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重光(生卒年月不详),字宣三,号岱泉,江都人。清乾隆二十四年()举人,三十七年()以孝廉拣发山西出任太原县令。后调阳曲,署绎州,历任代州知州、朔平知府。
在山西太原西南20多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之滨,有一座全国闻名的名胜古迹——晋祠,相传是为祭祀西周晋国开国诸侯、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周时,成王“剪桐封弟”,叔虞封于唐。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尊唐叔虞为晋王,并建晋祠以祀。后经历代扩建,晋祠成了著名的古迹。
晋祠风光乾隆三十六年(),时任山西布政使,后被命上书房行走,教乾隆十四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帝)读书的朱珪(-)至晋祠游览,见唐叔虞祠年久失修,碑倒碣乱,以为憾事,遂命太原令周宽重修。三十七年(),吴重光接任太原县令,便在原祠基础上扩大主殿,殿前建起长廊,又扩建东西配殿,并修建了用以祭祀的亭堂与过殿。兴修后的唐叔虞祠规模更加宏大,气势也更为巍峨。同年九月完工时,朱珪又亲来参加落成典礼,并撰写了《重修唐叔虞祠记碑》。这碑也成了后人考察晋祠、特别是叔虞祠历代变迁兴衰的重要文物。
吴重光学识渊博,工诗喜文,此后他常于公余之暇浏览晋祠,留下了许多有纪念价值的诗文。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吴重光偕同僚好友至晋祠游览。其时,冯铸川作了《游晋祠七律二首》,吴重光也依韵和了二首。冯的这二首七律后来成为历史上描写晋祠最为著名的诗篇,吴的诗自然也随之知名。
吴重光还写有《晋祠杂咏八首》,晋祠中著名的景点,如唐叔虞祠、圣母殿、台骑庙、难老泉、朝阳洞、读书台、待风轩、白鹤亭都留下了他的诗篇,由住持僧照盛为之勒石。乾隆四十九年(),吴重光为晋祠圣母殿书写了对联:“悬瓮倒流,泉水清于秋水碧;剪桐毓秀,莲花开处稻花香。”乾隆五十年(),他又为晋祠景点中北齐名臣杨齐的读书台题写了匾额“读书之台”。
他的这些诗篇碑碣、匾额对联,成为晋祠名胜的有机组成部分。
朱珪由于修建晋祠的机缘,吴重光与朱珪成了密友,也成就了历史上一段足为上官属吏之法的佳话。
在访修晋祠、树立碑石的过程中,朱珪对吴重光有了新的认识,对吴从不以俗吏待之,常常邀其至署论文赋诗,二人交往甚密,相处甚欢。
乾隆四十年(),按察使黄检奏劾朱珪“读书废事”,说他“不务正业,整天读书”。其实,乾隆早就阅赏朱珪的才华,接到参奏后,反而留下了朱珪“不惟文好,品亦端方”的评语,调其进京。
朱珪在山西任职七年之久的朱珪,接到调令后,却为行李资费犯了难。于是,想到好友吴重光,“急呼吴,吴趋入,公手一券谓曰:‘吾奉命入朝,计行李资需二百金,特立券向君谋之。’”吴不受其券,“公正色曰:‘不受券,是以贿交我也。’”于是,“吴受券返,明日以二百金致公。公欣然”。“吴治阳曲有声,嗣移知代州,忽一骑自都中来,赍二百金并公手书至,索券去”。从二人交往的这一件事中,“足见文正之廉正,吴君之朴诚,而彼此之磊落光明,又绝无避嫌远谤之见”。所以史书上说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为上官、为属吏者,均可法”。
吴重光从太原调阳曲,署绛州,皆在政坛有声望,擢为代州知州。在代州,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