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的风峪河
▲改造后的风峪河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隐古刹。对太原登山爱好者来说,随着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主线通车,登山又多了一个便捷选项:太山景区。从滨河西路转入风峪河快速路,沿快速路下穿通过环城高速、新晋祠路、罗城高速、晋祠路、西环高速,直达太山脚下。
打通节点优化交通
“全线7座下穿通道、4座跨河桥,不设红绿灯,在风峪河快速路驾车的感觉超爽。”市民罗女士是一名登山爱好者,她坦言,便捷的交通让她颇有穿越的感觉:“从滨河西路口驾车不到10分钟,便可步入太山脚下,由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快速切换至田园生活。如有时间,还可以从风峪河快速路上西山旅游公路,放飞一下自己的心情。”在她看来,若以登山论,山路并不陡峭,攀登难度适中;若以赏景论,山中四季如画,景致实为绝佳。
改造之前的风峪河,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甚至不少市民不知道风峪河在何处——河道内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片石河堤几乎全部损毁;两岸道路狭窄,部分路段甚至无法通行,沿线居民出行困难;河道两岸没有雨污水管线,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加之河道底部坑洼不平,雨污混流加之长期积存后变质发臭,整体环境与紧邻的晋阳湖、太山、太山植物园等景观严重不协调。特别是下游河段淤积严重,部分河段垃圾入河,侵占河道,局部河段成为地上悬河。
通过实施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太山景区、太山植物园、龙泉寺、店头古村落等西山旅游景点,将以更便捷的方式走进市民的生活——一觉醒来,或许我们可以出门看看虬松、红叶、古刹,这并不是费力的事。通过与高速路、太古公路、西山旅游公路等道路的互联互通,风峪河快速路加快推进市区棋盘状的网格路网向放射形的出入境路网转换。据了解,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虽然开工时间较晚,但却是“八河”中最早实现全线通车、全线亮灯的河道治理工程,通车亮灯时间为5月31日。
局部生态加速形成
一个山清水秀的小生态环境正在风峪河快速形成。河道两侧,30米宽的绿化带颇为壮观,小广场、小游园点缀其中,供游人休闲娱乐。为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流入汾河的泥沙,我市正在风峪河上游建设近公顷水土保持林带,大面积人工景观林将大大提升风峪河上游的环境质量。通过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入河口设置沉砂池,沿河两侧深埋截污管线,风峪河将彻底消除河道内黑臭水体,实现雨污分流。上游水土保持、水系雨污分流、道路交通立体改造、绿化提质升级、地下管线建设……经过综合治理,风峪河得以脱胎换骨,赢得新生。据了解,治理后,风峪河宽度达到50米至90米,最宽的地方有多米,深度达到1.5米以上,堤坝高2.6至3.8米,防洪级别达到了百年一遇。
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方为太原市排水管理处。该处副处长潘会友表示,沿线的污水会通过地下的污水管网输送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的中水,经过河道边铺设的中水管道,再回用补给河道水体,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远观流水近观山,对古城营村的赵师傅而言,这样的老年生活颇为惬意——山里头多的是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到了深秋,黄栌红叶更是一景,层林尽染。赵师傅的高兴劲溢于言表:“原先河道两侧脏乱差的环境,转眼间就给治理好了,不但解决了周边村庄的出行问题,还为大家带来如此优美的环境,俺们打心眼里为这项政府工程叫好!”
水韵龙城前景可期
整洁干净的河床、高低起伏的植被、造型别致的路灯以及时尚现代的健身步道,让人很难想象风峪河原先的模样。河道挡墙外侧长达6.4公里的彩色健身步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健身的新场所。据了解,在“八河”治理中,该步道是唯一一条用彩色沥青铺设而成的。
记者了解到,在风峪河新晋祠路口西约米处,还专门预留一个连通晋阳湖的通道。晋阳湖水域面积为4.8平方公里,蓄水量万立方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目前,晋阳湖水位比周边地形高出1米至3.5米,成为地上悬湖,且没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对晋阳湖除险加固必不可少,但晋阳湖与风峪河、汾河的连通势在必行,且已在未来的规划中。“如果连通晋阳湖与汾河两大水系,这样的场景想着就让人激动。打造水韵龙城的景观,我们看到了政府一点一滴的努力!”市民赵女士的话很有代表性。
潘会友介绍,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今年还将西延2公里,建设标准与当下已完工工程相同。河道治理的深入推进,在水体修复领域的积极探索,以及加快实施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重构,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太原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一定能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发挥示范效应。
近期热点
因为紧跟其他车辆被罚二百!山西开始处罚这种交通违法行为了?
马丁:看似平凡
责编:白伟
版式:谢姣姣
检查:魏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