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图片 >> 正文 >> 正文

高型坐具从定型到鼎盛前期,看两宋时期的坐

来源:晋祠 时间:2023/2/25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liangssw.com/bozhu/11430.html

中国传统家具到两宋时期,与唐代的富丽华美颇有不同。宋代文人气息影响了家具的风格,风格逐渐以简约与隽秀为特点,是为明式家具的前身。这时的凳子有:无束腰方凳、圆凳、条凳、墩等;椅子有:交椅、太师椅、折背样等。高型坐具基本齐全且多样化,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宋《春游晚归图》

宋画《春游晚归图》的交椅和长方凳。

宋马远《西园雅集图》

马远的《西园雅集图》可看到有托泥马蹄足方凳,凳与桌制式相同,十分协调。

宋画《小庭婴戏图》

《小庭婴戏图》中的四面平式方凳,与《西园雅集图》中带托泥方凳相比,不仅没有了托泥,还成功“瘦身”,骨感立见。

宋《浴婴图》

宋画《浴婴图》中的圆凳,有束腰三弯腿,鼓腿彭牙式。这时的家具种类得到极大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既满足了使用的需求又有审美的提升。

袭明制器八足圆凳和玫瑰椅

宋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秋庭戏婴图》嵌螺钿六开光圆漆墩。圆墩体型小,通体圆润饱满,另加嵌螺钿装饰,它是实用的坐具,也是赏心悦目的陈设器。

宋《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街道上,商铺鳞次栉比,通透的茶寮酒楼饭馆中供多人坐条凳到处可见。

宋《十八学士图》

椅子在宋代从造型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日臻完善,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椅、灯挂椅、四出头扶手椅、玫瑰椅、交椅、圈椅和宝座等。

白沙宋墓壁画部分

河南白沙宋墓的壁画,两人对坐,一桌两椅。灯挂椅的造型与河北省巨鹿县所出于大观年间为河水所淹没的当时家具实物极为相似。

宋马和之《孝经图》

马和之《孝经图》。灯挂椅比例匀称,隽秀雅致,突出体现了流畅的线条美。

唐人李匡文《资暇集》:“承床。近者绳床,皆短其倚衡,曰‘折背样’。言高不及背之半,倚必将仰,脊不遑纵。亦由中贵人创意也。盖防至尊赐座,虽居私第,不敢傲逸其体,常习恭敬之仪。土人家不穷其意,往往取样而制,不亦乖乎”。折背样,宋代非常流行。在诸多坐具中,诸多传世宋画中展示出的上面平齐式的椅子便是《资暇集》所述的“折背样”。如上图宋代仇英的《西园雅集图》。折背样,已具明式家具形简线条流畅的雏形,随着名贵硬木的使用及“文人范儿”的设计感,折背样经过不断改善到明代成为了搭脑与扶手皆不出头南官帽椅:禅椅和玫瑰椅。

宋《蕉荫击球图》

在宋代高靠背扶手椅、交椅与交杌非常流行,交椅的靠背有横向、竖向、和圆形靠背的不同类型。

宋李公麟《会昌九老图》

《会昌九老图》可见宋代圈椅在造型上有了后世明式圈椅的基本造型。同时在结构上也做好了调整,为明式家具的巅峰发展做好了基础。

宋太祖赵匡胤像

宝座多用于皇家宫廷,如上图赵匡胤的龙头宝座。它配有脚踏,体型硕大,装饰华美,是人人都羡慕却只有孤家寡人才能坐的皇位。

太原晋祠圣母殿内圣母

宝座出现在寺庙中,为佛像的坐具。太原晋祠圣母殿内圣母的凤头宝座。这宝座让佛像更具宝相庄严的气场。

袭明制器灯挂椅

总之,在中国家具漫长的发展史中,宋代是传统家具发展至巅峰时期的基础与铺垫,文人的参与与文化的融合让家具在设计时更注重了审美的需求,简约与线条美日臻成熟,造就了明式家具的巅峰与辉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