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溪书院。
长城网9月27日讯(记者胡晓梅)“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有人说,初来太原游玩,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9月27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协办的“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太行线的记者、编辑,满怀期待,来到晋祠,观赏醉人的风景,聆听晋祠“三绝”的故事,品味悠久的历史。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里的周柏。
周柏、圣母殿宋塑侍女像以及难老泉被称为“晋祠三绝”。
圣母殿前,一侧屹立着一棵老柏树,因植于周代,称为周柏。浓荫疏影,凌云劲节,仰头望去,高约18米,树围约5米,令人惊叹的是,倾斜的周柏,巨大的身躯和粗壮的树冠,插入一棵直立挺拔的擎天柏的树杈中,成为晋祠一绝。
走进圣母殿,殿内供奉唐叔虞之母邑姜。43尊大小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42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大都是宋代塑制的原物珍品,为晋祠三绝之一。圣母殿宋塑在塑造技法和艺术风格上有所创新,是宫廷生活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不可多得、难得一见的艺术精品。
“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不老泉是晋祠又一“绝”,历代文人墨客对不老泉多有吟咏。水清如镜,目光一下子就能穿透澄澈见底,游鱼穿行碧漪间,似与游者相乐。
圣母殿。
晋祠的美,给人以视觉震撼的,还有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圣母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距今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殿前的全沼飞梁,是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极为罕见。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造型优美,做工精巧。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