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晋祠 >> 晋祠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一个画家,如何完美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来源:晋祠 时间:2022/10/24

一个画家,如何完美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文/秋香

张信哲用他清丽和美的嗓音唱过一首歌,歌名叫《从开始到现在》,歌曲高潮部分唱道:“难道我就这样过我的一生,我的吻注定吻不到最爱的人……”对于爱情中的男女,人在情中,总是会怀疑这一生是不是和自己相爱的人相伴过一生。

由此,陈晓辉美术馆的小伙伴们想探寻一下,一个画家,该如何完美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呢?于是,小伙伴们从我们美术馆的资料库中,觅到一位堪称完美度过一生的画家。他是我国著名书画董寿平(-),原名揆,字谐伯,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通过他的完美人生经历,试着为大家解读一下,一个画家的完美一生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供各位师友参考。

一是出身好

董寿平可以说是出身于诗书世家,他的高祖董霁堂曾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祖父董之焕为清朝的翰林,诗书俱佳。清朝的翰林,主要负责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和起居生活,为皇帝讲解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等等。能够成为翰林,为皇帝提供直接服务,自身的才华必须出众才可担此大任。

在这样的家世之下,董寿平自然从小就接受着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应该是全方面的,因为祖上都是可以给皇帝讲经读书之人,那培养起自家的孩童,自然是按照在宫里的标准对待。因为祖上是高官,在那样的年代里,高官人脉广,经济基础好。再加上是文官,家里就会有着许多的书画文物收藏。

这些书画收藏是平常之家的人们难以见到的,他们家的藏品一是丰富,量很大,古往今来,各路名家,那是应有尽有。据有关资料记载,他们家收藏的文物图书达十多万卷。第二是真品,能够进入董府的书画,本身渠道就很正规,再有祖上都是书画的行家,假货自然是欺瞒不了的。

一个人的好出身,就决定了他可以不用奋斗,就能过着别人奋斗一生都无法享受的生活。董寿平是这样的人吗?显然,从他的奋斗历程来看,他只把自己的好出身,当作是一种激励,而非是做一个花花公子,在祖上的蒙荫中生活。

二是技艺高

年,22岁的董寿平从北京东方大学经济系毕业。两年后,他定居北平,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于家中收藏的书画众多,他从小就见多识广,有着超出常人的鉴赏能力。自从安家北平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书画的创作。

通常,学习书画,最简易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拜师。特别是拜个名师,少走弯路不说,还能够得到老师的提携。很快在画坛施展拳脚,打出自己的名声来。依董寿平的家底子和他的家族在社会上的威望,找一个当时的名师,拜在其门下,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可他偏偏不走寻常路,放着好的条件不用,而是走了一条在他人看来很难的自学之路。

对于董寿平来讲,或许出于自信,或许出于年少的不羁。凡正他学习绘画,并不急于拜师,有实力的人可能都有些任性吧。他自学的方式也不是死学,而是通过观看、鉴赏、揣摩、研究和临摹前人的作品入手。

也就是常说的“摹古”。每一次临摹古人的作品,他仿佛都是在和古人之间对话,这中间产生的灵感火花点亮夜空,照亮他前进的步伐。他每周用三四天的时间,去故宫博物院看历代的名画真迹。现在这个条件是没有了,难得看到真迹。而那个时候,真迹就在那里。只要你来,每一幅画都不会辜负你。

白天,董寿平只是去看,靠自己的超强记忆力,记来每张的构图、笔墨技法和色彩等,晚上回去后,就连夜进行背临。由此,他博采众长,取精用宏,吐纳消化,自辟蹊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卓然画风。他自立于北平画坛,求画者络绎不绝。

董寿平以画松、竹、梅、兰和山水著称于中国画坛,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画的松被称为“寿平松”。他画的墨竹被称为“寿平竹”。他画的梅被称为“董梅”。他画黄山被称为“画黄山的巨擘”。

三是多善举

董寿平先生的是一个魅力四射的人,这不仅仅因为他有着显赫的家世和出众的画技。更是因为他有着高尚的人格。他淡泊名利,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大事小情,他都能够急他人之所急,解他人之所难,与他交往的人群中,他享有毫无争议的好口碑。

早在他在北平求学时,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就有着将自己的探亲路费,让给不能回家的同学。换在今天,那可是雷锋精神啊!

年,由于时局动荡,董寿平先生举家迁往四川,在那里创作了大量作品。年,他在四川办画展,将所得的钱款,全部捐出支援抗战。年,中国内地华南发生百年不遇的水灾,他积极参加义卖,以一幅《风雨劲竹》拍出29万港元用于赈灾,创当次义卖之最高纪录。

董寿平先生是山西人,他对家乡的建设始终挂记在心。二十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先后两次向山西博物馆捐赠了祖传的古代珍贵字画数十件。这些珍贵的字画文物,有明朝的,有清朝的,历经岁月和战火的洗礼,它们在董寿平及家人的保护下,依然完好无损,价值连城。

年,他再一次将自己创作的余幅作品无偿捐给家乡。他没有忘记家乡,家乡人民也时刻记着他的恩情。家乡政府在晋祠公园内,专门建成了一座董寿平美术馆,用于收藏他的捐赠品,供世人参观学习。

为了防止后人影响这些作品的公益性,他明确对后人提出要求:自己的子孙和亲属,不能以任何借口索取或借用、借看这些捐出的作品,所有亲属都不得参与美术馆的管理工作。高风亮节,感动并州。

年,93岁的董寿平先生仙逝。一生风雨,不忘根本。学养深厚,淡泊名利。仁者高寿,堪称完美。

—END—

本平台所发布的图片均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编辑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本文系陈晓辉美术馆作者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为嘉宾观点言论,不代表本馆立场。

历史文章推荐:

画家的气度,决定作品的高度

三观不合的画家,无法做朋友

越是优秀的画家,越努力

一个画家靠不靠谱,就看这三件小事

善于用色的画家,都懂得这两个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44.html