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介绍 >> 正文 >> 正文

太原亲子游跟着课文游晋祠品晋祠三绝晋祠

来源:晋祠 时间:2022/11/7

语文课本中经典篇目,梁衡的《美丽的晋祠》一文,我想是许多人美丽的回忆,当然我也因此文对晋祠神往已久,更何况有此一说:“不来晋祠,枉到太原”,既到太原,第一站必然是要到晋祠的。

晋祠胜境

从火车站去晋祠的交通很方便,、路公交车可直达,车程大概一个小时左右。一下车,就有导游在兜售讲解,由于已经做过攻略,我想带着女儿自己慢慢地、细细地游览,就拒绝了,如果不太清楚,还是建议请个导游好好讲解一下,免得错过精彩之处。

陶然村

晋祠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景区,先是一个免费的晋祠公园,我们本着不走回头路的原则,一下车就从旁边的一条小道直接往里走,满眼冬天萧瑟的树木,路过陶然村,这是原晋绥军北方军校校长、太原警备司令荣鸿胪的别墅,大门紧闭。

仙翁阁雨花寺

钻过仙翁阁,来到雨花寺,雨花寺不大,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寺里大殿供奉的是燃灯佛,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师傅,据说李渊李世民父子起事前到晋祠祈求所谋之事成功,后太原被称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雨花寺还成了唐太宗的“家寺”,可惜寺中和尚虎视眈眈地要求你上香(套路你懂得),未能仔细参观,匆匆而出,终于来到了晋祠的售票处。

晋祠门票

因是淡季,门票全票65元,半票30元,门票是明信片式,很是精美,可以邮寄,也具有很好的收藏性。

晋祠

晋祠,原名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周武王次子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后而建的,是晋国宗祠,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冬天的晋祠,游客三三两两而至,略显荒凉,但历史感反而更为浓厚了。

游览路线指南

我们持票入园后,游览路线为:晋祠入口——中轴线——北部——南部——晋祠出口——晋祠公园。

晋祠中轴线是晋祠的主体,晋祠三绝、三宝、三匾,除三绝之一难老泉在南部线外,其实皆在中轴线,古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除此外,有名泉、名木,小桥流水等,太美了,要多在中轴线细致地品味晋祠文化!

入目处处可见古老苍劲的古树,由于是冬天,树叶落尽,你看那树干劲直,树皮皱裂,虬枝盘曲,分外显出苍劲的风骨。

三匾之“水镜台”

三晋名泉

进入晋祠大门,迎面映入眼帘的第一座古建筑就是水镜台。大家看这建筑有没有觉得相当眼熟?《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大战时变成的土地庙就是在此取景。这其实是一座坐东朝西的明清古戏台,是古代迎神赛社演戏的舞台。水镜台规模壮观,台上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用为后幕,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演戏时为前台。

水镜台前台

有趣的是,水镜台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而卷棚则是清代补建,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杨二酉所题。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水镜台匾额

“水镜台”仍晋祠三匾之一,“水镜”二字,取于《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故曰“水镜”。

三匾之“对越”

会仙桥

沿中轴线继续前行,来到会仙桥,相传四月初四仙人会在桥上约会。桥下水清见底之绿藻,与树木倒影成景,想来那水来自难老泉,是以冬天也未结冰。

“对越”坊

再往前走,金人台西处为三匾之“对越”坊,这是一座牌楼。“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之句,“对”是报答,“越”是宣扬,合起来就是宣扬报答圣母的功德。此处应是一语双关,既指圣母邑姜功德无量,亦指明代书法家高应元建对越坊报答宣扬母德高尚。高应元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所题“对越”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游龙,为晋祠三匾之一。

三宝之献殿

献殿

对越坊之后即为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年),因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所以名为“献殿”。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辟门外,均筑坚厚的槛墙,形如一座凉亭,雄壮敞亮,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三宝之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

过献殿,通往圣母殿的要道即为“鱼沼飞梁”。“鱼沼飞梁”最早记载于《水经注》,现所见建筑为北宋所建。鱼沼是晋水第二泉源,古人以方形为沼,因水中多鱼,故名鱼沼。“飞梁”为沼上十字形桥,古人本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双翼翩翩欲飞。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有极高的价值,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三宝之圣母殿

圣母殿

走过飞梁,展现在面前的就是宏伟壮观的圣母殿。它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难老泉,坐西朝东,位居中轴线末端。它创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年),是为叔虞之母邑姜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

大殿作重檐歇山顶,殿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四周围廊,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大殿“付阶周匝”的做法,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实例。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脊上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

圣母殿前柱上木龙

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祐二年(年)。八年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

三绝之宋代塑像

圣母像

圣母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宋代侍女塑像宋代侍女塑像

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栩栩如生,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

三绝之周柏

周柏

周柏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逾三千年,树身向南倾斜,龙蟠虬屈,形似卧龙,俗称“卧龙柏”。宋欧阳修有诗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为晋祠三绝之一。

周柏

此柏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善利泉

善利泉亭

周柏左侧,为善利泉亭,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善利泉,为晋水第三源泉,与难老泉对称。善利,取义于《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唐叔虞祠

云陶洞读书台

参观完圣母殿,我们结束了中轴线的游览,转入晋祠北部游览区。我们参观完苗裔堂后,从周柏处拾阶而上,依次游览朝阳洞、云陶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等处,慢慢走到唐叔虞祠。

唐叔虞祠唐叔虞祠大殿

唐叔虞祠,又称晋王祠,是奉祀晋国开国诸侯姬虞的祠堂,主殿为元代建筑,具有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特色。唐叔虞,姓姬名虞,周武王子,周成王胞弟,因其封地为唐国,而古代兄弟排行又有伯、仲、叔、季之称,因此称其为唐叔虞,其子燮改唐为晋,山西简称晋由此而来。

唐碑

晋祠之铭并序御制御书晋祠之铭并序御制御书唐碑复制碑

出唐叔虞祠,我们来到了贞观宝翰亭,亭内藏有“晋祠之铭并序御制御书”碑,此仍唐贞观二十年(公元年)正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返回时途经晋祠,亲撰碑文。唐太宗平生爱好书法,而且特别喜爱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行书,这块碑的碑文就是唐太宗有意摹仿王羲之的杰作。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于一体的国宝碑刻。我们参观之时,只见一位似是书法爱好者,对着此碑逐段拍摄,十分喜爱。(再往前走有唐碑复制碑,可近观。)

昊天神祠

关帝庙殿中的壁画关帝庙殿中的壁画

紧接着我们来到昊天神祠区,这是由玉皇阁、三清洞和关帝庙三部分组成,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关帝庙殿中的壁画,对我而言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时光,对于女儿而言,也许正如阅读《三国演义》插画版中的插画吧。

三绝之难老泉

文昌宫

北线的最后一站是文昌宫,因殿门未开,并未入内参观。

泉流潺绕

我们沿着文昌宫外的小溪往南走,女儿吃惊地看到溪水竟然是从浮着一层薄冰,越向南走,冰越来越薄,靠近会仙桥处,竟然是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正如门票上印着的李白的诗句所言:“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鼓萧鸣,微波龙鳞莎草绿。”为何如此?原因就在于晋祠三绝的最后一绝——难老泉。作为晋祠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从此流出,长年不息,并且最特别的是水温常年保持在17℃,所以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的佳句“永锡难老”,命名为“难老泉”。

难老泉难老泉

难老泉处有一设计分外有趣,只见从泉眼引一龙头,从龙口细泉流出,垂直下方的小石板已被“水滴石穿”,留下一个不算浅的小孔了。石板正前方立一汉白玉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单手托着一个石碗接着飞溅而出的泉水,那泉水不时飞入碗中,却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

三匾之“难老”

难老泉亭

难老泉亭为北齐天保年间创建,明嘉年间重建,亭为八角攒尖顶,斗拱昂嘴,突显明代特点,架构仍保留北齐风格。

明末清初傅山所题“难老”匾

难老泉亭中匾额甚多,其中以明末清初傅山所题“难老”匾最为著名。傅山的“难老”二字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列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晋祠水母楼

水母楼

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水母娘娘的传说不知始于何年何月,但明代晋祠水母楼,却是水母娘娘传说故事的物证。水母楼创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楼下石洞三窟,“水母”端坐瓮形座上,神态自若。楼上供水母神像和侍女像共九尊。其中侍女既像美女,又似游鱼,为人称为东方“鱼美人”。

公输子祠王琼祠子侨祠晋溪书院

南线从水母楼以下,依次走过公输子祠、王琼祠、子侨祠、晋溪书院、傅山纪念馆、胜瀛楼、董寿平美术馆,我们就来到了晋祠的出口。南线楼台错综排列,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走过这一线,我们才知道原来太原王氏始祖为王子乔,而海内外王氏后裔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竟然就在大名鼎鼎的晋祠内的子侨祠。

其实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还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不过,我们也逛累了,就没有继续往前走了,而是径直走出了晋祠,往晋祠公园门口而去。

龙兴晋阳青铜雕像晋祠公园

过如此精彩的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晋祠,晋祠公园在我们眼里也就减色不少,匆匆走过,想来也许在春夏秋三季,因着树木花草的增色,晋祠公园和晋祠都将展现不同的魅力吧,留着念想以待来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