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美女小编和小伙伴们踏上了山西的古建筑之行
(学姐为你们考研要走遍全中国有木有!)
这一路将给大家怎样未知的触动和惊喜
这些曾经辉煌而壮丽的存在
曾经有怎样悠然动人的属于自己的故事
我们一起
听它们诉说......啦啦啦
——喵爷
▲我名为太原,前世便是那个名动千古的晋阳城,而今的沧海遗珠,更让我记起前世的沧桑
太原实在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地方,千百年来沉淀了多少悲壮豪情的故事。晋阳古城,始于春秋末期,然而被焚毁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但作为见证沧桑的历史文化遗产晋祠却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晋阳大地上,熠熠生辉。即便其精致,其古朴,其辉煌都与现如今的嘈杂不安格格不入,依然奇迹般地自由生长自由阐述着前世与今生。
▲我始建于西周古唐国,作为唐叔虞的祠堂而存在
晋祠是奉祀西周初期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的祠堂,这个唐叔虞何许人也,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他麻麻就是姜太公的女儿,他的封地在唐国,故称唐叔虞。
▲我的规模逐渐壮大,香火旺盛,被世人所推崇,这个时候叫北齐
其实周成王立姬虞为唐侯起初确为玩笑之语,只因当时周成王正巧平定了北方唐国的叛乱而心情大好,后来某没眼色的史官跟周成王说“天子无戏言”,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如是记载。也正因这样玩笑般的封侯,才有了后来唐国的繁荣平定。叔虞在执政期间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人民爱戴和拥护,死后,便在晋水源头有了最初的晋祠——唐叔虞祠。
▲那天,赵匡胤一把大火烧了整个晋阳,火焰蔓延到我脚下,伤痕斑驳,然而不知自己何去何从
而晋祠的创建年代已经不可考,最早记载着晋祠的文献为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从记载来看,创建时便有了“水上结有飞梁,树木交荫,游人如织”的盛况,可见,年前,上一世的你,是否也到过晋地,参与过晋祠的故事。
▲在所有晋阳同胞们绝决悲痛时,赵光义似乎看到了我的存在和哀伤,只五年,大兴土木后的我依然璀璨如前,但似乎缺失了一点什么
时间渐逝,在漫长岁月中,晋祠的面貌不断改观。直到东魏、北齐时期,高欢、高洋父子将晋阳作为陪都,建起霸府、晋阳宫、大明宫、十二院,壮丽豪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北齐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现在的晋祠博物馆中的读书台、忘川亭、难老泉亭等都始建于那个时期,从此晋祠的规模更盛于北魏。北齐崇信佛教,后主高纬与年将晋祠改为大崇皇寺。(小编碎碎念:所以啊,能遗留到现在的名刹古建,不是因为地处偏僻而躲过了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就是因为本身为皇家寺院,倾注巨资,任谁都不舍得夷为平地吧,然而赵匡胤兄弟让小编不得不打脸)
▲宋绍圣年间,主殿跟前铸起4个金人,好生有趣,不在那么孤单了
▲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传说李渊、李世民父子从晋阳反隋起兵,曾祈祷于晋祠叔虞神像前,又因为这片土地为古唐国,于是定国号为“唐”。理所当然的,唐代的皇帝们自然对这片大本营格外青睐,使其成为当时仅次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的第三座大城市,而当时的晋祠也自然有了更长足的发展。
▲晋祠圣母殿转角铺作仰视图
历史到此戛然而止,天大的逆转出现在宋朝。宋初,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三下河东攻伐晋阳城,鉴于晋阳出过刘恒、高洋父子、李渊父子、五代石敬瑭等人,认为晋阳地处龙腹,于是借口“参商不两立“,将晋阳城火焚水灌夷为废墟(小编碎碎念:尼玛啊!!!好理由好借口啊!!!心中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啊!!!好好的一个千年古城,积累了多少斑驳与沧桑啊,一把火,好了,斑驳过头了)。而赵光义,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样的作死行为:在焚毁古城的同时,先后用五年时间大修晋祠,理由是,为了“积!功!德!”。还给几百年前的唐叔虞追封为汾东王,连带着叔虞的麻麻也给了封号“显灵昭济圣母”,没错,他麻麻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姜子牙的闺女儿邑姜,也就是今天晋祠的主供人——圣母娘娘。从叔虞祠到圣母祠的转变实在是牵强,想来或许是宋朝想对火焚晋阳之举有一丝丝歉意吧。不过此举也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宋代遗筑的代表作。
▲圣母殿外廊占进深两间,更为开阔
▲副阶周匝铺作层狗视图
▲副阶周匝铺作层狗视图
▲东北角狗视图
▲经过后世加固的角梁
▲经过后世加固的角梁
▲出挑的外檐,陪伴我千年的风吹日晒
▲哦sorry,我忘了这是我哪个方向的转角铺作了
▲傲娇又可爱的昂
▲北侧。。。吧
▲构建上残存已久的彩绘,虽不见光华,但风韵犹存
▲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政要皇族,都有个爱好,给我挂块匾
▲这篆书不错,只是年代久远,我真的不记得谁给我题的字儿了
▲奥忘了告诉你们,我前廊的柱子上可是有8条盘龙的呢,至今还能看到龙鳞刻纹
▲有点过曝的子角梁
▲三晋遗封,慈禧给我题的,嘻嘻
▲生命力异常顽强的盘龙,同个姿势同个表情,伴我三生三世。这条叫应龙
圣母殿,晋祠最古老、最壮丽的大型建筑,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圣母殿总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副阶周匝,前廊深两间。殿周26根廊柱微微内倾,使四隅角柱明显增高,而后形成了较大弧度的前檐,增加了大殿稳固性和曲线美。圣母殿采用“减柱法”的营造方式,殿内和前廊共减去16根柱子。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如是描述“晋祠圣母庙大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几成方形,在布置上至为奇特。殿深五间,副阶周匝,但前廊之深为两间,内槽深三间,故前廊异常空敞,在我国尚属初见。”(红色字你懂的,学姐只能帮到你这里了~!)
▲这家伙便是我跟前的俩门卫,宋塑,看着狰狞,其实萌萌哒~
▲看什么看!鸟人~木有见过帅锅吗?
▲圣母殿内有43尊大小塑像,宋代原物
金代大定八年,圣母殿堂东修建了献殿三间。至此,晋祠以圣母殿为主题的布局日渐形成。晋祠经历了历史的大风大浪,小插曲也不间断,金代时在晋祠求雨非常灵验,人们就将供奉的圣母误认为是水母,到明朝甚至官方明确将圣母邑姜定为水神。直到清康熙年间从草房中发现了宋代当初立圣母殿的碑文,才意识到现在供奉的水神原是唐叔虞的麻麻、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小编碎碎念:不知道邑姜姑娘当了几百年的水神是不是真的已经学会了求雨的技能)
▲鱼沼飞梁,国宝级建筑,架虚为桥,若飞也
元明清时期,人们又修建了昊天神祠、老君洞、三清洞等许多道观,而原先居于主要地位的唐叔虞祠,反倒居于偏北次要的位置了。
▲鱼沼飞梁桥面34根八角石柱支撑,东西长19.6米,宽5米。两端连接圣母殿和献殿
▲看看就好,哎~(╯‵□′)╯︵┻━┻
8月的晋阳,即便是避暑胜地,也奈何不了当空的烈日。当美女小编和小伙伴们寻找庇荫纳凉的地方,穿过几道幽静深远的石径,窗机,石桌,古树,看到了唐叔虞祠。几处小景也衬得这个偏殿有一丝清净和与众不同,而又道不明与圣母殿前熙攘热闹的景象到底有何区别。也许正是这个晋祠原本的主人以一抹高冷清幽的庇佑环绕了这座看似耀眼却感到清凉的千年晋祠罢。
===================================
责任编辑:尚谷设计编辑部
内容策划:尚谷教研室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编辑部
公众平台:sg-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