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资源 >> 正文 >> 正文

这里相当于山西的故宫,不来这里,不能

来源:晋祠 时间:2023/5/19

本文作者:刘勇

摘要:古人认为山环水抱的形势为佳。山水为城市增添了灵气。太原发展初期正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起步的。太原的水自然是山西母亲河汾河,山则是连绵起伏的吕梁山支脉,太原人统称这一带山地为“西山”。

图/晋祠

这片绵延的山区紧邻上演过无数历史活剧、

毁于北宋初年的古晋阳城。

山谷里至今还保存着千百年来

凝聚三晋人士的精神寄托和宗教膜拜之地,

天龙山、龙山、太山、蒙山、悬瓮山

都是西山范围内著名的人文景观山。

悬瓮山下的晋祠是太原西山一带最有名的地方。

晋祠本是祭祀晋国祖先之地,

随着时代变迁,其内涵愈发深厚。

有种说法:

晋祠相当于山西的“故宫”,不到晋祠,不能说到过太原。

确是事实。晋祠是山西最著名的人文景观,没有之一。

图/晋祠

人们喜欢到晋祠游览的一大原因在于

古建文化遗产和自然山水在此完美结合。

很多人常从看古迹联想到死气沉沉的寺庙。

晋祠最初是祭祀的祠堂,

后期不断增加的建筑散落安置在山水间,

并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中心对称形式去安排。

有些随意,有时依托山水。

于是我们看到圣母殿为核心的威武大气的古建群,

也能看到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水面成为灵动的亮点。

动静结合、威严大气和阴柔温和并存。

图/晋祠

历代人们不断完善这一宏大的园林体系,

晋祠最终成为无可争议的三晋第一名胜。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

“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可见最晚在年前,晋祠已经存在。

唐叔虞,晋国第一代国君,周成王的弟弟。桐叶封弟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诵。他不仅被看作是晋国始祖,也逐渐成为山西人文源头的象征。

晋祠在几千年的演变中,

从祭祀君主的官方祠堂,

逐渐成为各方人士向往的地方。

图/晋祠

晋祠内涵丰富,文物古迹高度集中,在山西的地位远远超过一般的名胜。

晋祠里有官方祭祀场所——唐叔虞祠、圣母殿,

有佛家的舍利生生塔、有道家的朝阳洞、

有民间供奉的水母、有民间大姓王家祠堂,

有关公祠、有戏台,还有安放李世民手书的地方。

内容如此丰富,早已超过了宗庙的内涵。

进入晋祠是一份荣耀,为晋祠添砖加瓦更是功德,

在这里能题字留名,也足以光宗耀祖。

图/晋祠

从朝东的正门进入晋祠,

古树、古建散落在山前的缓坡上,

首先看到的是精致的明代建筑——水镜台,

木构装饰繁复华丽。

前行,就看到著名的金人台。

台上是著名的宋代铁人像,其中被人们摸得最亮的一尊胸前位置有宋代铸造时留下的题记。

有人认为铸造者是北宋刘太后的后裔,

铸造铁人的目的是保卫圣母殿中刘太后的化身——圣母。

原装的宋代铁人历经千年,依然威武,

4尊铁人中有1尊是民国时所补,

制作工艺不及祖先,一眼就能看出差距来。

图/金人

紧挨着的金代建筑献殿很像一座凉亭,

殿顶好似很简单的搭在梁架上,

实际上榫牟结构极其坚固。来到著名的鱼沼飞梁上,

这是座精巧的艺术化了的互通式古桥,

装饰作用远远超过了使用功能。

祖先在水池上架起十字交叉的小桥,

更多是从园林景观方面去考虑。

如今在桥上俯瞰碧水中锦鲤,依稀还有些古人的情趣。

图/圣母殿

飞梁北面的重檐歇山顶宏伟建筑就是圣母殿,

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年)。

高大台基上的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四周围廊。

廊下有高大的力士塑像、记载历代修缮故事的石刻。

图/木蟠龙

殿前檐下8根立柱上8条木蟠龙环绕而上,

雕于北宋元祐二年(年)。

看它们张牙舞爪,劲道十足,活灵活现,

绝非一般敷衍了事之作。

时间过去了近千年,颜色褪尽,原木色的蟠龙威猛依然,天下无双。

下期预告:太原西山人文秘境之晋祠(下)

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