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我国现存最早,如今时不时翻新的皇家园林,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雕楼画栋,美不胜收!
简单说,就是为纪念周王朝的唐叔虞-周武王的儿子,和他的母亲邑姜-周武王的王后而建立的,为王侯者,在衣食住行上是有规格的。
当然我不知道是什么规格,距离上次游玩已经许久,楼阁的图像在脑海里时隐时现,巍峨高大,能保持到现在,维持大致的模样。每一个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的建筑都叫人心折,为它存活到今天仍能被我们瞻仰而庆幸。历史悠久又暗藏漩涡,数不尽的圣人为人类的发展与解放倒在黑暗里,他们的事迹一遍又一遍的被歌颂和传扬。
《封神榜》的广为流传,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久远不可考的神化的人物们,始终活在民间群众的心里,年年月月,口口相传。
有时我会想话本子里是真是假呢,可是我们心里就希望它是真的,这么有声色有动荡茶余饭后可以讨论的,或许只有沉默着的树,静伫原地的建筑,才能穿过时间的屏障诉说吧!读懂的人又有几个呢?
比如两人合抱粗的古木,蹲坐门前的两个石狮子为何不相同,整个院落是怎样的布局!每一处看似平凡,走近触摸,听闻它们的故事,才要惊叹,一瞬百年。脑海里总有个井,井底一汪清泉不断奔涌,极深幽,我看深井,深井也在看我。兴许泉眼的下方藏着一尾大鱼正在游来摆去抑或一条神龙正闭目养神呢,这样想来,这泉水极有灵性。
不扯了,其实是“难老泉”,与侍女像和周柏合称“晋祠三绝”,又因其来源传说,泉水流经之处有一妇人端坐,身姿奇异。古时悬瓮山附近一媳妇受恶婆婆压迫,每天去担水,水桶不是圆柱形,反而是不省力的上平下尖,挑起水来须小心翼翼避免撒出来,饶是如此艰辛,恶婆婆却说只愿用媳妇身前的水,身后担的水用于洗漱。媳妇每天就去挑水来挑水去,每天天不亮就奔走在担水的路上,直到某天遇到老神仙。
老神仙牵着马匹,恳求喝口水,然后就喝光了两桶水,媳妇晚回家受到责骂。如此三天,媳妇毫无怨言,老神仙就给了她一根马鞭,插在水缸里,马鞭一提,水流源源不断。恶婆婆察觉到,哄骗媳妇回了娘家,拔出了马鞭,刹那间,水漫村庄,媳妇闻知,来不及梳妆就垫了板子一屁股坐在水缸上,坐化成仙。从此流水潺潺,附近都受益匪浅,有了灌溉田地的水源。事实上难老泉也确实是晋水源头之一,惠泽四方。
晋柏于晋代所栽种,到如今已是数人合抱的参天古木,周成王封弟弟唐叔虞于晋地,作为晋的开国始祖,后人为纪念他,建了晋祠,又在宋代翻新,添加许多雕塑。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儿(据说周武王曾表示邑姜是他成功建立周王朝出力的十人之一),教导两兄弟长大,并使得周王朝在周武王逝世后更加稳固,被尊称为圣母,宋代翻修,据此典故,做出的雕像美轮美奂,形态逼真,女宦身姿优美,表情生动,透过定格的瞬间,仿佛能看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万千愁肠。
晋祠的古迹不仅仅是外边的沧桑与气势磅礴,更多的是蕴含其中引人深思的故事,种种过往,皆成云烟。然而,却没有听到许多关于唐叔虞的故事,整体建筑美则美矣,寄托的是千百年来的美好希冀,和对神化了的先人浓浓的敬仰之情。身前哪管生后事,每个时代总有那么几个奋不顾身,留给后人怀念与歌颂的人物,我们称之为伟人。
时代的巨轮不曾停歇。90后的失去仍在继续,不妨去几个名人的居处曾停留的地方,看看他们呕心沥血写下的著作,品一品名著。仿佛只有如此,才能跨越时空与他们对话了。
结束语:晋祠一行,历史的厚重感,自走进那扇大门便扑面而来,何为珍贵,经历失去方能明白。
以上本文章是(本人原创作品)希望读者喜欢,给小编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