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
“爱育童心筑梦未来”项目让孩子们迷上历史
编者按
历时三个多月,太原市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落下帷幕,六个志愿服务项目,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脱颖而出,分获本次大赛一二三等奖。今起,本报对部分项目进行深入采访报道,以期带动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为我市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奋力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太原篇章,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原来榫卯结构是这个样子,真是比乐高还神奇……”3月15日,在晋祠博物馆,10岁的赵乾宇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认真研究古建筑模型,畅游榫卯世界,解密结构密码。
组合古建筑模型的木构件、体验活字印刷术、制作滴水瓦当拓片……在晋祠博物馆,类似于这样的体验课程还有很多,自常态化开展“爱育童心筑梦未来”志愿服务项目以来,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市青少年们开展研学、探寻历史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前不久,在我市举办的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中,该项目因将实践融入教学,实现了劳动教育、历史教育、实践教育的有机合一,获得大赛一等奖。
项目由来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也维系着民族精神。为了宣传太原历史文化、助力创建文明城市,年,晋祠博物馆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
“文明游览”、“爱在身边”、小小志愿讲解员……期间,晋祠博物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并通过身体力行的点滴服务,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年,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研学旅行纳入了中小学日常教育的范畴。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教功能,让青少年在研学中获得丰富的精神滋养,切身感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晋祠博物馆启动了“爱育童心筑梦未来”志愿服务项目。
项目开展期间,晋祠博物馆调动古建、园林、雕塑、彩绘专家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志愿者,多维度设计教学内容,把课堂搬到博物馆里,延伸博物馆文化触角,探索博物馆教育新模式。同时,针对青少年设计适合教学大纲的研学课程,组织青少年进行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线上云课堂,引导孩子们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助推复兴伟业。
内容丰富
项目启动后,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创新性地不断开展。“爱育童心筑梦未来”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邱萍表示,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寓教于乐”“馆校合作”“云端课程”三个方面,“各有侧重,重点是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
“寓教于乐”——把课堂搬到博物馆里,“青少年课堂”全年开设造纸体验、活字印刷、瓦当拓片、搭建古建筑模型等公益实践课;“馆校合作”——延伸博物馆文化触角,与多所学校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晋心远扬”志愿宣讲小分队每年以实践互动、现场授课、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进校园宣讲;“云端课程”——探索博物馆教育新模式,活化利用文物资源,拍摄制作《藏在博物馆里的古树名木》《博物馆小课堂滴水瓦当》等系列宣教短片,让孩子们足不出户领略历史文化。
创意十足、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太原市第六十二中学生郭馨瑶笑着表示,“晋心远扬”志愿宣讲小分队带来的“传承传统文化精粹、培育时代厚德少年”文化志愿活动,让自己在欣赏情景剧《礼仪之邦》、快板《守望文明》的同时,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很鲜活,有意思,对我帮助很大。”晋源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李晶冉表示,在博物馆参与的简易桥梁制作等游戏,让自己在玩乐中品味了历史文化魅力,受益匪浅。
化枯燥为生动,变“单项灌输”为“双向互动”,活字印刷、拓印滴水瓦当、搭建斗拱模型等公益实践课,让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触摸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与厚重。
影响深远
边走边玩边学、共建共享共乐,依托“爱育童心筑梦未来”志愿服务项目,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乐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邱萍表示,“在‘双减’背景下,‘爱育童心筑梦未来’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藏品解读+动手实践’结合的模式,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终身课堂。”她表示,作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科普基地,晋祠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平均每年免费接待青少年10万余人次,为青少年提供志愿讲解余次,“接下来,我们将坚持‘展教并重’,继续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积极引导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力求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扎实暖心的服务,进一步激发他们了解历史文化、感知历史、热爱文物的热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记者张慧太原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