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会杰编辑:程程投稿:
先更正前文《圣母毕竟是刘娥》里的一个错误:圣母殿主像是刘娥的首位提出者是袁汉臣先生,误记为张德一先生。二位学者都是精通晋阳地域文化的前辈,尤其对晋祠文化研究精深,贡献独特。本文要说的内容,就是在张德一先生的研究成果上的进一步论证。
在晋祠博物馆内胜瀛楼东南,立有两通近年仿制的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唐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碑和宋赵光义《新修晋祠碑铭并序》碑。
太原地区素有“无字碑”传说,无字碑指的是宋太平兴国九年()赵光义在晋祠所立《新修晋祠铭并序》碑,该碑又名太平兴国碑,俗呼“宋碑”、“无字碑”。
宋朝立国后,灭北汉,将其国都晋阳火焚水灌,夷为废墟。宋太宗赵光义毁晋阳后,仿照唐太宗李世民立《晋祠之铭并序》碑的做法也立了一通石碑,尺寸形制几乎和唐碑无异,碑文歌颂赵宋王朝统一割据政权之莫大功绩。赵光义希望以此碑炫耀武功,流芳百世,可是他忘记对晋阳人民做过什么,老百姓对赵宋毁废晋阳,火烧平遥、寿阳及每次征伐掳掠百姓的行为痛恨至极,经常有人暗中敲剥宋碑字迹,年长日久竟不着一字,此即晋祠“无字碑”的由来。相传胜瀛楼北阶上的大石碑就是被老百姓敲剥的无字碑,清末学者刘大鹏在《晋祠志》中也说:“……太平兴国碑……峙胜瀛楼北,上无庇覆,久经风雨剥蚀,字迹漫漶莫辨……”其实刘大鹏的有关记载是错误的,年《晋祠志》正式出版时,点校者慕湘(著名长篇小说《晋阳秋》作者)考证出胜瀛楼北残碑外向为清顺治八年()状元吕宫所撰碑记,内向为元至正年间(—)王思诚所撰《重修晋祠庙记》。公认的无字碑,原来竟与太平兴国碑毫无关系。
唐碑原物以及乾隆摩构碑珍藏于晋祠博物馆贞观宝翰亭。太平兴国碑却不知所踪,它到底哪里去了?失踪前的碑位置在哪里?根据史料太平兴国碑至清初尚存,朱彝尊入晋会傅山游晋祠,在《游晋祠记》记载:“叔虞祠之东有唐太宗晋祠之铭,又东五十步,有宋太平兴国碑”。清初康熙二十五年()其时太原县令周在浚《重修唐叔虞祠记》中有“……叔虞祠东有太平兴国碑,碑字剥落不可辨”。这两个重要文献中提到,宋碑在唐碑东五十步。我们知道,唐碑亭在乾隆是重修过,北移数步,西向改南向,和原宋碑相对位置变化很小。因此我们仍然可以按照唐碑东五十步寻找宋碑。这个位置正是现在东岳祠前的院子。院子短槛围绕,内有古树二章(一为周长龄柏,一为已枯唐槐),正中献殿一间。我们把目光落在这间“献殿”上。
晋祠旅游资料称此为明代建筑东岳祠献殿,是祭祀东岳帝君是摆放供品的地方。然而我们发现,这间献殿和晋祠内的另外两个献殿(圣母殿献殿、叔虞祠献殿松水堂)形制格局完全不一样,它四面设门,墙体厚短而几乎为柱,内部面积局促,作为摆放供品的地方太小了,而且它比东岳祠正殿更古朴,有明显的宋代建筑特征,可以判断,它的建筑年代早于东岳祠,设计功能也不是献殿,那它是什么呢?根据史料知唐碑亭(宋初把唐碑从晋阳城移到叔虞祠下,是宋朝建筑)在乾隆重修前只一楹,修后成为三楹的清代建筑。那么和唐碑亭同时建的宋碑亭也应该一楹,这个献殿是否就是宋碑亭呢?我们来看看下图山东曲阜孔庙内的宋金时期的碑亭实物,除了顶部单檐重檐区别,结构几乎和东岳祠献殿一致。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东岳祠的这个“献殿”就是宋太平兴国碑亭。这是一座被忽略的国宝级宋初遗构!!!
宋碑亭找到了,宋碑哪去了呢?经张德一先生考证,发现晋祠贞观宝翰亭中的复制碑长宽与原碑无异,唯是碑身厚度相差2-3厘米,复制碑的碑体与碑额、碑座镶嵌处也有2-3厘米空隙。推断:乾隆年晋阳士族乡绅摹钩复制唐《晋祠铭》,一时找不到同样大小碑料,而同时《新修晋祠碑铭并序》碑字迹剥落残缺,已经成为一块废石,故而磨平宋碑摹钩唐碑。这就是晋阳人民对残暴愚昧的赵光义做出的历史回应。
下图为唐太宗原碑
下图为清乾隆摹构唐碑
《新修晋祠碑铭并序》碑历经宋、元、明、清数朝,民间老百姓对赵宋不满,对宋碑敲剥破坏;而文人墨客们对赵宋焚城戮民之举更耿耿于怀,除明嘉靖年高汝行(太原县东庄人)《太原县志》收录《新修晋祠碑铭并序》碑文外,其余雍正、道光、光绪等县志及清嘉庆年所辑《金石萃编》都未再收录其文,可见积怨之深。因此,说废弃宋碑复制唐碑亦在情理之中。如今细观唐晋祠铭复制碑,阴面尚有字迹隐隐可现。
宋太宗《新修晋祠铭并序》碑的前世今生,也可以为当政者鉴——民心不可欺也!
晋
源
史
话
一座城池一段历史一种情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