坳,其院落依山势布局,形成了北高南低的走势,自然和谐。寺东、西相距29.6米,南、北相距89.3米,占地面积约平方米。
游仙寺保护范围,东以东配殿东檐墙向东至45米处,西以西配殿西檐墙向西至60米处,北以七佛殿北檐墙向北至35米处,南以春秋楼南檐墙向南至5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是东、西、北以三面山梁为界。
(二)建筑现状及毁坏原因
寺内现存建筑14座,其建筑造型有单榆九脊顶
1座、单檐悬山顶1座、两层单檐悬山顶1座、单檐硬山顶11座,另存兑明院门及照壁。各建筑结构和用材均不尽相同,因年长失修毁坏程度也各有不同。
1.春秋楼
建于寺院的最南端,兼为山门,面宽五间,两层单檐悬山屋顶,清代遗构。
(1)建筑构造
两层单檐悬山式,下为出入寺院之门,梁架为四架梁前接单步梁用三柱。檐下设三踩单跳卷头斗拱,拱身之上雕有花草图案,楼上、下开间均五间,单檐前廊式。下层平面布局近倒座形制,于明间南向辟板门,为出入寺院的主通道,且二层北向设悬廊。次、梢间南向为封闭的檐墙,北向设门窗装修。东梢间为登二楼的楼梯间,整体建筑构造反映了晋东南山门为两层结构的建筑特征。上下层面宽、进深相同,均通面宽17.86、通进深5.98米,建筑面积.80平方米。
(2残损现状和原因
春秋楼因长年失修及风雨侵蚀,致使楼整体残损严重。北向屋顶全部塌落,瓦件失落,梁架、檩枋倾斜糟朽非常严重,其中明、次间梁花断裂非常严重且落露于外。椽飞腐烂坍塌。若不及时进行重点修复恐将消失。
2.毗卢殿
遗存于春秋楼北,是寺内主殿,也是寺内保存时代最早结构最完整的建筑遗构。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单檐九脊顶,平面阔、深均10.44米,建筑面积.99平方米,建筑投影面积.68平方米,中小型遗构。
(1)建筑构造特点
a.台明及柱网布列∶殿因地势而建,台明前后高度不同,前高0.78、后高0.23米,为一压檐石之高度,整个台基施青石砌筑,压檐石收边。台基之上布柱14根,其中内柱2根,檐柱12根,内柱置于殿内北向。该殿明、清时均不同程度维修,现存本体建筑墙体为明、清遗物,其柱子均抱于墙内,前后明、次间门窗装修以檐墙间隔,墙及装修为明代风格。
b.梁架结构;毗卢殿梁架结构为四椽袱后压乳袱用三柱,四椽株为宽51、高62厘米的自然弯材稍加工制成,乳袱压于四椽概之下,交内柱铺作出格头木扶承四椽袱。四椽袱之上设驼峰承栌斗,栌斗交承平梁头,平梁之上于中部设栌斗承蜀柱,该栌斗设有纵向拱,向明间出跳的拱承一斜撑,斜撑之上承交互斗,交互斗咬承襻间枋,襻间枋之上隐刻令拱,蜀柱之上设斗棋、丁华抹颏棋及叉手稳固脊部。梁架所用构件非常讲究,形制美观大方,属晋东南地区宋、金木结构建筑较特殊的实例。
梁架纵向于明间平梁棒间斗棋至脊博棒间隐刻拱枋之间,设斜撑与脊部襻间枋形成梯形托架。脊部襻间枋连身隐刻令棋,于次间山花蜀柱斗棋相交出足材替木承脊博通替,脊部所设瓜棋于次间连身对隐半棋在外。上平博设替木及襻间枋,襻间枋之上隐刻令棋,施散斗隔承替木。下平穗不设棒间枋,施栌斗、替木扶承下平梅,栌斗由驼峰承之。梁架纵
横除平梁设蜀柱外,余皆驼峰。殿东、西两次间前向所设丁袱是一个自然弯形圆材一锯二制成的。自然弯材作丁袱是晋东南金代惯用手法,现存金代木结构四坡顶的遗构中几乎全部使用自然弯曲式丁袱,但一个自然弯形圆材锯开作两个丁袱,仅见此殿。
C.铺作∶殿檐下周设铺作6种24攒,另内柱两攒。补间铺作杪跳式,分两类三种,前檐及后檐、两山明间属一类为双杪头跳偷心,里转四杪隔跳偷心,其三跳由外转耍头向内延伸制成,四跳由衬头枋延伸制成,前檐四跳秒交互斗施异形棋及耍头十字交结,上立蜀柱隔斗及替木承下平梅。后檐、两山明间不施耍头,故形成了两类三种铺作形制。后檐及两山次间补间铺作里外对称为双秒头跳偷心五铺作。铺作正心设泥道棋一道,其上设素枋隐刻棋。
柱头铺作秒昂式,施以真昂,共两类四种,外转均为五铺作单秒单下昂头跳偷心造,里转均双秒五铺作头跳偷心,棋枋用材19×12厘米,成3∶1.89之比。但因殿内梁架所致形成了里转结构之微差。前檐柱头铺作设有衬头枋,四椽秧压于衬头枋之上∶后檐柱头铺作耍头制成枋木向后延伸制成内柱铺作二跳华棋。乳袱压于铺作之上,且向后延伸交内柱铺作出檐头木承四椽袱。两山北向及后檐属同一类形制,不同是丁袱下平与四椽袱同一平线,故高于乳袱一个足材28.5厘米);两山南向及前檐属同一类形制,铺作之上承自然弯材丁袱,丁袱直接压于昂即耍头尾部,不设衬头枋,结构稳固科学。转角铺作为列拱造。榆部凡柱头之上铺作所用耍头均制成昂之形状,补间铺作均为卷头华棋,结构朴实,形态端庄,是宋淳化年间~年)创建时的原物。
c.门窗装修∶毗卢殿前后檐于明间设门、次间
设窗,现存门窗装修保存完好,为明代修缮时的遗物。
d.佛台∶殿内遗存宋代须弥座形制佛台,其中束腰壶门及上下枭、枋雕有花草图案,雕工考究,是目前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宋代佛台原物。
毗卢殿无论是时代还是结构、建筑部件等都具有其独特之处,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但现状毁坏非常严重,当地文物部门虽于20世纪90年代末对该殿进行了抢险性维修,因经费的局限,只是对后檐瓦顶大面积塌落部分进行补瓦及对岌岌可危的后檐铺作、柱子进行了临时支顶外,未作根本性的保护修缮和加固,故现存毗卢殿仍危在旦夕,须及时加固修缮。
(2残损现状和原因
殿整体残损严重,其柱额、铺作及屋顶已不能维持自身的耐久能力,梁架结构点多数不同程度偏移,建筑部件不同程度毁坏。
a.前檐明间西檐柱下沉、倾斜,导致梁架及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前檐明间西檐柱下沉33厘米,造成檐部严重倾斜、下坠,致使铺作拱枋脱榫、断裂,同时导致相关柱子倾斜,造成梁架、柱子重心偏移。其前檐明间西檐柱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同位基础下沉及明、清修缮时所砌檐墙未留透风口,柱子年久置于不透风的檐墙内造成柱子糟朽腐烂,其腐烂部分无力承托屋顶重力,使得柱子逐年不均匀下沉,造成重心偏移,影响梁架平衡受力致使变形裂缝。
b.西北角柱向西北方向倾斜15厘米,造成转角铺作、后檐柱及梁架倾斜转角铺作前向下坠、拱枋拔榫,整个后檐北倾。不得已现于转角铺作及后檐临时支钱抢险斜撑5根。
c.因年久失修,屋顶长草,瓦件、灰背松弛,瓦垄勾抿之灰脱落,致使屋顶大面积漏雨,造成椽、飞、望板腐烂和部分博枋局部糟朽,并且于90年代末出现屋顶后坡塌落过半,进行了抢险性的维修,因当时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目前又处于危在旦夕的状态。
d.风雨侵蚀导致了墙体的局部剥落裂缝,毗卢殿目前保存的檐墙是明、清修缮时遗物,其中内墙保留有明代土坏灰墙,外墙为清代局部修缮之砖墙,出现局部风化脱落现象。
e.佛台局部毁坏∶殿内佛台上部及前侧局部毁坏,少数壶门及上下枭砖雕破碎、丢失。
3.三佛殿
三佛殿位于毗卢殿之北,史料记载金代重建,现存平面布局为金代特征,梁架遗构为清代特征,斗拱金代遗物。
(1)建筑构造
面宽五间(17.6米)、进深六椽14.94米),建筑面积.24平方米。单檐前廊式悬山屋顶,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前单步梁后双步梁用通深四柱。梁砣之间施瓜柱顶立,瓜柱角背无存,脊瓜柱之上施丁华抹颏拱及叉手稳固脊部。
前檐柱头设单翘单下昂五踩斗拱,二跳为叉昂,里转单翘不设纵向拱;平身科亦单翘单下昂五踩,里转六踩三翘,头跳偷心,二跳昂尾制成挑斡承金檩,斗拱所用正心万拱为正心枋隐刻式。拱枋用材20×14厘米,成3∶2.1之比。考斗拱的用材和结构特征,为金代早期遗构。
(2残损现状和原因
明间遗有六抹头隔扇门装修,为清代风格,窗装修已无存,只遗有槛及抱框。
现存遗构整体梁架保存较好,局部构件有裂缝和糟朽现象,屋顶因生草引起渗雨现象造成望板朽烂、部分椽飞糟朽,需更换加固部分建筑部件及揭瓦屋顶。
4.七佛殿
位于三佛殿之北,面宽五间单檐前廊式硬山屋顶,平面宽17.46米、深10.64米,建筑面积.77平方米。
(1)建筑构造
建筑内北向套建砖窑洞7孔,原每孔内塑佛像(现已无存))1尊,为窑洞式佛龛。南向木构形制,五开间前设行廊,梁架为四架梁前设单步梁,梁之间设瓜柱,三架梁之上设脊瓜柱及丁华抹额拱,叉手承脊部,结构简洁,其中丁华抹颏拱为明代遗构,其他构件为清代制作,明清特征。
前檐柱头设双下昂五踩45度出斜翘斗拱,二跳昂为叉昂,里转单翘承椿头木;平身科亦双下昂六踩,二跳昂尾制成挑斡,除正心拱以外的纵向拱均施以斜面拱,斗拱所用正心万拱为隐刻式。拱枋用材18×12厘米,3∶2。考斗拱的用材和结构特征为明代早期遗构。
(2残损现状和原因
明间遗有六抹头隔扇门装修,为清代风格,窗装修已无存,只遗有槛及抱框。
七佛殿损坏性质同三佛殿。5.一进院东、西配殿
春秋楼至毗卢殿东、西各置一字排列的两座配殿,北向五间,南向三间,均单檐硬山屋顶。
南向西配殿梁架全部毁坏,遗有檐墙和少部分构件。考残墙、构件,其特征清代遗物,东侧保留有残损不全硬山屋顶的三间小殿,平面宽6.64、深4.49米,面积29.81平方米,亦清代遗构。北向西侧配殿个别构件保留明代特征,多数构件及主体梁架为清代遗物,面宽五间(12.6米),进深四架椽(5.05米),单檐硬山顶,建筑面积63.63平方米。门窗装修毁坏严重,屋顶长年失修,瓦顶渗雨,望板糟朽。北向东配殿已完全毁坏,现保留有部分檐墙。
6.二进院东、西配殿
面宽三间、进深五架椽单檐硬山前廊式建筑,平面宽9.65、深7.54米,平面面积72.76平方米。
(1)建筑构造
梁架为五架梁前设单步梁前廊式单檐硬山顶,廊柱头设平板枋座大斗交单棋出耍头,棋身满雕卷草图案;平身设荷叶墩,亦满雕卷草图案,清代遗构。前檐遗有完整的隔扇门装修和三扇窗隔扇装修,其格眼雕作考究,图案复杂,民国特征。
(2)残损现状和原因
殿屋顶长年失修,瓦顶渗雨,望板糟朽,部分门窗装修毁坏。
7.三进院东、西配殿
现状∶于三佛殿、七佛殿之间西侧遗有一字排列的两座配殿,其中北向配殿面宽三间8.94米),进深五架椽(5.37米),建筑面积48平方米。南向亦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平面宽7.39米、深6.12米,平面面积45.23平方米。于南次间南侧设廊,东侧开廊门,建筑别致。
二进院东、西配殿
(1)建筑构造
北向配殿梁架为四架梁前设单步梁前廊式单檐硬山顶,廊柱头设平板枋座大斗交单棋出耍头,棋身满雕卷草图案;平身设荷叶墩,亦满雕卷草图案,清代遗构。前檐明间设隔扇门装修,次间亦窗隔扇装修,但整个装修毁坏无存。梁架结构是前坡三坡椽,后坡单坡椽,结构单调,屋坡陡峭,是当时较差匠工潦草之作。但前檐所遗荷叶墩出耍头制做工艺比较讲究,明显地说明对门面的重视和讲究。
(2残损现状和原因
门窗装修毁弃,只遗有槛和抱框。殿屋顶长年失修,塌落。维修时调整后坡核数及进深尺度,落架修复,复制门窗装修。
8.三进院台阶踏步
三进院与头两院对比其地势高差较大,设有石台阶以攀登之。现多数毁坏。
9.照壁及兑月门
寺于毗卢殿西侧遗有照壁及兑月门。(1)建筑构造
照壁为院内隔墙式照壁,兑月门为圆形带有园林味道,是通往西院的出入口,明代遗构,基本完好。
(2残损现状和原因
因年久失修西照壁和兑月门局部轻微风化及裂缝,但瓦顶毁坏相对较重,需局部修缮加固。与之相对的院东侧全部毁坏,只遗有残缺遗址。
二、毗卢殿区域梁架结构特殊性和构件形制的领先性
游仙诗选址幽雅,总平面建筑布局较完整,轴线所遗存建筑虽不同程度毁坏,但完整地保存了宋至明代不同造型的建筑结构,不同角度反映着晋东南区域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共性和个性,也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不同地区建筑技术的相融性。特别是毗卢殿的四椽松、乳,概的区域结构共性化及过渡构件的个性化,铺作形制及工概形制的领先性。
(一)毗卢殿区域结构特征的共性和个性毗卢殿是游仙寺之主殿,梁架结构制作考究,形制完美。梁架襻间结构及梁袱过渡构件个性化,乳袱用材自然节俭,是晋东南较独特的九脊顶木结构建筑实例,具有很高的科学、美感价值,是研究区域性建筑不可多得的实例。
1.四椽袱与乳袱之间结构关系的共性化毗卢殿四椽袱前扣压乳桉之尾,结构合理,制作规整。是山西省境内各地区现存四坡屋顶木结构建筑所普遍使用的结构形制,反映了山西古建筑的共性。宋《营造法式》图例中之乳狱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插入内柱,一是与两袱对接,故称之为"X椽袱对乳概用X柱"。山西境内"X"椽袱与乳袱的结构关系基本是"X"椽袱压于乳袱之上,故毗卢殿乳袱与四椽袱之间的结构关系反映了山西地方化的共性结构特征。
2.过渡构件的个性化和异地风格
毗卢殿梁椎之间设驼峰和栌斗过渡,栌斗交承平梁头,梁架纵向于明间平梁铺作至脊神棒间棕隐刻拱)之间,设斜撑与脊部博枋形成梯形托架等结构特征,反映了该建筑区域性结构的特殊性。考晋东南地区木结构建筑,宋、金以后木结构建筑梁狱之间施驼峰作为过渡的隔承构件恐仅此一例。这一做法唐五代建筑中普遍使用,包括晋东南地区,如现存五代遗构平顺县龙门寺西配殿、大云院弥陀殿均施以驼峰隔承梁袱,宋以后这一做法在晋东南逐渐消失,基本上施以蜀柱过渡,形成了本地区的结构风格。实例中晋西南和晋北、晋中一代的宋、金木结构建筑遗构多惯用驼峰过渡,惟晋东南实例罕见。
晋东南地区宋、金木结构建筑梁袱之间以蜀柱隔承,从结构上讲主要是由平面长宽比例近方形所制,这一地区宋、金的总举高(檐神上平至脊穗上平高度)为前后撩檐穗中心距的30%一40%,且柱高不越明间之广,故通进深尺度与通面阔相近时,这种阔深比例相近的建筑平面柱网布列,不但造成了建筑造型的建筑屋顶(正脊至飞椽高)与建筑飞椽至台明上平之间的比例近同或屋顶高于飞椽至台明上平之间距离,同时在结构上使梁松之间距离加大,故施以蜀柱合理而稳固。而这一地区五代建筑构架举高较宋、金低,梁株之间距离较小,施以驼峰过渡相对蜀柱合理而稳固,同时形态美观。毗卢殿面阔、进身均10.44米,呈正方形,总举高3.45米、柱高3.35米,正脊至飞椽高4.71米,飞橡至台明上平4.44米。梁袱之间距离0.83米,但仍使用驼峰隔承,显得单薄无力,与本地区结构风格不同,与晋西南和晋北、晋中结构风格一脉相承。故该殿是研究山西宋、金时期建筑技术的传承及区域性技术交流的重要稀有实物资料。
毗卢殿平梁之上于中部设栌斗承蜀柱,该栌斗设有纵向出跳棋,向明间出跳的棋承一斜撑,斜撑之上承交互斗,交互斗咬承,襻间枋之上隐刻令棋,蜀柱之上设斗棋、丁华抹额棋及叉手稳固脊部。梁架所用构件非常考究,形制美观大方,不仅属晋东南地区宋、金木结构建筑特殊之例,同时具有领先性。
这一做法多见于山西北部宋、金遗构,实物有忻州金洞寺转角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但北部几座宋、金遗构所施梯形托架与游仙寺毗卢殿有所不同,如五台佛光寺文殊殿及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均于内额之间设梯形托架,而繁峙岩山寺文殊殿是于次间脊部设斜撑,撑脚斜踏顺袱串。忻州金洞寺转角殿所设托架位置与游仙寺毗卢殿相同,但其所施部件与游仙寺毗卢殿不同,金洞寺斜撑直接踏于平梁之上,上直接斜承脊搏通替,简洁而制作随意。游仙寺毗卢殿所施斜撑是由承垫蜀柱的出跳拱承托的,斜撑上端隔垫交互斗斜戗襻间枋,结构考究,形态美观。形式与北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做法在晋东南现有实物中仅此一例,可以说是异地做法在高平的再现,或许是北部匠工的作品,这一结构特征应该说,既反映了本区域宋、金建筑的独特性,也反映了区域之间结构技术的借鉴或交流。是研究梯形托架发展和结构技术传承性、相融性的珍贵实物资料。
(二)毗卢殿结构部件形制特征的时代领先性毗卢殿构件制作及型材选料具有特殊性。其铺作结构及形制开耍头昂之变形的先河,丁袱施以自然弯材是目前已发现宋、金以前木构建筑最早实例。
1.丁袱自然型材的应用
游仙寺毗卢殿东、西两次间前向所设丁概是一个自然曲形圆材锯开制成的。自然弯材作丁袱,是晋东南金代木结构建筑惯用手法。考这一地区现存的四坡顶宋、金木建筑遗构,其宋代遗构几乎全部施以斜直式丁袱,而金代遗构几乎全部使用自然弯曲式丁袱,但将自然弯形圆材一锯为二,作两个丁袱仅见此殿,故此寺毗卢殿所用乳袱自然弯材,具有这一地区的领先性,反映了当时匠工们在营造活动中,协调和统一的选材理念。
2.四椽概的整体性和铺作耍头结构的领先性殿铺作施以批竹式真昂造,为五铺作单杪单下昂头跳偷心造,乳袱搭压于铺作之上向后延伸交内柱铺作出格头木承四椽袱,四椽袱搭压于铺作衬头枋之上,避免了斗棋咬交梁株,造成梁袱断面局部纤维间断的"官式"做法之缺陷,保证了梁袱的一体性,使建筑结构的整体性更为稳固、科学。
前后和两山当心间补间铺作为五铺作双杪头跳偷心造,里转七铺作隔跳偷心造,第四跳交互斗交异形拱立蜀柱隔斗及替木承下平穗。其他补间铺作为里外五铺作双杪偷心造。角铺作为列拱造。檐部凡柱头之上铺作所用耍头均制成昂之形状,这种耍头在山西木结构中,宋代开始使用,如宋崇宁元年(年)重建的太原晋祠圣母殿、宋熙宁六年(年)重建的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宋元祐四年(9年)建的晋城青莲寺释迦殿、宋绍圣五年(年)建的平顺龙门寺大雄宝殿等建筑铺作均使用昂形耍头。金代晋北地区仍然使用昂形耍头,如五台佛光寺文殊殿(金天会十五年·年)、朔州崇福寺弥陀殿金皇统三年·年)仍延续使用昂形耍头。该殿建于宋淳化年间~年),早于以上遗构年以上。是现存昂形耍头最早的实例,是研究宋、金时期耍头制做技术及手法演变和发展的承前启后的实物资料。
3.角梁结构的理性化。
山西古建筑角梁结构的发展大体分为斜置式"和"平置式"两个阶段,唐代以斜置式结构为主,如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唐代晚期出现平置式角梁结构,如芮城县城广仁王庙正殿(唐大和五年·年)。因辽崇拜汉文化,在建筑技术上沿袭唐制,故北部地区辽亦延续唐代斜置式结构,至金代仍有个别建筑延续使用,如大同华严上寺大雄宝殿角梁即斜置式构造。目前山西中部和南部地区保存至今五代木结构建筑的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五代晋天福五年·年、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年)仍使用斜置式角梁结构。中部和南部地区保存至今的宋代木结构建筑斜置式角梁非常少见。斜置式角梁结构的建筑造型,因角梁与椽、檐檩形成的夹角较平置式小,故使翼角升起平缓,造型古朴浑厚。斜置式角梁结构的角部荷载成斜角式传递,稳定性较差。宋代以后山西境内四坡式木结构建筑的角梁结构,以"平直式"为主。平直式角梁结构特点是,梁头及梁尾上承博檩,中间角柱或铺作为支点,内外形成杠杆式平衡受力关系,承载稳固,角梁与檐檩形成90°的夹角,与椽形成的夹角大于斜置式角梁结构,其翼角升起也较斜置式角梁结构陡峭,造型趋于玲珑。
游仙寺毗卢殿角梁仍保留斜置式特征,但其结构较唐五代已有变化,唐五代时期老角梁尾部直接与下平穗结构,不设续角梁,仔角梁呈大飞椽形状,游仙寺毗卢殿老角梁尾部承下平博,且设续角梁,续角梁前端压于仔角梁尾部,与平置式角梁非常接近,是斜置式和平置式角梁兼用的结构实例。反映了匠工们在调整建筑造型时,对翼角升起高低控制的一种科学的理性化手段。
游仙寺无论是选址还是单体结构,均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毗卢殿的铺作、角梁、工概及大木等结构既具有本区域木结构的强烈特征,又带有不同区域木结构技术的相融性,同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结构风格,是研究山西区域营建技术传承性的稀有实物资料。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古建筑维修质量监督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