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世间孤例一起看看宋代立交桥

来源:晋祠 时间:2024/8/18

即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提到“立交桥”依然有高大上的感觉,尤其是中小城市里,立交桥也并不多见。然而在多年前的宋代,已经有设计精巧的立交桥存在,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鱼沼飞梁”——最古老的水陆立交桥

世界上最古老的水陆立交桥是太原晋祠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建于宋代,造型独特。

鱼沼飞梁是中国少有的一种十字桥梁形式,在方形沼内,置34根石桥柱,柱头置木斗栱与梁枋,承石头桥板与石栏杆,石桥面中高两侧面低,木斗栱与梁枋改变了石桥面的推力传递方向,使重量垂直传到桥柱上,桥柱从梁枋荷载角度分布间距宽窄不等。桥梁充分利用材质在三种环境中的特长,石柱水中耐腐,木材韧性与塑性,石桥板耐磨、防火,达到了桥梁坚固、美观、耐久的效果。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赞叹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八字桥”——最早的立交桥

我国最早的立交桥则是绍兴“八字桥”,此桥也建于宋代,虽已经历了近年的风雨及天灾人祸,至今仍保存完好。

在《嘉泰会稽志·桥梁》篇中就记载有八字桥在府城东南,而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八字桥”是一座梁式石桥,位于现绍兴市东南八字桥直街东端和广宁桥直街交汇处,也是三条河流的交叉点,南北流向的是主河,至今仍通船只,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小河。东去五云门,北通都泗门,西可进人市中心,南近东双桥,地理环境复杂,位置重要。宋代的匠师们非常聪明地利用了这里的天然条件,设计时把桥址选在三河交点的近处,正桥架在南北流向的主河上,净跨45米,桥高5米,桥洞宽3.2米,全部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副桥架于两侧的踏跺(引桥)下。八字桥桥形非常优美,桥的路跺,东侧沿主河岸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西侧向南面、西面两个方向落坡。从北边的广宁桥上过来沿着这条主河岸,可直达“八字桥”顶,从桥上再可分两边南下或西下。在这两条路跺下面又各筑有两座方形桥洞,跨越两条小河。走下桥后,往北回首,这两条踏跺极像一个巨大的“八”字。

这座古立交桥下还筑有纤道,供背纤人拉船顺利通过,在每个望桥柱上都雕刻着极为优美秀雅的覆莲形浮雕图案。此桥平面布置也独具特色,架三桥跨三河通三街但整体是一座桥,既解决了水陆交通问题,而且建桥时不拆屋不改道,和周围原有的环境自然地融会在一起。这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极为优秀的范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