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资源 >> 正文 >> 正文

太原晋祠有一块神仙写的悬笔碑,到底写

来源:晋祠 时间:2023/3/16

悬笔碑之谜

作者|高昂

在太原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走廊里有一方十分著名的碑--“悬笔碑”。碑高1.46米,宽0.72米,上面是三行宛如落花飞雪、骤雨飘风的草书:

悬瓮山中一脉清

龙蟠虎伏隐真明

水飘火劫山移步

五十年来帝母临

后面是落款“戊午年洪先悬笔”,并有“宛城郜焕元摹勒上石”九字。几百年来,它吸引了多少墨客骚人,为它流连忘返,多少游客因未能得到一张碑文的拓片而怅然归去。

为什么这块碑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论书法,这块碑的确可以当得起《晋祠铭》上所赞:“体势悠扬,宛如骤雨飘风,落花飞雪,锐不可当”。字里行间,透露出一派天马行空,纵横万里的气象,又有一种超然出尘,无牵无羁的韵味。

论作者,乃是明朝著名的学者罗洪先,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罗洪先生活在严嵩擅权的年代,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去研究学问。他从小就仰慕王守仁,《明史.儒林传》上说他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欲往受业”,因父阻未成。罢官后即一心治学,在继承王守仁“致良知”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不少新的见解。积十年之功,殚精竭虑,增补元人朱思本《舆地图》汇成《广舆图》一书。

由于他道学精深,多半又有些奇行异举,被民间视为“得道仙人”,他的字,也因此带了“仙气”,受到欢迎。这也是此碑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罗洪先像

可是,这块碑上的诗究竟写得是什么意思,却一直没有人能说得清。那些“水飘火劫山移步”的词句在说些什么?这个传奇般的人物又是如何写下这首玄妙的诗的?几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却始终没人能解开这个谜。

也许这才是这块悬笔碑真正的魅力之源。

有这样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据说,罗洪先云游天下,来到晋祠的会仙桥头,见对岸有一个美丽的少妇,不觉吟道“世人都说西施好,余视此妇胜西施”。

哪知此妇是仙人所化,怒他口齿轻薄,一把火烧掉了木桥以示警告。可罗洪先执迷不悟,绕道追到山脚下。仙人一怒,把山向前移了几步,罗洪先这才知道是仙人来点化他。

于是皈依仙道,终成正果。后世道教尊称为“罗真人”。加之此诗是以瓜皮书于圣母殿壁,民间又有了“罗洪先瓜皮写字未干,不到湖广,即到四川的歌谣。

故事是美丽动人的,而且似乎暗合诗中“火劫山移步”的字样,倒退几百年,可以算是个完美的解释了。可是,现代人却需要真实科学而非美丽虚幻。那么,这首诗到底在说些什么呢?

关键的句子在于“水飘火劫山移步”。罗洪先作诗是“戊午年”,即嘉靖三十七年(),据《太原县志》记载,八年后,“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晋祠山移,既而市楼火。”于是当地人以为罗洪先事有前知,“竟应诗言”,果真是“山移火劫”,啧啧称奇。

其实晋祠一带山峦历史上曾多次“移步”:明万历四年(),康熙四十二年()四月初六等,特别是《太原县志》上记载的,明正德元年()六月,闲居寺山的一次“移步”极应引起注意。

所谓“山移步”是古人不了解地球的地壳运动,可能把地震和自然风化等引起的岩石崩落当成了山在“移步”。闲居寺山在晋祠以南三里,与悬瓮山一脉相连。巧的是,山移的这一年,与罗洪先游晋祠的“戊午年()正好相距五十二年,正合后句“五十年来帝母临”中“五十”的虚指。

这绝不仅仅是巧合——从《明史.儒林传》中的寥寥几笔,我们已知罗洪先是一个精通专业的地理学家。他弃官而遍游天下,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官场的无奈而超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为一个地理学家,他正好有机会去搜集第一手资料,充实著作的科学依据。而五十年前的这场变故,目睹者都还健在,他不可能不有所闻,有所感。

罗洪先面对晋祠的山水文物,想起它已历尽的千年沧桑:三家分晋,水灌智伯;盛唐惊变,火烧晋阳;还有五十年前那场“山移步”的巨变,他身为一个科学家,却无法解释这样的奇异现象,正如一百多年以后,牛顿无法解释天体第一次运动的力的来源。牛顿求助于他的“上帝”,用“科学”论证了“上帝”的存在;而罗洪先也诚惶诚恐地断定——“五十年来帝母临”,只有神力才能做到这些,不由得感慨万端,这里真是:“龙蟠虎伏隐真明”啊!

悬笔碑之谜到此可算是真相大白了。当然,美丽的故事还要长久地流传下去,还会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正如为了弥补生活的缺憾,虚幻而美丽的戏剧永盛不衰。

晋祠圣母殿及鱼沼飞梁

后记:

这篇文章是20多年前我大学时代写的。当时有一门选修课是太原史地,老师讲晋祠的时候讲到了神秘的“悬笔碑”,说谁也不知道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意思。

当时我年轻气盛,很感兴趣,决定探索一番。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也想不起来到哪里找到了这些资料,只记得确实是去省图书馆借出了《太原县志》,再加上自己的合理推测,写了这么一篇短文,还在本地报纸上发表了。

时隔多年,我几乎都忘了曾写过这么一篇文章了。但昨天,我想起来了。

昨天是世界博物馆日,我们台里与晋祠联合搞朗读活动,有一场演出,我朗读《我是鸟尊》。

舞台设在水镜台。水镜台本来就是古代唱戏的地方。古代没有麦克风和音响,传说,在建水镜台的时候,就在下面埋了八只大缸,起到共鸣作用。演员在水镜台唱戏,声音传出好几里地。也不知真假。

但我们是用了现代音响设备了。我节目比较靠前,下舞台后离活动结束还有时间,就去逛了逛久违的晋祠。

这里有很多年没有来了,超过20年了。看起来,绿化比以前更好,只是很多地方进不去了。比如金人台,本来想和铁人合个影,结果被围栏围住了,只好伸手进去给它拍个照。

小学三年级前,我家里除了小人书和《水浒传(节本)》外,只有两本“字书”,一本是《王羲之的传说》,另一本是《晋祠的传说》,这两本书不知道小时候翻过多少遍,书早已翻烂,内容烂熟于胸。

晋祠是三晋文化的根脉。

前段时间在《经典诵读》课里讲了40节《诗经》,我的理念是:历史和文化是不可分的,学诗经必须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诗经》。

当然就讲到了三家分晋、水灌晋阳,讲到了智伯渠,讲到豫让“漆身为奴、吞炭为哑”,还在《鱼化石》中讲到了宋塑侍女……都和晋祠有关。

但这一次,我逛晋祠,却是瞬间想到了那久违的老朋友“悬笔碑”。

我先是到难老泉水的出口处找,那里墙上有很多碑文。悬笔碑最早在圣母殿旁,后来在这里看到过,我当时以为移到这里了。但这次来来回回找了两遍,却没找到。心里颇为失落。

忽然想起它原本在圣母殿旁,于是跑去寻它,一眼就看到了!瞬间满心欢喜!拿出手机,上上下下把它拍了个遍。20多年前没有这个便利,现在随我留影。从此,应该再不会“失散”了吧!

这篇文章,曾经发表在本地报刊,我自己手打电子版。上世纪90年代末,我还在广播的时候,做了一个个人主页,曾把它放在了网上。昨天上网搜索罗洪先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人已经把它放在百度百科里了。这倒省得我再去翻我的硬盘。直接粘贴过来了。

每天,我都在读别人的文章,这一次,我也读一读自己的文章。

这是20多年前的文字,现在看,还有很多问题,特别是论证还不够严谨。但我自己看,依然还有些趣味,那就权当敝帚自珍吧!

另外,欢迎大家来晋祠参观旅游。只是来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晋祠;它的价值不在眼睛里,在文化和历史里。

如果实在没时间准备,那么,来了以后一定要请一位导游。别的地方的导游,有很多是无必要的,但游晋祠,导游是必请。不然,你会入宝山而空手归的!

高昂

中华文促会语言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华文促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懂点技术懂点节目也懂点播音

传统媒体资深从业者

爱说真话、实话、大白话

“声境界”公众平台创办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