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祠看六代,宋、金、元、明、清和民国的建筑如何在晋祠完美组合?令梁思成、林徽因感叹的“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到底有多美?6月6日18点,由清华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人文清华”讲坛特别节目《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首场在晋祠隆重开讲。梁思成再传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讲授《千年一园看晋祠》,指出晋祠作为中国最早的祠庙建筑群,不仅是美轮美奂的园林,也是意蕴深厚的文化博物馆,比“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更胜一筹,并引导大家感受林徽因所说的“建筑意”,学习从名胜古迹的游览者,变成历史的感受者和文化的承接者。
这是“人文清华”第一次走出校园,把云讲坛开到古建筑现场。
超过万网友在云端一起听讲,并积极互动。
梁思成林徽因的意外发现
今年适逢中国营造学社成立90周年,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民族危亡之际,梁思成、林徽因等学社成员走过了全国近个县,对近千处古建筑进行了抢救性的调查,形成了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开创了一代学术传奇。清华师生重走梁林等人的古建考察之路,也是为了重新聆听前辈的声音。
贾珺教授曾参与晋祠保护规划,师从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郭黛姮先生,而郭黛姮先生是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并曾协助梁先生注释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典籍《营造法式》。
据贾珺教授介绍,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发现晋祠之美,纯属意外。年夏天,二人去山西汾阳考察古建筑,乘车路过太原时,原本以为晋祠作为名胜已遭重修破坏,却在颠簸的汽车上被晋祠正殿的侧影惊艳。一个月后,二人从汾阳回来,再次经过晋祠,“无论如何不肯失之交臂”,对晋祠作了现场考察,并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一文中加以记录,首次从学术角度向世人呈现了晋祠的伟大与精妙。
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祠庙建筑群,前身是供奉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祠庙。现存古建筑包括北宋、金、元、明、清、民国六个时期作品,反映了木构建筑技术发展演变的历史。
贾珺教授带领大家详细观看了中路建筑:明清戏台水镜台、明代对越坊、金代献殿、宋代鱼沼飞梁和宋代圣母殿,并系统介绍了北路和南路建筑。其中代表建筑圣母殿,宋仁宗时期修建,已经有千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现场,贾珺教授还带大家云欣赏了平常难得一观的殿内圣母塑像和四十多尊侍女像,这些大多是宋代原塑,弥足珍贵,被认为是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梅兰芳曾赞叹这些侍女像栩栩如生,“一颦一笑似诉生平”。和其他中国古代名胜多遭重修破坏不同,晋祠在历代扩建过程中都能对前朝建筑保持高度尊重,圣母殿的中心地位始终得以凸显,创下了中国建筑史的奇迹。
贾珺教授告诉大家“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认识古建,要从“斗栱”入手,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特征,唐宋的斗栱宏大,而明清的则纤细、繁复。中国古建筑中最漂亮的是屋顶,他同时为大家讲解了何为“歇山顶”等古建知识。
他指出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包含大教堂、总督府、市政厅、图书馆、钟楼等建筑,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历史风格,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但晋祠建筑群的时间跨度更长,表现出的风格特征更为多元,比圣马可广场更胜一筹。
美轮美奂的园林风光
晋祠同时也是中国最优美的古典园林之一,梁思成、林徽因感叹她是“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
贾珺教授指出,中国绝大多数祠庙都采用对称布局,拥有严谨的中轴线。但晋祠的中轴线却是一条微妙的弧线,两侧布局保持均衡又不强求对称,于庄严之中蕴含自由灵动之气。
晋祠的水景布置别出心裁,包括点状的泉眼、线状的水渠和面状的水池。晋祠三千多岁的周柏等众多古树名木也为这个园林增色不少。
意蕴深厚的文化博物馆
贾珺教授还提醒大家,晋祠也是意蕴深厚的文化博物馆。各殿供奉的,既有玉皇、吕洞宾等神灵和邑姜、叔虞、关帝等上层统治者,也有水母等劳动人民的化身,还有鲁班这样的能工巧匠,雅俗兼备。唐太宗李世民曾挥毫为晋祠写下《晋祠之铭并序》,刻立石碑;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范仲淹、元好问、朱彝尊等历代文人墨客均为晋祠留下不朽诗句。
这些文化宝藏,恰恰也正是古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会感受“建筑意”
最后,贾珺教授建议大家要学会欣赏古建,到一处名胜,不要急着拍照,可以停下来好好看一看。其实中国古代建筑中看起来很舒服的部分,并非随意为之,背后都有严谨的科学原理。林徽因曾说“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当大家学会欣赏林徽因所说的“建筑意”,就从名胜古迹的游览者,变成了历史的感受者和文化的承接者。
自6月6日起,“人文清华”讲坛持续推出《穿越时间的距离,跟随梁思成林徽因探寻中国古代建筑》特别节目。继贾珺教授之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馆长刘畅、常务副馆长王南等学者将继续通过大型直播带领大家云游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和五台山佛光寺。
除四场直播外,还将同步推出对古建筑学者的深度访谈、《神奇建筑在哪里》系列短视频节目及VLOG,以年轻人的视角对话古建筑,分享梁林等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古建考察过程中的逸闻趣事,并邀请当地古建筑专家,揭密古建筑的神奇之处。
众学者、专家,将从建筑、历史、艺术、文化多个维度,带领观众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璀璨和中国文化的辉煌。
每场直播,也是一次大型公开课,将颁发专属听课证,集齐4张电子听课证,就可以获得“人文清华云讲坛”电子结业证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中国新闻社、山西卫视、腾讯新闻、搜狐教育、百度新闻、凤凰网、咪咕视频、咪咕圈圈、一点资讯、学堂在线、山西云媒体、山西黄河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山西生活晨报、今日头条、抖音、B站、快手、微博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直播或报道。
本次活动由山西广播电视台全程协助拍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山西广播电视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承办;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山西省彩塑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协办。(摄影:皓天王立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