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介绍 >> 正文 >> 正文

姓王的人一生必去的地方山西晋祠

来源:晋祠 时间:2024/6/3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1/

春节自驾山西特意留出一天时间去参观了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桌上放的红色衣服鞋子,是信徒来还愿时供奉的。

左手第二个被柱子挡着的侍女就是最出名的侍女,俗称阴阳脸。一边脸愁眉不展一边笑,据说梅兰芳特意在这里学习过她的表情都没有学会。可惜拍的角度不好看不到。

西周的周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翼城,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

圣母殿为晋祠古建三绝之一。创建于宋天圣年间(年—年)。圣母传为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

木雕盘龙

晋祠古建三绝之二。

木雕盘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

鱼沼飞梁

晋祠古建三绝之三。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最早的立交桥。

金人台

金人台共有四尊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年),保存完整。据说,铁人忍受不了夏天的炎热,走到汾河边想过河。见一条小船,铁人要求船家带他渡河,船家道破了铁人的本相并把它抬回金人台。圣母令手下将领,在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作为对不服戒律的惩罚,金人脚上迄今还留着三刀印痕。

水母楼

在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住在晋祠附近的金胜村。但是,她嫁后遭婆婆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只要前桶且将桶底做成尖底,使柳女无法休息。骑马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中一提,水即满瓮。这个秘密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趁柳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大水涌出即将淹没村庄。柳女闻讯赶来,坐在瓮上让水势变小得救了人们,水母也再没有离开水瓮。

奉圣寺

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

水镜台

水镜台是明清戏台,台上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用为后幕,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戏台分前后两部,从建筑形制来看,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后台台身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中以木板隔开,上悬“水镜台”横匾。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

对越坊

对越坊在晋祠景区中轴线上的金人台西,建于万历四年(年),造型优美,结构壮丽。此匾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宛如游龙。相传,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顽症,百医无效,后在吕祖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着“添砖加瓦”,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对越”语出《诗经·周颂·清庙》“对越在天”一句。

周柏唐槐

晋祠三绝之一。

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茂盛葱郁,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周柏唐槐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位于水镜台前,是晋祠古树中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

圣母殿雕塑

晋祠三绝之二。圣母殿的中央是“邑姜”像,左右两庑有40多位侍者。在圣母殿内尚存的43尊彩绘塑像中,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

难老泉

晋祠三绝之三。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门票冬季去的大人80,未满18岁的凭身份证半价优惠。

注意:晋祠圣境,只是个在晋祠南面的公园,导航里面的晋祠博物馆才是正宗的晋祠。我们就导航到晋祠圣境了,往北走穿过圣境才是晋祠的大门和售票处。

让我觉得最值得的就是这里的子乔祠,据导游说是所有华夏民族中王姓的祖先,凡是王姓人都要去上香,如果捐钱多才可以在签名本上留名,要是给零钱就放桌子上就可以。

导游80元讲解一次,不是按人数来的,不管几个人都80。

没有导游讲解晋祠的精华就不能了解,相当于白去。最后发个图,大家看看这个建筑像什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