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晋祠
到了太原,晋祠是必须看的。
晋祠可谓山西的史祖所在之地,地处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部的悬瓮山下,晋水源头,距离省会约25公里。据说晋祠是祭祀西周初年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的祠堂,初名唐叔虞祠。叔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因其封地在唐国,故称之为唐叔虞。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在平定北方唐国叛乱后的一天,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形状,开玩笑地让弱弟姬虞去做唐国诸侯(古时桐、唐同音)。史官见之,就请成王择吉日立姬虞为唐侯,成王不以为然地说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史官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诵之。”于是,成王就正式封姬虞为唐国诸侯。唐叔虞死后,人们为纪念他“治国有方,造福黎民”的功绩,就在晋水源头建筑祠宇祭祀,称作唐叔虞祠。其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国号为晋。唐叔虞是晋国第一代诸侯王,唐叔虞祠也就叫做晋王祠了。晋祠是晋王祠的简称。山西省的简称为“晋”,就溯源于此。
我曾于多年前游览过晋祠,但那次由于时间仓促,游览若走马观花,未能尽兴,于是就留下一个再游的念想。
人有念想,就会实现。年9月1日,我终于第二次来到晋祠。这次是我陪弟弟、弟媳送侄儿来太原上大学。上午,我们游览完平遥古城,中午即驱车赶到晋祠。
因为来过,知道有看头,所以推荐亲人们一同来看。到了晋祠,我本想请个导游讲的,但问了一波一波主动前来询问要不要讲解的导游的价格,都是元,觉得有点贵,就想着随便看看。但是看了几处后,感到确实不要讲解很难看懂。这时,适逢一个挂牌的中年妇女导游亦来询问要不要讲解时,我问了价格,说是50元,我说“那行吧。”可她刚讲了几句,我就后悔了。后悔请了便宜的讲解,因为她的讲解方言味太重,我听不太明白。但已经请了,就只好耐着性子勉强听她讲完。因为是半价,便宜,所讲内容自然就少了,没有从头至尾全程讲解,只是择要而讲。她讲的时候,因为听不清,我时不时要发问,请她重复,当然这也影响了要讲的内容。
晋祠可看的景、可听的传说实在太多了,她给我主要讲了晋祠的三大名匾和晋祠三绝,以及水母楼的传说。
三大名匾是“难老匾”、“对越匾”、“水镜台匾”。
按照参观的顺序,我先说“水镜台匾”。要说“水镜台匾”,得先说“水镜台”。水镜台,是步入晋祠新大门映入眼帘的第一座古建筑。初来的游览者会将水镜台的背面,即正对新大门一面,误认为是其正面,其实绕过去一看就会明白,这是一座坐东面西的古戏台。它的正面,亦即古戏台的正面,是在西面。而“水镜台匾”就悬指悬挂在其正面的,书有“水镜台”三字匾额。其中“水镜”二字取自《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之句,含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一照,世人皆知之意。这个“水镜台匾”,是清代乾隆年间杨二酉所书,为晋祠书法三绝之一,民间有“晋祠庙里三面牌,难老、对越、水镜台”之说。
“对越匾”是指悬挂在“对越坊”正面的“对越”二字匾额,据说为明代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高应元所书。对越坊位于晋祠景区中轴线上的金人台西侧,处献殿和金人台之间。坊,俗称牌楼,其作用是旧时用来宣传封建礼教所谓“忠孝节义”的。“对越”二字,出自《诗经·清庙》中“对越在天”之句,“对”是报答,“越”是宣扬,“对越”二字合起来就是宣扬报答之意。那么,高应元要报答什么呢?高应元是太原东庄即今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东庄村人,从小孝顺父母。传说高应元母亲曾患偏头疼病,虽多方求医,总不见效。一天,高应元沐浴更衣,非常虔诚地去附近的晋祠圣母殿焚香祈祷,祈祷圣母保佑母亲病体安康,并许愿捐资修祠。也是凑巧,自高应元许愿后,其老母病情日渐好转,半年之后竟痊愈如常。高应元于是筹集银两,会同晋祠庙主持和地方社首等人,选择地点,起建牌坊还愿。牌坊建成之后,高应元亲自给牌坊正面题书“对越”二字,宣扬报答圣母邑姜的神灵庇佑之功。同时也暗含着对父母祖先行善积德的颂扬之意。高应元擅长书法,所题“对越”二字为榜书金字,大可二尺许,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游龙。与“难老”“水镜台”同为晋祠三大名匾。太原县素有“傅(山)不压高(应元)”之说。当然,关于“对越”匾额到底是否为高应元所书,史家是存疑的,我们不做考证,不做辩说。
“难老匾”是指悬挂在难老泉亭顶上的“难老”二字,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难老”二字,意为难老泉水源自悬瓮山,清如碧玉,昼夜长流不息。“难老”匾额二字为明末清初傅山所书。
晋祠里的这三大名匾亦是书法三绝,书法名家评谓:杨二酉“水镜台”则是秀丽之笔,高应元“对越”是雄伟之笔,傅山“难老”是神奇之笔。
晋祠三绝是指难老泉、齐年古柏、宋塑侍女像。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位于水母楼前,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其余二泉为善利泉、鱼沼泉)。难老泉的水源出自悬瓮山断层,不知始于何时。我国成书最早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有“悬瓮之山,晋水出焉”的记载。难老泉水从清潭西壁半腰间汉白玉龙口中喷涌而出,泄入下面潭中,看似白练飞展,听如琴筝合鸣,泉水晶莹澄澈,蘋藻四季常青,此即晋祠内八景之“难老泉声”。历代文人墨客对此多有题咏,除唐代诗人李白外,宋朝司马光游晋祠曾写下“山寒太行晓,水碧晋祠春”的诗句,范仲淹写有“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的诗句。金代诗人元好问也讴歌晋水源头难老泉:“石磴云松著色屏,岸花汀草展江亭。青瑶叠甃通悬瓮,白玉双龙掣迅庭。地脉何尝间今昔,尾闾真解泄沧溟。乾坤一雨兵尘了,好就川妃问乞灵。”难老泉水量丰足,潺潺湲湲奔流不息,天旱不减,雨涝不增,被誉为“晋阳第一泉”。
齐年古柏,指苗裔堂前那老干虬枝,形如卧龙的老柏树,原为左右两株,因是同年所植,故称“齐年柏”或“齐年古柏”;又因是周代所植,故称“周柏”,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原左边一株树冠向下勾曲,如巨龙向下俯瞰,右面一株树身倾斜,树根外露似凤尾翎毛,故有“龙头柏”、“凤尾柏”之说。可惜当地百姓于清道光年间将左边一株砍伐。太原县训导王省山曾作有诗《吊晋祠古柏》。序文云:“晋祠老柏,数千年物也,古貌离丽,盘踞青泉白石之间,游人往往吟咏其下,徘徊不能去。岁丁亥,余再过其地,已为土人所伐。山水依然,风景顿殊,有怆于怀者,乃为诗以吊之。”现所剩右侧一株齐年柏树高18米,树围5.6米,主干直径1.8米,树身粗5.6米,向南倾斜45度,仿佛站累了一般,缓缓向南倾卧。那巨大的身躯和粗壮的树冠穿入旁边那株直立挺拔的“撑天柏”的树杈中,成为晋祠的一个奇观,常为历代文人歌咏赞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作诗:“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这株齐年柏主干下方有一巴掌大的椭圆形树洞,里面树结像是一只眼睛,人们称之为“龙眼”,传说因其老伴被杀(指被砍伐的另一株柏树),“龙眼”里经常流泪,游人至此,总要用手触摸一下,为的是沾点灵气,希望自己也能长命百岁。
宋塑侍女像,位于晋祠圣母殿内,共有大小塑像43尊,多是宋代塑制的原物。这组宋代塑像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塑像主神邑姜像1尊,宦官男像3尊,男装女官像6尊,其余33尊都是侍女像。因为侍女像居多,故又称之为“侍女像”。
圣母邑姜盘膝端坐在神龛正中,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帔珠璎,神情肃穆。她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之女,周武王之妻,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这尊塑像充分显示出她贵为帝后的尊严和奢华。其余42尊塑像分站在圣母殿四周,她们是从民间选进皇宫的宫娥,虽然品貌端庄美丽,可是假如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将会把宝贵的青春,葬送在深宫后院。所以其中一些年龄较大的侍女表现出深思和哀怨;那些年轻的侍女,正是妙龄,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天真和浪漫;年老宦官则表现出小心谨慎、逆来顺受的样子。
这些塑像各具特色,栩栩如生,有的丰满,有的俊俏,有的清秀,有的圆润,因性格和年龄不同,他们一个个神态自若,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情感。侍女们各有所司,有的清扫,有的梳妆,有的捧文具,有的奉饮食,有的侍起居,有的掌文印翰墨,还有的随音乐而歌舞。她们表情各异,惟妙惟肖,有的长期禁锢于宫中,心中充满哀怨;有的正值青春年少,不谙世故;还有的撅嘴翘鼻,侧目以视,表现出倔强的一面。这一切都生动细腻地体现在他们的面部表情上。
最左边的侍女,手握绣巾,颇似能歌善舞之人,其动作变化细微,显示出优美仪态,头虽低垂,但娇而不羞,含蓄大方,似窈窕少女,却又不同于故作羞态的小家碧玉。她身旁站立的侍女,却故作男人状,左手握着右手,眼睛平视,胸膛微挺,脸上表情平淡,颇有些须眉气。两者相比,前者多情,后者倔强,可以看出她们之间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征。给圣母捧印的那个宫女,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其面孔朝前,眼睛微微下视,想是关心印的安全,左手托印,右手轻轻扶着,好像害怕把印掉到地上遭受圣母的斥责,十分生动。离圣母较远右侧的那个年少侍女,手拿拂尘,似乎不太懂事,她不似那位捧印侍女那般虔诚,也不似那位手握绣巾的侍女风骚,她侍奉认真,但又有些天真,大约是入宫不久尚无经验吧。还有那位双手捧心,神情冷漠的侍女,好似有满腹心事,落落寡欢,不肯与人交谈,表情怅惘。站在圣母神龛下的那位太监,从他靠近圣母洗耳恭听的模样,可知其心情之紧张,似乎对圣母敬而远之,关系不甚融洽。那位肩搭毛巾,一只手扳着另一只手手指头的侍者,眉宇间流露出愁苦之色,忧心忡忡,好像是为圣母做饭的厨役,害怕做不好饭菜而受圣母惩罚。
这组宋代塑像在塑造技法和艺术风格上,既传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完全摆脱了过去神庙建筑中塑造神佛的束缚,是宫廷生活的生动写照,现已成为研究宋代宫闱生活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古代阶级关系的一个侧面。这些塑像虽经后代重新彩妆,但基本保留着宋代的原型,是研究宋代雕塑及服饰最珍贵的历史资料。著名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钱绍武说晋祠宋代侍女像“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很有个性……”
最后,说说“水母楼”的传说。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坐西向东,北邻公输子祠(即鲁班庙),东对难老泉亭。明嘉靖四十二年()创建,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水母楼为重檐歇山顶双重楼阁式建筑,四周围廊。洞中塑水母铜像,是按照民间“饮马抽鞭”、“柳氏坐瓮”等传说故事而铸,柳氏端坐瓮上,如常人一般束髻举梳,显得平和亲切。
在晋祠,有两位女神,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阶层。一个是邑姜圣母,她是周武王的皇后,自然是富贵雍容;而水母则代表劳动人民,朴实自然,无一丝娇态,俨若村妇一般。
民间流传有一段关于水母娘娘的故事。说很久以前,晋祠还叫古塘村,当时这古塘村没有亭台楼阁,没有神像,也没有汩汩而流的清泉,只是一个穷困的村庄,最让老百姓发愁的是每天要到几十里以外的山沟里挑水吃。古塘村中有一个叫柳春英的贤惠媳妇,她的娘家在大佛寺村(即今金胜村)。她不仅人长得俊秀,心地也特别善良,可偏偏遇上了一个又凶又狠的婆婆,不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婆婆都逼着柳春英去挑水,而且只用担回来的前桶水,不要后桶水。一日早晨,春英挑水归来,路遇一位白发老者向她讨水饮马,春英慨然应允,然后再去山中挑水。如此一连三日,春英毫无厌烦之意,白发老者对春英说:“我是白衣大仙,久闻你贤惠善良,特来相试,果然名不虚传。今赠你一条金丝马鞭,回家置于瓮中,用水时只需提一提鞭子,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将鞭子提出瓮外。切记!切记!”春英接过鞭子刚要道谢,白衣大仙却飘然不知去向。
春英回到家中,按照老人所嘱一试,果见满满一瓮清水。她高兴地告诉村里人,让他们到自己家取水,从此古塘村的人再也不用起早摸黑跑几十里山路去挑水了。但恶婆婆却大为不满,一怪春英多事,讨厌人们每日从她家挑水;二怪水瓮里的水永不枯竭,使得媳妇不再似从前辛苦。于是她心生一计,让春英回娘家探亲。春英临走时再三叮嘱,千万不要将神鞭提出瓮外。谁知春英走后第二天早晨,恶婆婆就将神鞭提出瓮外并藏匿起来,没想到水瓮中大水汹涌奔泻,瞬间就将古塘村淹没。春英在娘家听到消息,披散着未梳好的头发跑了回来,见村里已成一片汪洋。春英不顾一切奋然一跃,向瓮上坐去,水流变缓,成为潺潺不息的南老泉,而春英从此再有没有离开这个水瓮。
春英用自己的生命换来长流不息的难老泉水,灌溉着千万亩良田。人们为纪念春英,就在她坐的水瓮边盖庙,尊她为水母娘娘。这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游完晋祠,我又一次想起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句话,确实,旅游是能够增长见识的,晋祠确实值得一游。
蔡静波文学简介
蔡静波,男,陕西华阴人,文学博士,渭南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作家协会顾问,渭南市皮影协会顾问,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
来源: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