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即将来临,作为晋祠四宝之一、象征团圆美意的晋祠桂花元宵迎来了热销期。在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长巷村,老手艺人韩福元还用上了自动化设备,元宵口味没变,却告别了人推石碾磨面的手工方式。
26日9时许,在太原晋祠景区附近的村边,记者看到有不少销售晋祠桂花元宵的摊点。晋祠镇的一位老村民说:晋祠有四宝——“大米心心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作为晋祠四宝之一的“元宵蛋蛋”就是指晋祠桂花元宵,内馅大多采用桂花和当地生产的莲子粉、玫瑰等,吃起来口感好,软软糯糯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前,晋祠镇的村民几乎家家都会做元宵,随着时间推移,做元宵的村民逐渐少了。到了现在,成规模的元宵家庭作坊只剩下七八家,集中在北大寺村、南大寺村、长巷村、王郭村等。晋祠桂花元宵的顾客,除了本地走亲访友的村民、晋祠游客外,还有慕名驾车从太原市区找上门的市民。从迎泽区赶来的韩女士专门列了一个清单,除了自家吃,还帮邻居们买一些。
相比晋祠往年的传统手工元宵来说,在晋祠桂花元宵产地之一的长巷村,63岁的韩福元将自家的设备“鸟枪换炮”,从纯手工制作转变为自动化设备制作。“这几天,我们每天要卖出一万多颗元宵。到了正月十二、十三,预计卖出的还会更多。”韩福元说。
在韩福元的元宵作坊内,两台高达2米多的自动石碾机正在运转,发出“隆隆”声。石碾机上有一个提升机,碾碎的江米粉落入旋转的轨道上,经筛子筛选后,细腻的江米粉落入口袋中,粗颗粒的江米粉则会被返回石碾子进行再次碾压。
韩福元说,以前人推石碾磨米,一次需要七八人合力,一个小时才能磨出二十斤江米粉。现在,有了自动化设备,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产量,一个小时就能磨出一百斤江米粉。当然,在自动化程度提高的同时,碾米用的还是石磨,而且面粉更细,这样元宵容易煮,口感更好。
在滚元宵的作坊内,一个高速旋转的大圆盘上,数百个元宵馅,在白花花的江米粉中以相同的韵律跳动翻滚,越来越大,变成了同样大小、白乎乎、圆滚滚的元宵……这台设备也是刚刚启用的。
韩福元说,从碾压江米粉到滚元宵,整个元宵的制作过程的自动化,设计者都是他的老邻居吴春会。53岁的吴春会擅长维修机械,也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民间“发明家”,他看到韩福元一家手工制作元宵很费劲,就帮忙设计并组装了相关的设备,耗时一个月完成。
温馨提醒元宵热量高不能贪吃哦
元宵最好现买现吃,当下不吃可以速冻保存。在煮元宵时,应用勺背轻轻推,让元宵转几下,这样不易粘锅底。元宵煮沸漂起后,改用文火煮3—5分钟即可食用,千万不能让元宵在水里泡太久。
炸元宵的风味也不错。韩福元建议的方法是:把油烧至八九成热,放入生元宵,在油炸过程中,需要用铲子背轻轻拍元宵表面,等待元宵变得金黄后即可出锅。
不过,元宵好吃可不能贪吃,元宵热量高不容易消化,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食用,也就是上午10点、下午4点左右为宜。
文字:山西晚报记者马继玲
通讯员杨润德
摄影:山西晚报记者李春泽
编辑:郭佶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