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南城角,
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
它的名字与一个叫晋阳古城的名字相联系。
它枕在晋阳古城的城墙遗址上,
背靠着的是一座归去的晋阳古城。
它像一座地标,
探寻晋阳古城的历史、遗址就要从南城角开始。
晋阳古城曾经在世年,归去了已经多年,
它曾经辉煌灿烂,留下一串耀眼的名字,
赵简子、赵襄子、豫让的忠义、李世民、高洋、晋祠圣母、宋塑侍女等,
赵匡胤、赵光义三下河东把晋阳古城火烧水灌夷为平地,
这些名字不能叫南城角、晋阳古城永远沉默。
当我翻开《资治通鉴》开篇,
承载中国历史进程里程碑的三家分晋之战,
就发生在我家乡的这片土地上。
我在晋阳古城的城墙遗址上成长,
晋祠智伯渠是我童年玩耍游戏的河渠。
清冽的蓝蓝的渠水曾经陪伴着我,
如今它们的身影都不在世。
晋阳古城,晋祠智伯渠这两个《史记》、《资治通鉴》里记载的名字,
一个承载着三家分晋的中国历史之舟,
一个承载着三家分晋的中国历史之船,
三家分晋是山西最亮丽的风景,
晋阳古城为什么不在人世?
它仿佛像嫦娥上了月宫?
它仿佛像金玉埋入荒土,
晋祠智伯渠如今去了哪里?
当我翻开《水浒传》的时候,
晋源方言口呱呱“兀的”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
第四回:智深道:“兀(的)那汉子,你那桶里甚么东西?”
第十四回:晁盖假意看他一看,喝问道:“兀的这厮不是王小三么?”
第二十三回:宋江指着道:“容我再行几步。兀(的)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钟了作别。”
第二十六回:武松看着王婆喝道:“兀(的)那老猪狗听着!我的哥哥这个性命都在你的身上,慢慢地却问你!”
第四十二回:李逵焦躁,叫道:“哥哥,你也是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兀的不是气破了铁牛的肚子!”
看到这些句子时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这是前世的夙因让我与《水浒传》相遇。
激动的心情换作寻找《水浒传》神机的动力,
因而开始了一往无前的旅行。
《水浒传》的神机在书中明摆着,
默默地等待着晋源人来认识、发现,
第九十九回写的是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施耐庵借太原县城、县衙、县衙大槐树、四道街、四道门、
晋祠智伯渠等晋源地名重新演义了晋源历史上
三家分晋、晋阳古城毁灭两次水灌晋阳古城的历史。
晋源的这片土地上,
曾经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硝烟不断,
它给世人留下了三家分晋,晋阳古城葬身火炉两段血淋淋的历史。
晋阳古城归去,宋朝大修了晋祠庙,
把唐叔虞的主神位置旁移,
圣母殿建在主神位置上,
它仿佛晋阳古城曾经的宫殿,
晋祠圣母、宋塑侍女仿佛晋阳之母、晋阳古城的魂魄灵位,
这是《水浒传》等传达出的信息,
也是真实的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
人们把晋祠圣母说成是邑姜是错误的。
《水浒传》的水指晋祠智伯渠水,
《水浒传》的背景是水灌晋阳古城,
它借山东说山西,几百年让人不知所以,
第四回写了九里山前作战场,
第九十九回写了水灌太原城。
第七十二回: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借否定了山东,凤城指归去的晋阳古城又叫凤凰城。
晋源方言口呱呱兀的,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凭这二项就能确定《水浒传》属于晋源。
什么时候梁山好汉们才能魂归故里?
他们说着故乡晋源的方言,
穿着故乡晋源的暖鞋、絮袄儿在晋源的九里西山前征战。
他们演义的是三家分晋,晋阳古城毁灭两段血淋淋的历史,
他们的忠义秉承晋阳义士豫让“士为知己者死”的忠义。
他们的绝后比喻晋阳古城归去把山西的历史中断。
他们一个个都埋入土丘,
比喻晋阳古城埋入坟墓。
晋阳古城、晋祠智伯渠的名字写在《史记》、《资治通鉴》里,
明太原县城、晋祠智伯渠等晋源地名写在《水浒传》里,
三家分晋的红旗插在归去的晋阳古城。
《水浒传》回到故乡晋源的日子不应该遥遥无期。
明天,山西人、晋源人因《水浒传》等而骄傲,
我的家乡南城角,是最闪耀的名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