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介绍 >> 正文 >> 正文

这里是太原这座锦绣之城藏有多少晋阳国

来源:晋祠 时间:2023/3/12

▲汉鎏金熊纹铜枘

年太原迎泽区店坡村悦龙台汉墓出土

太原市博物馆藏

Jin

Yang

春暖花开,

此时的太原最美。

这里,

三面环山,一水中分,

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多年建城史。

如果您还不知道怎样欣赏

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的太原,

那么,

请带上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最新出版的《晋阳国宝》一书,

“按书索骥”,

去领略“锦绣太原城”的风光,

定不负春光、不负卿!

▲《晋阳国宝》书封

太原市文物局编著的《晋阳国宝》一书系统展示了太原市国宝级的文化美景和重要考古发现,上、下编70篇文章互相补充支撑、相辅相成,其中大多数为首次公开发表,很多是近年来最新的考古成果。

上编“营造精华”34篇,主要介绍地上的文物建筑,涵盖古建筑、石窟寺和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包括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一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下编“地不爱宝”36篇,主要介绍地下的考古发现,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包括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书共29.9万字、幅图片。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晋阳国宝》主编冀晓峰说,编著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把太原市这些国宝级的文化美景系统地挖掘整理,全面地展示给读者”。

▲《晋阳国宝》主编冀晓峰

太原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

年,冀晓峰带领着一批文物专家学者,编著出版了《太原最有文化的33处美景》,介绍了太原市第一批至第七批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他主持编著的《太原文化美景》《讲述——太原历史文化撷英》《品读龙山》《听得见的博物馆》等书相继出版,涵盖了太原市所有县以上等级的不可移动文物,赢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此次,在之前专注解读“地面文物”的基础上,冀晓峰将内容拓展延伸至对“地下文物”的介绍,主编了更加全面的《晋阳国宝》。

▲冀晓峰近年来参与编辑的书籍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晋阳国宝》出版之际,山西晚报.文博山西记者专访冀晓峰,请他讲述太原的历史文化脉络、国宝的文物价值、文物保护工作的近况,以及太原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以期有更多的人了解太原、认识太原,增强人们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文化自信,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有意义的工作中去。

▲山西晚报年4月11日报道版面

太原历史悠久,宝贝光彩夺目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请您先详细地介绍一下《晋阳国宝》这本书吧。

冀晓峰:《晋阳国宝》的编著历时两年,太原古称晋阳,所以“晋阳国宝”也就是太原国宝。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原市辖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由原有的33处增加到38处。年9月,国务院又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是太原市唯一入选的单位。应该说,国务院公布的这39处都可以称得上是太原的国宝。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外景

而且太原也有许多重大考古发现,如晋阳古城遗址、北齐徐显秀墓、隋代虞弘墓等,再加上许多景区经过提升改造后,面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晋祠、天龙山、太山、双塔景区等,所以就想把这些变化的东西梳理出来,告诉大家我们太原的国宝是什么。

▲晋祠圣母殿

另外,书内上下编的名目“营造精华”和“地不爱宝”也有涵义在里面。中国古代将建筑的设计和建设,称为“营造”,“营造”一词出自《晋书·五行志上》,所以给这部书的上编起名为“营造精华”,主要介绍地上的文物建筑。“地不爱宝”,意为大地不吝啬它的宝藏,指地下有文物出土,出自《礼记·礼运》。所以下编“地不爱宝”主要介绍地下的考古发现。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太原宝贝真的很多。

冀晓峰:是啊,50万年前,太原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最早的遗址是尖草坪土堂旧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太原有多处,有名的如娄烦童子崖、太原义井、清徐都沟等遗址。去年还发现了尖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是迄今为止太原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仰韶中晚期遗存,又为太原史前考古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尖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彩陶罐

从年前晋阳城问世起,这里便成为中国北部的通都大邑,军国重镇。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若星辰的晋阳文化,留下了博大丰厚的历史遗存。太原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处,可移动文物25万余件。多吧?许多人不知道咱们有这么多宝贝。

这里既有远古人类活动的古交遗址,也有被誉为中国“庞贝城”的晋阳古城遗址;既有全国最大的祠堂式古典园林建筑群晋祠,也有展现我国绘画艺术杰出成就的王家峰墓群;既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道教石窟龙山石窟,也有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天龙山石窟;既有中西合璧的近现代建筑山西大学堂旧址,也有山西革命史的摇篮中共太原支部旧址……都光彩夺目啊。

▲龙山石窟郭明生摄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宝贝多也是因为太原有悠久的历史。

冀晓峰:自公元前年赵简子构筑晋阳城算起,太原历经晋阳古城、太原府城、明太原县城“三城”更替,如今建城已超过年。年3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太原成为全国第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以公元年宋太宗赵光义毁晋阳城为界,前为霸气的龙城,后为秀美的太原。

晋阳诞生之初,即以军事重镇闻名于世。公元年前,晋阳先后作为战国时期赵国的初都、前秦的短期都城、东魏的霸府、北齐的别都(下都)、唐北京(北都),以及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时期的都城,史有“九朝古都”之称,所以有“龙城”之誉。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天王三京,北都居一。其风俗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踞镇,非贤莫居”。公元年后,中心移至现在的位置,逐步拓展建设,宋元之际便有了“锦绣太原城”之美誉。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唐朝时黄河流域最繁荣的三座城市就是长安、洛阳和太原,所谓“天王三京”。

冀晓峰:对,其实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兴盛的朝代都与太原有着密切的关系:汉文帝刘恒龙潜晋阳17年,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晋阳起兵,开启“贞观之治”。

汉承秦制,郡县与封国并存,太原郡与韩国、代国、太原国交替存在。公元年,刘邦封他的儿子刘恒为代王,7岁的刘恒跟着母亲薄后来到代国国都晋阳,就是今天的晋源区晋源镇一带。17年后周勃平定诸吕之乱,24岁的刘恒返回长安承继大统,就是汉文帝。他的儿子,即汉景帝刘启是出生在太原的,所以有“龙潜太原”一说。刘恒在太原17年,体察民间疾苦,励精图治,太原可以说是“文景之治”盛世的发祥地。现在太原市晋源区南街的龙天庙就是祭祀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的庙宇,像这样一殿供奉“文景之治”二君王的殿堂,除晋阳之外,绝无仅有。

公元年,李渊、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反隋,仅用天就攻占了长安,开创了大唐盛世,即“贞观之治”,大唐盛世也从太原发祥。唐代,北都晋阳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共称为“天王三京”。

▲娄睿墓壁画西壁鞍马游骑图

▲娄睿墓迎宾图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就是这样厚重的历史造就了博大丰厚的晋阳文化,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

冀晓峰:说到这儿,我想再讲一个人——高欢。高欢是鲜卑化的汉人,东魏的丞相,他不在国都邺城办公,却常年坐镇太原,政出晋阳,遥控东魏政权。高欢去世后,儿子高洋废掉东魏皇帝,于公元年创建北齐,定都邺城,晋阳为别都,即另一个首都,是不可替代的政治中心。北齐虽然时间不长,仅存在了28年,却有6个皇帝执政,在中国年历史长河中绝对算得上短命,但却是晋阳的黄金时代。朝廷许多重要官员多在晋阳建宅,死后便葬在晋阳。太原是北齐墓葬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许多墓主地位和墓葬文化都是高层次的。北齐娄睿墓和徐显秀墓的壁画,不但是当时中国绘画的代表作品,而且刷新了美术史关于北朝绘画的篇章。

▲墓主徐显秀与夫人宴饮图

▲墓主人出行图

▲墓主夫人出行图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九朝古都”之称也说明了晋阳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冀晓峰: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年在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发现的保存完整的虞弘墓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墓是当时轰动全国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虞弘是鱼国人,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人,在北齐、北周、隋三朝为官。公元年前后任代州、并州、介州检校萨保府。什么是萨保府?欧洲、中亚、西亚来中原做生意的胡人领队被称为萨保,北朝、隋、唐为了控制这些胡人部落设了萨宝府,萨保府是朝廷管理胡人商队贸易及宗教事务的官员。这个说明什么?说明太原当时是一个繁华都市,世界各地的商人云集在这里进行贸易。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太原人都知道咱们修个路、盖个楼就能挖出“宝贝”来,其实大家都好奇这些“宝贝”是怎样安置的?

冀晓峰:目前文物保护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原址保护。这是最好的一种保护方式,就是在原地盖一个博物馆或者是修一个遗址公园,比如像迎泽区王家峰的北齐徐显秀墓,就正在建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现在已经基本建好,今年有望开放。

二是整体搬迁。比如迎泽区恒大悦龙台西汉M6,这是一处汉代墓葬,M6是它的编号。这座重达50吨的墓葬就是采用套箱形式被整体“打包”送到太原博物馆去了。年,考古研究人员对M6进行了室内考古,这是山西省首例将大型墓葬整体搬迁至室内开展的考古挖掘工作。再比如年发现的唐代郭行壁画墓,墓中的壁画是目前太原地区发现的最精美的唐代壁画之一,考古人员也是把它整体“打包”送到北齐壁画博物馆进行保护。

▲恒大悦龙台西汉M6出土的玉印

▲唐代郭行壁画墓西壁演乐图

三是取样回填。就是提取文物并采取去污、修复、封护等保护措施后在博物馆展示,同时采集土样、残留物、丝织品、粮食、漆皮等各类样品,最大限度地保存当时的文化信息,然后回填。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那像山西大学堂这样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还在使用,这样可以吗?

冀晓峰:文物工作的方针就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所以这种情况是可以的,解放路上的太原天主堂、太原清真寺,狄梁公街上的崇善寺大悲殿都是这样的。

编书是个苦差事,因为热爱而“随遇生欣”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咱们再说回《晋阳国宝》这本书。与之前您主编的作品不同,此次将书的内容延伸至地下文物的原因是什么?

冀晓峰:在编书的过程当中,我省著名的考古学家常一民和我讲,这几年太原市文物局虽然编印了一批解读太原文物的图书,为大家了解太原、品味太原提供了工具,但是这些书籍主要着眼于地面文物,缺少地下文物的介绍。多年来,太原考古有很多重要的发现,是太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建议我有机会把这部分内容补上。所以《晋阳国宝》就形成了上、下两编这样的格局。

在这本书编著的关键时期,常一民又带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考古名家工作室”团队成员鼎力支持,完成了26处古遗址和古墓葬的资料整理和图片收集。另外,我想告诉大家,所有参与编写、整理资料和图片收集的同志都没有报酬。

《晋阳国宝》中选用的许多摄影家的作品和书法家为《晋阳国宝》题写的书名,都是大家无偿提供的。像摄影家王俊彦,总是自己带车、带设备到县区为本书专门拍摄图片;还有我省著名漫画家牛力绘制的3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处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的水墨画,也是无偿提供给本书使用的。真心感谢这许许多多的文博志愿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为这本书的出版所做的无私奉献。大家能这样做真的是因为热爱。

▲太原永祚寺双塔牛力绘制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到以书的形式向大众介绍太原国宝的?

冀晓峰:我是在年调入文物系统工作的,当时就想找一本介绍太原文物的书来看,结果在许多书店都没有买到。因工作需要,在走访了许多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后,我就想着自己编一本。于是,在年出版了《太原最有文化的33处美景》,把当时的33处太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本书上市后,很受欢迎,在书店卖得不错,还被山西经济出版社评为当年最受读者欢迎的书。太原的大量文化遗存沉积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信息。通过这些遗存,就可以看到太原的历史和文化,所以从《太原最有文化的33处美景》起,我就开始编著这方面的书籍。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到现在您参与编辑了多少本这方面的书籍?文物局工作很多,您用什么时间编书?

冀晓峰:八九本了。我编书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每天晚上十点到次日的凌晨两点,再加上节假日,今年过年的7天假期都在审校《晋阳国宝》。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这样做太辛苦了。

冀晓峰:的确,编书是个苦差事,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做,所以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而且在编辑的过程中,有些文物你得实地去看,有些地方很偏僻,路也不好,所以不仅脑子累,身体也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在退出,最少时只有我和《晋阳国宝》的副主编郝俊生两个人,但也有人一直在坚守。我理解退出同志的无暇,更感谢始终陪伴和支持我的同志,让我坚持走到现在,把太原文物的故事讲好、讲完整。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是什么让您坚持做这件事?

冀晓峰:清人祁寯藻先生有一副对联“崇竹幽兰静观得趣,和风朗日随遇生欣”,我特别喜欢联中那份淡雅、那份洒脱,尤其喜欢淡然和洒脱后面透露出的那种坚持和执着。“随遇生欣”,遇到了,就真心去喜欢,认真去干好。我们做不到爱一行干一行,但是我们可以干一行爱一行,你既然干这个工作,不喜欢你也得干,与其如此,还不如学会享受工作。所以,自我入文物系统工作后,我就醉心于太原历史文化的探寻,满足于探寻之后的收获。十年来,我把太原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都跑遍了,虽然很辛苦,但我享受着文化和文物带给我的快乐、感动和充实,而且我自己也慢慢在这一过程中从一个文博爱好者成长为一名有着一些心得和积累的文物工作者,这些都是我的动力所在。

因为我是半路出家,年才调进文物系统,上大学时学的是中文,不能说是一个纯粹专业的文物工作者。十年间,我看了很多资料,到过许多文物保护单位,具备了一些文物知识,就想着把我对这些文物的了解和理解讲述给大家,所以我编著的书文笔比较通俗,讲述的标准还是先要让大众了解咱们的太原,通过这些内容来构成大家对太原历史文化的一个概念,再配上漂亮的图片,读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书籍清楚地知道太原国宝究竟好在哪里,并了解它的核心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加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恒大悦龙台西汉M6出土的铜镜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看《晋阳国宝》的确有这种感觉,看得懂,配图还得当且精美。其实,书中任何一个文保单位或遗址、墓葬放开了写都能写不少,有些单独成书都可以,《晋阳国宝》每篇内容的讲述标准是什么?

冀晓峰:标准就是提取核心内容,让老百姓都能看懂,全书把太原的历史和文化整个勾勒出来了,可以让子孙后代知道自己的“来龙”和“去脉”。通过这些核心的文化,让大家对每一个文物景观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再通过这些认识,对太原的过去或者是太原的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知道太原过去的辉煌,让大家觉得作为太原人很自豪。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如果不是这样的梳理,许多太原本地人也不清楚自己身边有这么多国宝,怎样能让普通人更好地认识它们、了解它们,除了阅读书本,还应该怎样入手?

冀晓峰:总的来说就是多走、多看、多思考。具体有五个方法。一是在走街串巷中注意发现历史遗存。太原多年的历史文化遗存,很多就沉积在我们熟视无睹的寻常巷陌中。比如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神堂沟街道办事处黄坡村西北部黄土垴上的彭城太妃墓,当你发现这个墓时,稍加研究,就会了解到原为北魏孝明帝元诩妃子、后为孝庄帝元子攸皇后、最终死后追封为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太妃的尔朱英娥这个历史人物。

二是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历史变迁。日常生活中同样蕴含着很多历史典故,沉积着太原的历史文化。比如成语“竹报平安”,它出自于晚唐时期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题目为:童子寺竹。内容并不复杂,主人公直接出来说话,“卫公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北都指的是大唐北都晋阳,童子寺遗址现在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大唐北都晋阳,只有龙山的童子寺里有一小撮竹子。刚刚长出来,并不很长,也就数尺而已。据人们相传,童子寺里名叫纲维的僧人,也就是寺庙中主事的和尚,每天报告竹子平安生长的情况。后人便以“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信。这个成语典故就出自太原。

▲龙山童子寺燃灯塔青鸟之光摄

三是在访古探幽中思考文化厚度。每个城市的文物景区都是这个城市活着的历史和文化的讲堂,如果我们有幸接触到古迹古建古文物,或者是参加一些研学活动,一定要细思细究多思考。

四是在重重迷雾中追寻历史真相。由于时间久远,记载不详,历史往往会有不同的说法,我们不能只依靠网络,而需要自己认真思考、分析和鉴别,还原真实的历史。比如玄奘登临童子寺五言诗:“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这个玄奘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吗?后来,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藏敦煌文献》第一卷首次披露了玄奘游历西域和在国内旅行时所著五首诗的写本。而这首游龙山“题童子寺五言”绝句,就是其中的一首。这一写本,在敦煌石室中幽闭了近千年,被斯坦因劫夺至英国后,又在英国国家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中沉睡了近一个世纪,才向世人展示真容。

五是在名人足迹中丰满人物形象。太原名人很多,我们可以通过遗存感受到他们的温度,从而在自己心中树立他们的形象,增加文化收获。

▲左:汉白玉石抱琵琶男俑

右:汉白玉石持笛男俑

隋代虞弘墓出土

城有了文化、人有了文化

“锦绣太原城”才更能站得住、立得起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除了书籍,对于文物保护还有其它形式的记录与宣传方式吗?

冀晓峰:当然,除了书籍,我们还可以用网络、视频等各种形式来宣传。在这里我想先说说《听得见的博物馆》这本书,因为它开卷可读、扫码能听,“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了。这本书用通俗的文字、精美的图片、专业的播讲,多维解读了太原54处文物背后的故事,很有特点。我所理解的“活”起来,就是要让文物走下高台、走进百姓,活态传承、融入日常,让文物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滋养。

还有就是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我们现在有许多数字博物馆,只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