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这对偶联,表达对唐太宗文韬武略、贞观之治的仰慕之情再合适不过,在晋祠博物馆贞观宝翰亭,一通《晋祠之铭并序》碑刻也被这首诗高度概括,那您是否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与唐叔虞祠之间的历史渊源呢?
记者杨瑾:“跟着快车去寻宝”,晋祠我们带您来过,但是掩映在晋祠的参天古柏当中,还有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就是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这也是李世民流传在世的唯一一通碑刻。
唐太宗为什么会在晋祠立碑呢?这可以追溯到公元年,唐高祖李渊与儿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在唐叔虞祠祈求唐叔虞暗中保佑的历史故事。第二年,父子二人就攻取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公元年,已经48岁的李世民重游晋祠,遥想起18岁起兵,发迹神祠,他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奋笔疾书,亲撰此铭文。
记者杨瑾:进入到贞观宝翰亭当中,右手边您会看到唐代时候的原碑刻,这个碑刻就呈现出了唐代碑刻,上面雕有螭龙,一对齐头下垂的造型特点,在它的右方,是我们清代时期复刻的一通碑刻,这也是体现了清代的一个碑刻特点,那就是碑额采取双龙戏珠的碑刻造型,在这通碑刻上面,其碑文也更加容易辨别。
“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辅”,《晋祠之铭并序》的开篇,唐太宗首先提出了更新政权,需要依靠亲属辅佐的执政思想,紧接着就是赞美唐叔虞的功绩,以及赞叹晋祠建筑的宏伟精美,在这一点上,李世民认为,晋祠建筑富丽堂皇,与昆仑山上神仙的宫苑相比也不足为奇,在这样美的一处地方,李世民再次发愿,希望唐叔虞能够继续保佑唐朝国祚兴旺。
记者杨瑾:在了解唐碑的内容之余,我还要告诉您的是,唐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是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于一体的国宝碑刻。下次来晋祠,您一定不要错过哦。(记者杨瑾小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