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优势 >> 正文 >> 正文

古建奇观晋祠圣母殿

来源:晋祠 时间:2023/6/2

导读:晋祠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年)。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大殿四周设围廊,前廊进深两间,极为宽敞,是《营造法式》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廊柱上饰八条木雕盘龙,亦是现存古建中的孤品。恢宏壮美的晋祠圣母殿是中国宋式建筑的代表作,对中国建筑发展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美丽的误会

年9月,从太原汽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出一对夫妇,刚刚结束一个月旅程的他们拖着一大堆行李,看上去非常疲惫,这对夫妇正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呢?年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登载了二人此行山西的考察报告,其中写道:“累累赘赘的,背着掮着到车站里安顿时,我们几乎埋怨到晋祠的建筑太像样——如果花花簇簇的来个乾隆重建,我们这些麻烦不全省了么?”。太像样的晋祠为什么带给梁思成夫妇麻烦呢?这还要从一个美丽的误会讲起。

年8月,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费慰梅夫妇邀请梁思成夫妇到山西汾阳避暑,这对研究建筑学的梁思成来说,正是一个绝好机会,因为他知道山西的古建筑留存较多,宋金之前的古建筑数量更居全国第一,他正可以借此机会对山西中南部的古建留存做一全面考察。汾阳位于山西中部,若去汾阳必经太原,太原晋祠名声在外但梁思成并不想去,这是因为,根据他以往的经验,越是名胜越容易遭到重修式的毁坏,原有建筑最难保存下来,他认为晋祠也是如此。不过这次,他的判断出错了,他后来回忆到:“直至赴汾的公共汽车上了一个小小山坡,绕着晋祠的背后开过去时,忽然间,我们才惊诧地抵住车窗,望着那一角正殿的倒影,爱不忍释。我们惭愧不应,因其列为名胜,而即定其不古,故相约一月后,归途至此下车,虽不能详察或测量,至少亦得浏览摄影,略考其年代结构”。一个月后,梁思成夫妇如约而至,从而有了开头那一幕。

费慰梅、林徽因、费正清、梁思成

建筑特点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多公里处,它背靠悬瓮山,山环水绕,古木参天。祠区始建年代不详,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但最古且雄伟者当属圣母殿。该殿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年),崇宁元年(公元年)重修,政和元年(公元年)诏封唐叔虞母后邑姜为“显灵昭济圣母”,圣母殿名由此而来。其坐落于祠区中轴线最末端,无论从体量还是从构造上讲,都可谓宋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空山寂历正殿悬匾

大殿重檐歇山顶,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身三间,四周设围廊一圈,前廊进深两间,后廊进深一间,前廊下异常空敞,《营造法式》称“副阶周匝”。前廊廊柱上饰八条木雕盘龙,豪放健美、蜿蜒欲飞、栩栩如生。

两进前廊,十分宽敞惠流三晋

下檐柱头铺作出平昂两跳,单栱计心造,其昂两层实以华栱而将外端作昂嘴形,为后世常用之昂形华栱最早一例。耍头作蚂蚱头形,其后尾为华栱两跳,以承乳栿。补间铺作单杪单下昂,与令栱相交的耍头亦作昂嘴状,故呈现单杪双下昂之现象,乃宋初木构典型特征之一。其后尾出华栱三跳,昂尾斜上以承槫。上檐柱头铺作为双杪单下昂,第一条偷心,跳头施翼形栱。第二、三跳均施单栱。耍头作昂嘴形,昂尾压于栿下。补间铺作则为单杪重昂,其昂乃平置之假昂,耍头亦作蚂蚱头形。上下两檐采用真昂、假昂之两种斗栱,可谓穷极技巧。另外,大殿角柱生起颇为明显,上檐角柱尤甚。

下檐柱头斗栱,平昂两跳下檐柱头斗栱后尾,华栱两跳下檐柱头及补间铺作下檐补间铺作后尾,华栱三跳

殿内宋代彩塑43尊,主像为圣母邑姜,凤冠蟒袍,神态端庄。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刻画生动自然,是晋祠乃至中国古代彩塑中的上佳之作。

圣母邑姜凝香如故

圣母殿前有一方池名曰“鱼沼”,其上架平面十字桥,名曰“飞梁”。在池中立方石柱若干,柱头以普拍枋联络,其上置大斗,斗上施十字相交之栱,置承重梁于上。“鱼沼飞梁”在古画中偶见,实物本仅此一例,但可惜原物在“文革”前被拆毁,今乃汉白玉仿制品。

鱼沼飞梁

文化烙印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风雅的朝代。陈寅恪先生有言:中华文明绵延数千载,造极于赵宋之世。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建筑水平亦达到全新高度,建筑风格一改唐代雄浑之特点,各种形式繁复、华丽精美的殿阁楼台纷纷涌现。宋代建筑在规模上一般比唐时要小,但往往比唐建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在装饰上则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砖瓦等,建筑构件开始趋于标准化。

行云织梦

这种建筑风格的转变虽与当时的国力羸弱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受到当时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存天理、去人欲”之倡导,影响了当时中国文人学子甚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心态,始有“内敛”、“内倾”之特性取向。物质层面上一般不求其宏大,而在精神层面上追求深广之蕴意,所谓“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宋代建筑虽然没有了唐代建筑的雄浑大气,但是在结构和装饰方面却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仍被人称颂。

日落歇山

建筑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和文化背景中的,王振复先生在他的《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一书中曾谈到:“宋代是一个武弱而文雅的时代,其思想感情已由唐代的热烈奔放而渐渐变冷从而收敛自己,犹如从崇拜旭日而转为崇拜明月,从敢于面对喷薄之朝阳转而遥望明寂之星空,显得宁静而沉滤”。晋祠圣母殿结构秀整犹带雄劲,骨干虽已无唐制之硕健庞大,细部仍犹未有崇宁《营造法式》之繁琐纤弱,作为由唐至宋转型期的代表,其建筑风格也深深地烙上了宋文化的印迹。

感怀

悬瓮遗韵

晋祠圣母殿,是一杯被历史酝酿得醇香无比的老酒,非得细细品味,方能浅酌低唱出其神韵。她奇秀精致、温文尔雅,她浑然大度、豪爽英姿。驻足廊下,仰首静观,看残阳落日,星月出没云底时隐时现,人工自然,悠然如画,滋味深长。日月无私,千年前有绮罗如画,笙歌喧响,千年后有写意园林,工笔文化。转瞬昨日数千载,沧海桑田几变迁,今昔回首意难尽,神乐仙音在榣山。余晖落于端稳肃穆的歇山顶,让那渐朽的梁架,映于古树皲裂的树皮之上。满目苍劲翼护着千年大殿,浓荫匝地、巨冠蔽日,枝叶间不时漏下的橘色,述说着生命的顽强。或许是那棵有腔调的周柏,又或许是那株挺立的唐槐,在无穷的过去与无尽的未来,见证聚散流变,供后人吟诵诗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