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原历史上一张响亮的名片,晋祠水稻又迎来了一个收获的金秋。
赤桥村村头,金秋稻米打场成为古村一景。
春播时节,村民劳作在地头,放眼望去波光粼粼、稻禾茵茵。
晋祠水稻进入机械化收割的时代。
稻米收获后,村民要经过5道工序保障颗粒归仓。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等措施,使晋祠稻米产业在不断壮大。
村民正在打造田园生态观光体验项目。
经过精心包装的晋祠大米,在第一时间推向市场。
进入秋季,晋祠镇赤桥村太原市晋源区稻香豫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高永强又忙碌起来,趁着天气晴好,赶紧张罗着把稻谷收获入仓。
作为太原农耕文化的品牌,晋祠大米从“晋献嘉禾”到今天,一直被称为“北米之最”、华北名产,飘香余年。当地谚语以“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来盛赞晋大米“味殊而美”的品质。
据史料记载,晋祠水稻早在西汉时期已大面积种植。《寰宇记》载:“隋图经之,晋泽(太原旧沟渠)在晋阳县西六里,隋开皇六年(年)引晋水灌溉福田。”历代文人墨客更为晋祠大米留下许多千古佳句。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游历晋祠,看到稻禾茵茵的田间像天然画卷,欣然赋诗,“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千家溉禾稻,满目江南田……”北宋大诗人欧阳修用“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的诗句盛赞晋水之美、稻米之佳。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也曾写道:“太原晋水,稻田尤饶。”可见一千五六百年前,晋祠稻的种植,就已经发展到一个繁盛阶段。清代许荣用“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描绘了晋祠稻田当年的盛景,让人联想到一片波光粼粼、水稻葱茏的景象。上世纪90年代初,享誉全国的晋祠水稻由于环境、水源、土地等等原因几近绝迹。
从年起,太原市政府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实施煤矿产业退出计划,全面开展生态恢复治理,为挽救晋祠大米提供了机遇。随着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效果的显现,地下水位逐年回升,其中晋祠地区近5年累积上升了35.04米,截至年,难老泉水位已距地表3.8米。同时,晋源区依托深厚的农耕文化传统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以恢复水生态环境为抓手,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示范、规模化生产”的思路,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特色观光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鼓励农民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从年开始,在晋源区政府积极支持下,民营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开始保护性复种晋祠大米。截至年,晋祠水稻恢复种植面积近亩,晋祠大米产量达到万斤。
年赤桥村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爱国立世、孝老传家”为主题,举办了首届“第一碗晋祠大米”稻香文化节,每公斤卖到10元,并一度脱销。年,又举办了“插秧文化节”,赤桥村晋祠大米一举闻名。依靠政府扶持,当地围绕特色产品,开发水稻种植观光旅游、大米生成过程体验参观、品味晋祠大米等农业旅游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晋祠大米不仅凝结着一代太原人的记忆,也凝结着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承载着繁衍千年的农耕文明和历史文化。
本版策划:李联军摄影报道:孙荣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