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2日讯(记者王冠兴通讯员李芳凝实习生代永欢张瑞鹇)今日下午,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梁衡回到毕业50余年的母校太原十二中给高中学子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梁老说他自己学生时代之所以文科好是因为遇到了好老师。他回忆,初中时代自己喜欢读课外书。“有一次上历史课,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在桌子下面偷偷看书,老师悄无声息走到我身边,抽走了我的书,却一句话没讲继续讲课。”梁老说,之后他去找老师承认错误,老师把书给了他,没有一句责骂,只说了一句话,看书可以,但不要耽误上课。这句话触动了梁老,“从那以后我认真学习历史,至今很感谢这位老师。”
谈到写作,梁老表示,“思想这面铜镜总是靠岁月的擦磨来现其光亮”“文章要写大事、大美、大气”“文章为思想而作,文章为美而作”……这些话梁衡先生说过很多遍,也道出了他对写作最真切的感悟。他的《觅渡》《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晋祠》等文章被纳入中学生教材,成为同学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养料。他表示,写好一篇文章,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文章的思想,另一个是文章本身要具备美感,因为美人家才会去读。第一是描述的美,第二是抒情的美,第三是哲理的美。“我自己写文章的基础得益于我在太原十二中读书时背了很多优秀的文章,当记者后在采访过程中接触了许多民间语言,现在又在不断地接触网络语言,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梁老觉得,文章要为美而写,既要有叙述、描写的美,也要有抒情的美,更要不断雕琢自己的思维,从而达到写作的最高境界:意境美。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梁老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为同学们讲解了描写、叙述、抒情和说明四种常见文体的应用范围等问题。台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座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围着梁老进一步交流不愿离开。
梁衡简介: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曾荣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前身)、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奖项,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等,出版作品多达90部,也是目前国内作品入选小学、中学、大学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