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介绍 >> 正文 >> 正文

提前做好功课,才能游玩的地方,山西晋祠

来源:晋祠 时间:2025/2/10
中科医院专家 http://m.jpm.cn/article-95589-1.html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可见晋祠在山西的重要性。给大家看张图,你是否觉得面熟。对,它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二郎神打斗时变换的图案。这座建筑就在晋祠。

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

西周初年,周成王把弟弟姬虞封到了唐国做诸侯,而当时的晋源一带就是唐国的属地,姬虞作为唐国的第一代诸侯,史称唐叔虞。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圣母殿

圣母殿创建于宋天圣年间,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木雕盘龙

木雕盘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活灵活现,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

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人们在此休憩,远观像大鹏展翅,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

文物遗存之金人台

金人台共有四尊铁人,因为人多,没拍到正面的照片,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年),保存完整。导游讲了关于铁人的故事,据说,铁人忍受不了夏天的炎热,走到汾河边想过河。见一条小船,铁人要求船家带他渡河,船家道破了铁人的本相并把它抬回金人台。圣母令手下将领,在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作为对不服戒律的惩罚,金人脚上迄今还留着三刀印痕。

文物遗存之对越坊

对越坊在晋祠景区中轴线上,建于万历四年(年),造型优美,结构壮丽。此匾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二字笔力遒劲,相传,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顽症,百医无效,后在吕祖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着“添砖加瓦”,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唯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

文物遗存之周柏唐槐

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这么粗的大树,没有5、6个人是围不住的。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种植的槐树,游人都会跟他们照相,粘上长寿的喜气。

文物遗存之水母楼和难老泉

水母楼有个传说,水母生性善良,婆婆百般虐待,当地缺水,她每天翻山越岭去挑水,感动仙人,送她一条马鞭,放瓮中轻轻一提,就有水了,全村人也不用挑水了,婆婆从瓮里偷偷抽出马鞭,不料水喷涌而出,眼看淹没了村庄,她不顾生命安危坐于瓮上,水缓缓流成了源源不断的难老泉。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闺女去接难老泉的泉水去了但听说,泉水已经没了。相传后人为争水而发生争斗,据说北宋年间,晋水两岸人再次争斗,官府便将一滚沸的油锅置于地上,撇进十枚铜钱,代表十股泉水。这时北岸的一人跳入锅内,一下捞出七枚,从此,水上筑一石堤,砌十个洞口,向北流七股,向南流三股。

在旅行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了解历史、展望未来,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